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屋帶領鄉村孩子走進科學世界
7月25日,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江口中心小學一間教室里熱鬧非常,來自西安郵電大學的7名暑期社會實踐志愿者為小朋友們演示磁鐵、彈簧測力計、動力小車,講述萬花筒、望遠鏡、無人機等科學器材的使用原理,帶著孩子們一起在黑板上畫出那個天馬行空的“科學”世界。
“小學科學課程教育一直是貧困山區的短板。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一是科學課程資源短缺,多數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師資配備不足1人,很多農村中小學沒有實驗器材和實驗室;二是有實驗器材的學校實驗儀器配置落后、不配套、儀器老化,或者因管理不善導致損失和丟失等;三是新課程所用的教材與農村教學實際脫離、教學行為滯后,這些都困擾著農村科教事業的發展。”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研二的志愿者何衍輝說,“我們希望‘科技小屋’里的小實驗,就像是砸在牛頓頭上的一顆蘋果,為鄉村的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未來科學世界的窗。”
“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引導青年學生深入社會、服務社會、了解國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團員青年的社會責任感,提高社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西安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孫冰紅在2019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上說。
2016年起,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愛心青年幫”社團聯合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科技廳等共同發起了“科技小屋”建設項目,充分發揮高校、政府、社會的力量,彌補鄉村科學教育供給的不足,讓鄉村的孩子們都享有公平而又有質量的科學教育。截至目前,16所“科技小屋”全面覆蓋陜西省9個地級市,讓兩萬余名山區孩子近距離走進科學。
“長大后,我想做一名宇航員,去翱翔天際!”來自榆林佳縣程家溝希望小學的劉建龍說。曾經,劉建龍自閉、自卑、成績差。2016年西安郵電大學“科技小屋”在程家溝希望小學落成后,航模隊也隨之建立,加入航模隊的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航模技術獲得了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第四名的好成績,越來越自信、開朗。去年,更是以優異的成績和航模大賽榮譽被榆林市最好的中學之一榆林六中特招,截至目前,程家溝希望小學已經有5名同學因航模特長被榆林六中特招,對這些世代生活在黃土高原上,最遠沒有出過縣城的孩子們來說,命運正悄悄改變。
今年暑期,“愛心青年幫”精準扶貧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再次出發為馬家堡齊心希望小學、照金紅軍小學、雷塬鎮中心小學等已建的“科技小屋”帶去配套手繪教材,并調研科技小屋的使用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搭建“科技小屋”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西安郵電大學校團委書記李濤說,校團委連續4年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支持“科技小屋”項目,看重的就是“科技小屋”雖小,但五臟俱全。該項目落地可以助力教育扶貧工作,還可以拓展志愿者常態化支教、鄉村科學課老師培訓和遠程教學對接等工作,從實際上解決貧困山區科普教育困難的問題。這也是西安郵電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縮影。
“科技小屋將青年創新創業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國情、民情,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西郵人特有的方式弘揚愛國情、砥礪強國志、力踐報國行,用青春和熱血獻禮新時代。”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黨委書記高向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