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建設:加快鑄造交通強國!
金秋時節,北京。正值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召開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4日晚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主旨講話,提出“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一席話引起各界人士的強烈反響。10月15日,多位受訪者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
“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站在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提出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中國主張,深刻闡述交通發展作用,充分肯定交通發展成就,提出推進全球交通合作的中國倡議和務實舉措,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闊,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現場聆聽和反復研讀,令人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感慨道。
吳春耕強調,“特別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等,這是對交通人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鼓舞。我國高速公路發展后來居上,用30多年時間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的歷史性突破,有力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刻內涵,彰顯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的開放胸懷,也飽含習近平主席對于交通運輸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加強創新引領驅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殷切希望,是交通人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新時代‘交通精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根本遵循和動力源泉。”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黨委副書記王雷表示。
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永紅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可持續交通發展的‘五個堅持’理念,為我們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指明方向,鼓舞人心、振奮精神。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講話精神,推動創新發展、促進綠色轉型、加強開放合作,構建一張安全便捷、智慧綠色、經濟高效、國際領先的公路網,加快與鐵路、航空、水運的有效銜接,更好服務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以綠色轉型為驅動用科技賦能可持續交通
“可持續交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習近平主席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鐵建總裁莊尚標感言道。
莊尚標介紹說,多年來,中國鐵建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全球建設了一大批綠色、安全、高效、經濟、可負擔和包容性的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例如,我們在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打造“世界第三極”環保典范、將京新高速公路打造成為黃沙戈壁中的“綠色飄帶”。參與建設的土耳其安伊高鐵,尼日利亞阿卡鐵路、拉伊鐵路,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等項目,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北京市和交通行業的企業家代表,千方集團董事長夏曙東受邀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他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感言,“全球都在關注可持續發展這一重大命題,同時可持續交通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也成為各國領導人的一致共識,這是對交通從業者的極大鼓舞。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在交通出行、交通運輸方面的應用,以及智能駕駛技術、新能源技術的進步,如何將這些技術深入融合,賦能可持續交通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更綠色的未來,這是全球交通從業者需要持續思考和踐行的行業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