•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焦點分析 | 大廠投資或將失靈,曾被重倉的企服賽道有何變化?

    1月19日,36氪得到消息,字節跳動將整體裁撤投資業務,涉及員工約有百人。其中,戰略投資負責人趙鵬遠及戰投版塊部分員工或將放棄投資業務,并入戰略業務;財務投資版塊則將徹底解散。

    36氪就此信息向字節跳動求證,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年初對業務進行盤點和分析,決定加強業務聚焦,減小協同性低的投資,將戰略投資部員工分散到各個業務條線中,加強戰略研究職能與業務的配合。相關業務和團隊還在進行規劃討論。

    而在過去幾年,尤其是剛過去的2021年,字節、騰訊等大廠,在企業服務賽道出手闊綽,重金砸下了許多企服項目。

    或許在監管政策下,字節、騰訊、阿里等的投資業務也將暫時或者永久收縮,這會對企業服務賽道帶來哪些影響?

    01 2021,騰訊、字節重倉企服

    毋庸置疑,企業服務成為大廠過去幾年投資的熱門方向。騰訊去年至少在企業服務賽道投了至少60個項目,字節投資了18個項目。

    2021年騰訊在企業服務賽道“重拳出擊”。有傳聞稱,騰訊高層對于騰訊在企業服務賽道的過往投資不夠滿意,認為錯過了太多好項目,因此給出了一年內要投100個企服項目的KPI。目前尚未證實該說法準確性,但側面體現出騰訊今年對企業服務投資的熱情。

    據IT桔子,騰訊今年在企業服務賽道至少投出了62個項目,和游戲持平。其中有不少過億融資項目,比如費控報銷廠商分貝通、圖數據庫廠商創鄰、無代碼廠商伙伴云和輕流、知識產權管理廠商智慧芽等。下半年,騰訊的投資業務出于種種原因,開始匿名,但投資一如既往地兇猛。

    騰訊2021年投資賽道分布

    整個2021年,騰訊在全部的賽道投了200+項目,據知情人士透露,其投資額在400億人民幣左右。

    圖源網絡

    字節也在2021年加大了對企業服務的投資,IT桔子顯示,字節在企業服務賽道有18個投資事件,是所有賽道中事件最多的;且投資事件中有一半是收購或者戰略投資,或是為了與其飛書或者云計算業務產生更多聯動。

    騰訊2021年投資賽道分布

    從歷年投資事件總數來看,字節跳動在企業服務+工具軟件投出了49個項目。在歷年投資的201個項目中,戰略投資+并購占到了將近一半的比例。

    字節跳動歷年投資走勢(來源:企名片)

    與字節、騰訊的高歌猛進相比,阿里在2021年只公布了6個企業服務項目的投資,2020年也只出手了個位數項目。此前,企業服務賽道對于阿里的普遍印象是,阿里投后并不算突出,企業被收購后很難得到好的發展,因此阿里對于投資逐漸變得佛系。

    阿里2021年企業服務賽道投資項目

    02 企服賽道是否被拔苗助長了?

    中立來看,大廠在企服市場出手更多項目、給出更高估值,有好有壞。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一級市場企服賽道的錢變多了。在經歷了18~19年的冷卻期后,市場對于企業服務賽道原本不再報以過高的期待,但是騰訊、字節等大廠對于企服賽道的頻繁出手,讓企服賽道的錢變多了。

    據IT桔子數據,2021年企服賽道融資總額創歷史新高,共有6300+億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了一倍;但融資事件不足2000件,與2020年持平,且遠低于2015~2017年。

    而企業拿大廠的錢,出于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2021年,由于市場上好項目不多,投資人更加“內卷”,一些創業者會要求投資人擁有能夠賦能企業發展的產業資源,而大廠無疑有更多的資源。

    二是,很多企業迫于大廠的威力,擔心如果不跟大廠合作,其流量入口會被封殺。2021年,一部分企業告訴36氪,原定是某些財務機構的獨家領投,但是某大廠會突然殺入,“威逼利誘”企業必須給他們開放位置。

    在大廠投資越來越強勢的情況下,機構間的寡頭效應也因此顯現,中腰部投資機構生存空間被擠壓。因為沒有所謂的產業資源和大方的底氣,中腰部以下的機構對好項目的吸引力越來越弱。

    而投資機構的之間的競爭并不足以引起關注。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大廠為了搶到項目,會給出更高的價格。一位人民幣基金的投資人告訴36氪,以往看企服項目,是按照ARR給10倍的估值,但是2021年,大廠的產業基金會給出15倍的估值,并且是按照全部營收來算。

    這對于在國內并不成熟的企服賽道來說,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一方面,拔苗助長發生,打亂企業原本的節奏,部分企業或許會走上無序擴張的道路,比如在單品尚未做好的情況下增加產品線、在產品尚未打磨好時就擴張銷售團隊等。

    另一方面,給出更高的估值后,市面上大部分投資機構無法接著跟進,市場會進入“估值消化期”。下一輪資本如果給出不會高很多甚至比上一輪低的估值,股東無法接受,企業或許會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03影響:新的洗牌期到來

    短期來看,對企服賽道直接相關的投資機構、創業企業來說,會有一定的影響。

    此舉或許對中腰部的人民幣基金產生利好,但并非會在半年會有直觀的顯現。一方面,大廠投資此前過于強勢,擠壓了中腰部基金的生存空間,而在大廠被反壟斷后,更懂企業服務賽道的中小機構,尤其是人民幣基金,可能會更有機會進入頭部的企業。

    另一方面,大廠很難完全放棄參與一級市場,所以或許會變成母基金的形態,將錢給GP管理。但是會將錢給頭部的基金還是中腰部的基金,我們不得而知,因此投資機構間的寡頭效應會加劇還是衰退,目前也尚未有定論。

    不過,因為2021年企業服務賽道的投資過于火熱,市場進入了估值冷卻期,所以即使中腰部機構有了更好的機會“上車”,在上半年他們也不會真的出手太多。

    對于企服賽道的其他產業基金(CVC)來說,幾家企服賽道的上市公司向36氪透露,目前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公司也還在觀望階段。畢竟,企服賽道上市公司,與大廠的市值相差十幾倍,其規模不可同日而語,因此他們在面對創業項目時并不強勢。并且,他們的投資邏輯并非是回報,而是看產業間的協同、聯動。

    部分toc互聯網和tob互聯網企業的市值對比

    據投資界消息,CVC已經開啟獨立募資階段,邁向專業化VC/PE機構。中基協備案信息顯示,哈勃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已在今年1月14日完成登記,機構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均為30億元人民幣,是一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實際控制人即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此前,寧德時代共有公開投資事件69起,保利資本公開投資事件有57起,其中有16起企服賽道投資事件,有贊在2021年出手3家企服公司。中國CVC正在快速發展中。

    但也有個別企服上市公司的戰投員工表達了離職意向,擔心此后影響會波及到他們。這會帶來人才的流動,更多有產業戰投背景的人才可能會會流向財務投資、創業企業,產生新的復合型人才。

    而對于企服賽道創業的企業來說,對早期的創業項目影響不大;對后期的項目,尤其是已經拿到大廠錢的項目,會有較大影響。

    最明顯的原因是上文提到的估值回落期將到來,一部分在去年拿到更高估值的企業可能會面臨新的估值建設,除了心理上的落差,或許個別企業會因為無法適應新估值而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從而產生倒閉的風險,這部分企業往往較為后期的。原本就沒有經歷過高估值階段的早期項目,即使處在估值重建階段,也不會被影響。估值體系將逐漸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最后,大廠“接盤俠”的作用消失。以往被大廠收購可以成為創業公司發展的終局之一,但今后或許沒那么容易了,這要求企業做決策時要更加謹慎。“十億市值靠業務,百億市值靠并購,千億市值靠核爆業務+并購”的故事或將短期內消失。而這可能帶來的后果是,創業者會更謹慎地選擇是否要開始創業。

    長期來看,由于國家對互聯網反壟斷的決心日益明顯,未來錢會更多流向實體產業。企業服務創業者,可以有計劃地服務更多實體產業,比如制造業、能源產業等受政策利好的行業。

    標簽: 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