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焦點分析 | 左手游戲右手音樂,網易還說要搶跑元宇宙

    文 | 王毓嬋 編 | 張信宇

    11月16日,網易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同日,網易云音樂上載全新的聆訊后資料集并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中斷三個月的上市之旅重新開啟。

    財報顯示,網易Q3凈收入為人民幣222億元,同比增加19%;毛利潤為人民幣 118 億元(18 億美元),同比增加 19.5%;營業費用合計為人民幣 80 億元(12 億美元),同比增加 14.5%;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9億元。

    三季度,網易的幾項核心業務都受到了監管層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7 月,“雙減”政策出臺,網易有道宣布將于今年年底正式終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培訓業務;

    7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音樂流媒體平臺解除獨家版權協議,網易云音樂受益于反壟斷監管拿回了不少版權;

    8 月,國家新聞出版署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節假日向未成年人提供 1 小時服務,包括網易、騰訊在內的游戲企業紛紛披露未成年人玩家的消費情況,并承諾以更嚴格的手段落實防沉迷工作。

    反應在業績上,本季度網易的游戲、教育和創新業務雖然仍保持著增勢,但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大大放緩。

    財報顯示,網易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為人民幣 159 億元(25 億美元),同比增加 14.7%,低于去年同期的 20.2%,但高于騰訊游戲同期的 8%;有道凈收入為人民幣 14 億元(215.3 百萬美元),同比增加 54.8%,低于去年同期的 159.0%;創新及其他業務凈收入為人民幣 49 億元(761.1 百萬美元),同比增加 25.7%,低于去年同期的 41.6%

    哈利波特的掃帚不錯,但還得盡快飛出中國

    主營業務方面,雖然網易游戲收入增速低于去年,大多數分析師還是給出了積極的判斷。一是因為政策因素平等地影響著所有國內游戲公司;二是因為本季度網易仍然拿出了有影響力的游戲新品;三是因為下一季度的海外市場值得期待。

    兩款新作:端游《永劫無間》和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對游戲收入的提拉明顯。本季度,在線游戲服務的毛利率為 64.5%,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 66.1% 和 63.6%。 網易稱,在線游戲服務毛利潤的環比和同比增長主要得益于這兩款游戲以及《夢幻西游》電腦版和《大話西游 2》等凈收入的增長。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

    另外,游戲業務毛利率受手游和端游收入占比、自研和代理游戲收入占比的變動而波動。本季度,來自手游的凈收入占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的 69.2%,低于上一季度(72.1%)和去年同期(72.7%)。端游收入占比上升與其 8 月發布的熱門端游《永劫無間》有關。

    端游《永劫無間》三季度在全球上線并登頂Steam銷量榜首。上線90天,銷量突破600萬份,打破了國產買斷制游戲的銷售記錄。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于 9 月上線后曾連續多日位居中國 iOS 暢銷榜和下載榜榜首。中信證券估算,《哈利波特》首月流水在 18-20 億元,并且預計《哈利波特》有望保持較長時間 5-10 億元的月流水水平。

    有影響力的新作令投資人稍稍安心,盡管游戲版號的審批已經暫停了三個月。8 月、9 月、10 月,國家新聞出版署都沒有公示國產游戲新版號的發放情況,打破了一月一公示的常規。短期來說,游戲版號暫停發放會相對有利于已經上市的存量頭部游戲。

    在國內監管趨嚴的環境下,游戲出海的必要性被提高了。如同上周騰訊的 Q3 業績電話會議一樣,網易的高管也被頻繁問到游戲的出海安排。

    網易 CFO 楊昭烜在電話會議上答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稱,網易打算“最早于明年上半年”在某些海外地區推出《哈利·波特》手游。“發行權的問題由網易和時代華納磋商解決。在某些市場,網易負責發行,但是在其他的大多數地區,發行權還是屬于時代華納。”

    不過,相比在海外大力散財收購游戲工作室的騰訊,網易的布局還是小得多。網易高管稱,目前面向大中華市場的國風游戲由國內的開發團隊負責,一些面向全球市場發行的游戲則是由海內外開發團隊合作完成。另有一些只面向海外發行的游戲,會完全交由海外團隊開發。

    不過出海之難,國產游戲公司已在過去幾年體會到了。《原神》之前,基本沒有頭部國產游戲能做到海外與中國市場收入五五開。雖然網易并沒有在本次財報中分開披露海內外收入,但參考友商,今年 Q3 騰訊首次將本土游戲和海外游戲拆分披露,數據顯示,中國本土市場的貢獻值達到了 74.8%,海外只有約 25%。

    另外,丁磊在電話會上回答分析師關于元宇宙的問題時稱,“元宇宙是一個很火的概念,但目前誰也沒有接觸到元宇宙。網易在元宇宙相關技術和規則上,都做好了準備。我們相信,元宇宙真正降臨的那一天,網易有能力快速搶跑。”此前10月初,丁磊還曾在網易內部發帖號召研究元宇宙的員工與其直接聯系。

    版權壟斷小敵已經干掉,短視頻大敵仍在當前

    包括網易云音樂在內的創新及其他業務凈收入 49 億元,在本季度同比增加 25.7%。雖然版權反壟斷政策有利于網易,但本季度創新業務增速仍然低于去年同期的 41.6%。

    7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音樂流媒體平臺解除獨家版權協議后,網易云音樂已經拿回了不少版權。近期,網易云音樂與摩登天空、香港英皇娛樂、中國唱片集團達成了版權合作,謝霆鋒、容祖兒、Twins、新褲子、痛仰、五條人等藝人及樂隊的歌曲重新上架了網易云音樂。

    相比之下,失去了壟斷優勢的騰訊音樂 Q3 總營收 78.1 億元,同比增長 3%,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 16.4%;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 7120 萬,同比增長 37.7%,付費率達 11.2%;在線音樂訂閱收入達到 19 億元,同比增長 30.2%。

    同時,騰訊音樂用戶數、ARPPU值、凈利潤都有所下降。其中,凈利潤同比下降35%,移動月活數同比下降1.5%,ARPPU(在線每付費用戶月度收益)同比下降 5.3%。

    不管是丟了版權壟斷優勢的騰訊音樂,還是受益于反壟斷政策的網易云音樂,營收增速都在下滑。也許騰訊音樂也只能算是網易云音樂的“小敵”,短視頻這一瘋狂吸引用戶注意力的泛娛樂方式才是全體音樂流媒體產品的大敵。

    不論是騰訊音樂還是網易,都在 Q3 電話會議上提到了短視頻平臺對音樂業務的影響。

    《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2020 年 9 月,在線音樂使用時長環比下降 >50% 的用戶群體,同一時間段內,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使用時長環比增加了 72.9%。所以,短視頻對音樂平臺用戶時間的搶占是非常直接的。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

    “短期內?,?我們的確看到短視頻和視頻直播??會分散用戶一些時間?。其實短視頻不只影響音樂??行業,也會影響到游戲行業,?造成關注力的分散。”網易 CEO 丁磊在 Q3 電話會議上說。

    兩家國內主要音樂平臺在阻擊短視頻上各有對策。騰訊音樂對 QQ 音樂短視頻版塊和酷狗音樂豎屏 MV 進行了改版,并在 QQ 音樂推出了社區版塊“撲通社區”;網易云音樂則是一方面圍繞直播業務推出 LOOK 直播、聽聽、主播等欄目,一方面推出云村KTV、云村唱將等歌房服務。

    社交娛樂服務給網易云音樂帶來的收入貢獻已經超過了在線音樂服務。港交所最新材料顯示,網易云音樂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51億元,其中在線音樂板塊收入24.4億元,社交娛樂及其他板塊收入26.7億元;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占比47.7%,社交娛樂服務和其他收入占比52.3%。

    客場尚未打贏,主場已經起火。今年 4 月,有消息稱字節跳動已經成立了音樂事業部,內部有四個音樂相關的業務組,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音樂業務。5 月,快手上線了音樂應用“小森唱”。

    版權壟斷的戰爭已經結束,更大的戰爭可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