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2022人才求職九大新趨勢:期望35歲年薪80萬,新經濟成為就業新風口

    過去的2021年,沒有一位職場人是輕松度過的。

    行業起伏,讓我們重新評估職場“風口”與”風險”。

    動蕩之下,人群流向何方?新的行業機會點在哪里?

    脈脈人才智庫推出《乘風而上·人才流動與遷徙2022》年度報告。

    在普遍焦慮的環境之下,隱藏著逆風翻盤的新機會。

    工作難找,人才難招

    在過去的一年中,受行業影響重新回流到求職場的人才還未被完全消化,和22年春招求職大軍產生疊加效果,人才供給和崗位需求比例進一步拉大,給求職者帶來更大挑戰。

    與此同時,企業對于中高端崗位人才的需求仍在增加。數據顯示,月薪30K以上的職位量較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20.6%。

    短期的“錢”已經困不住職場人

    相比較短期的收益,職場人更看重長期發展57.2%的職場人表示會因為更好發展前景而選擇降薪跳槽,48.2%的人會為了獲得工作生活平衡而降薪跳槽,35.3%的人表示如果能夠拿到“鐵飯碗”,降薪也可以接受。

    跳槽原因:基層看工資,中層看形勢

    基層員工跳槽最主要的原因是工資待遇低,中層管理者跳槽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發展形勢差,而高層管理者由于卷入到派系紛爭而選擇跳槽的比例最高。在高層派系紛爭背后,或許是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分歧和沖突。

    35+大廠人,去中小企業“降維求穩”的最多

    35+的大廠人都去了哪里?發展迅速的中小型企業可能提供新機遇。數據顯示,在工作10年以上的大廠人中,超過40%的人離職后選擇了前景可期的中小型企業,另外有接近四成的大廠人選擇獨立自主創業,36%的大廠人依舊在互聯網大廠之間做選擇。

    在一線城市,超過十分之一職場人認為35歲至少年薪80萬

    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過半職場人預估自己35歲時年薪超過三十萬。在一線城市,約十分之一的職場人認為自己35歲時年薪應該超過80萬。

    隨著工作工作年限的增加,職場人對薪資水平的預期逐漸降低。初入職場的新人往往對未來薪資有著更樂觀的預期,14%左右認為自己在35歲時可以達到年薪100萬;而在即將踏入35歲的職場人預期中,認為自己35歲可以年薪100萬的比例僅為9%左右。

    新經濟領域薪資增幅:深圳排名第一

    過去一年中,新經濟領域薪資漲幅最大的城市是深圳。深圳、廣州、杭州、南京、上海增速均在20%以上。

    90后最愛定居的八個城市

    90后人群最愛在哪里安家?數據顯示,杭州和深圳超過北京上海,成為90后人群留存率最高的城市??傮w來看,各個城市的90后人才流入流出量較為均衡,杭州、深圳、北京、上海、廣州均為90后流入和流出的Top5城市。

    北京的新經濟人才呈“南下”趨勢

    北京的新經濟領域人才流入城市中,前七名均為南方城市,北京人才主要流動方向為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其中流入量最大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和杭州。包括北京在內,呈現全國三個新經濟產業密集區。

    阿里人最愛去字節跳動,但字節人最愛去騰訊

    互聯網大廠人呈現“圈內流動”的趨勢,字節跳動和騰訊是圈內最具競爭力的巨頭企業。

    人才新去處: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

    哪些領域是職場人的新去處?過去一年中,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以及人工智能。在這些領域中,人才供給均有一到五倍的增加??傮w來看,“硬核科創”領域正在強勁吸引職場人。互聯網人才的加入,也在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脈脈人才智庫”(ID:maimaidata),36氪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