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 | 新造車來到賽點,誰能今年賣到10萬臺?
12月1日,新造車頭部陣營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同天發出業績戰報,11月全部收獲月銷過萬臺成績。
其中,蔚來11月交付10878臺,今年1-11月總交付量80940臺;小鵬汽車11月交付15613臺,今年1-11月交付82155臺;理想汽車11月交付13485輛理想ONE,今年1-11月,總交付量達76,404輛。
三家公司的發展軌跡有不少重合,都起步于2014-2015年,幾乎同一時期登陸美股上市,同步啟動回港發行,現金儲備不相上下,用戶群體相互重疊,交付量也緊密咬合。
不同的是,每家公司在商業戰略上,引領了不同價值流向,蔚來的用戶運營和社群理念普遍為新老車企效仿,而小鵬汽車也在特斯拉之后,再次驗證智能科技全棧自研的可實踐性,理想汽車則通過一套新的產品定義理念,將增程電動技術推向了主流。
何小鵬也在朋友圈發表評論,“當前大家都你追我趕,差異化創新,是很開心的事情?!?/p>
36氪從供應鏈、公司內部規劃等渠道獲知,蔚來和小鵬汽車年初制定的交付目標都是今年沖擊10萬臺,蔚來的計劃是“做9爭10(做9萬臺,爭取10萬臺)”。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的規劃更明確,其OKR中的一個目標就是結合個人用戶、企業用戶和海外市場等,今年總交付量達到10萬輛。理想汽車只有一款車型,目標略保守,早期給供應鏈的預期不到9萬輛,就銷量走勢看,在計劃之內。
距離2021年結束僅剩1個月時間,也來到今年的銷量賽點,那就是誰能突破10萬輛?從11月交付數據看,小鵬汽車的可能性顯然最大,其在前11個月已經完成82155臺任務,最后一個月需要沖刺不到1.8萬臺銷量。
何小鵬也在三季度財報會上放言,“我相信小鵬汽車 4 季度單月交付會不斷提高,突破 1.5 萬輛的月度交付峰值。
對于有三款車型在售的小鵬汽車來說,并非不可能,小鵬P7車型接近爆品,單月已經7000臺銷量,小鵬G3改款之后,也能有每月超5000臺量級,而小鵬P5價位更低,且上市不足兩個月,大量訂單累計在手,等待交付。
蔚來前11個月交付80940臺,要沖擊今年10萬臺的銷量難度不小。從公開信息看,蔚來的銷量進度主要受幾個方面影響,首先是南京疫情導致的零部件短缺,致8月交付下滑,此后,合肥產線為明年量產ET7進行改造,10月份的有效生產時間只有10天,當月交付也應聲下跌至3600多臺。幾番波折拖慢了蔚來今年的交付節奏。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蔚來今年沒有新車型推出,甚至改款車型也沒有。除了三電,蔚來智能化產品力被同行相繼趕超。現在銷售的ES8、ES6和EC6都在去年都已經推出或者改款完成。李斌也在年初的NIO Day上直言,“改款在今年已經來不及”。
而且,蔚來平均售價44萬元,市場容量有限,也難免曲高和寡。品牌光環強盛如特斯拉,都沒戀戰40萬元以上的純電動市場。上海工廠建成以后,特斯拉售價直接下探至24萬元,10月的交付量中,80%也都是入門級的磷酸鐵鋰版車型。
以蔚來當下的價位和車型分布,要在最后一個月沖刺近2萬臺交付量,顯然需要創造奇跡。
這也是蔚來決定開發子品牌,進入15萬元-25萬元大眾化市場的原因。不過,蔚來重服務投入和社區運營的模式,也決定平價車型和蔚來需要對應不同的資源投入,因此,蔚來決定推出新的子品牌。
蔚來和小鵬汽車一樣,都在今年發力了海外市場。目前蔚來ES8、小鵬G3、P7都已經登陸歐洲,蔚來和小鵬也為此成立了獨立部門,同時引入重磅人物。今年初,原華為汽車業務副總裁、西歐企業業務部部長何利揚加盟小鵬汽車,負責海外市場,但貢獻了多大銷量,兩家公司都還未明確公布。
估計除了處于開拓期,交付數據不佳之外,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是,關稅疊加碳排放政策,導致在歐洲賣車,有不少長尾的成本問題。
尤其是,歐洲即將在2024年推行碳邊境調節稅,以及歐洲對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碳足跡統計,涉及到電池的回收、利用環節。這需要電池供應商,在當地建立相對完整的制造和回收產業鏈。而目前,國內主力電池公司寧德時代,顯然還未做足準備,其主要工廠都在國內,歐洲的圖根工廠也未完全投入運轉。
“如果到2024年,歐洲相關的強制法規出臺,算起碳足跡的總賬,車企基本上就賣一臺虧一臺?!币晃卉嚻蟾吖芟?6氪直言。這些因素或許也讓車企對歐洲市場懷有部分觀望心態。
年產銷10萬臺,對于追求規?;钠囍圃鞓I來說,是一個關鍵的盈虧平衡點。但是對于重視研發和服務運營投入的新造車公司來說,年銷10萬臺顯然難以滿足扭虧為盈的需求,特斯拉將百萬級的Model S和X賣到10.3萬輛的2017年,也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等,也在膠著軍備賽跑,不光線下發起渠道和充電站的“搶地”大戰, 研發方面,也展開人才和投入競賽,目前,三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都超過10%,小鵬汽車更是超過20%。人才方面,也在高薪搶人。
蔚來內部的一次全員會上,甚至有老員工向李斌發難:今年從外部招的人是不是工資都給的太高?李斌無奈回應,“我們有500億的現金儲備,應該重視人才。”而李想和何小鵬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面試三個甚至以上高級人才。
年銷10萬臺的商業意義不像從前,但戰略意義同樣存在。分別從服務、技術和產品等差異化路線切入的三家頭部公司,如何在越滾越大的銷量雪球中,找到成本邊際效應最大,生命力最持久的路徑,在當下至關重要。否則,銷量的基數越大,商業困境將越發明顯,而這會決定未來5年,誰還能成功留在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