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增長315%,新興社交應用「BeReal」代表了一種新審美涌入主流?
精美的家居裝潢、VSCO濾鏡下的美麗周遭,咖啡不離手的都市麗人生活……Instagram絕對是所有社交軟件上最注重審美的軟件。
反Instagram的「BeReal」
而想完全摒棄Instagram之前的審美、讓“bereal”成為主流審美的APP「BeReal」應運而生。
在下載該應用程序時,用戶會遇到一個明確的警告。"BeReal不會讓你出名,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你可以留在TikTok和Instagram上。"該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同步的,隨機的每日兩分鐘窗口,以上傳使用前置和后置攝像頭的“BeReal”,而在這兩分鐘內你沒有時間躲藏、也沒有時間擺姿勢。
這樣一個烏托邦的APP受不受歡迎呢?
盡管成立于2020年,但近幾個月來,BeReal的增長速度急劇加快。根據apptopia的數據,今年,「BeReal」的下載量增加了約315% ,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就被下載了 320萬次。
根據data.ai的數據,截至2022 年第一季度,「BeReal」在美國、英國和法國的下載量排名第四,僅次于Instagram、Snapchat 和 Pinterest。
盡管「BeReal」的營銷方式與Facebook和Instagram截然相反,但它還是直接借鑒了扎克伯格的策略——瞄準美國頂級大學。例如,「BeReal」在贊助了喬治敦大學的俱樂部和活動。在哈佛,只要拉新5個同學,就獲得舉辦一次免費派對的機會。
事實證明,它確實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
「BeReal」在法國嚴重偏向Z世代,截至 2022年2月,其 80% 以上的 iPhone 用戶群年齡在16-24歲之間,Z世代使用該應用程序的可能性高出180%。
而這些用戶喜歡「BeReal」的原因很多,比如她們極度需要真實生活,而不是在Instagram上看到那些精心拍攝的照片,而在「BeReal」上發帖的即興性再一次加劇了這種真實體驗感。
Instagram的“反審美”熱潮
而在「BeReal」完全拋棄Instagram之前,Instagram內部也有一種小眾審美冒出頭:
Instagram上的精致照片慢慢變成了:一個隨機拍下的車牌;一些閃光燈拍下的快餐食物;以及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一只被壓死在馬路上的鴿子……
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名人、網紅還是普通網友,他們都故意讓Instagram賬號看起來很“丑”。PO早餐必須要通過VSCO調參數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甚至連Instagram的濾鏡都不再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更喜歡奇怪的,未經濾鏡的“垃圾”。
比如,演員布里蓋特·倫迪-佩恩(Bridgette Lundy-Paine)PO出的高糊食物圖片。
英國超模卡拉·德萊文尼(Cara Delevingne)用手機拍下的汽車地圖照片。
以及Instagram上各種更加“隨意”的照片:掉落在地上的薯片。
(J Whitehead的Instagram)
反Instagram的「BeReal」
而想完全摒棄Instagram之前的審美、讓“bereal”成為主流審美的APP「BeReal」應運而生。
在下載該應用程序時,用戶會遇到一個明確的警告。"BeReal不會讓你出名,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你可以留在TikTok和Instagram上。"該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同步的,隨機的每日兩分鐘窗口,以上傳使用前置和后置攝像頭的“BeReal”,而在這兩分鐘內你沒有時間躲藏、也沒有時間擺姿勢。
這樣一個烏托邦的APP受不受歡迎呢?
盡管成立于2020年,但近幾個月來,BeReal的增長速度急劇加快。僅在2月份,它就被下載了110萬次,并經常出現在英國App Store的前十名中。
盡管「BeReal」的營銷方式與Facebook和Instagram截然相反,但它還是直接借鑒了扎克伯格的策略——瞄準美國頂級大學。
例如,「BeReal」在贊助了喬治敦大學的俱樂部和活動。在哈佛,只要拉新5個同學,就獲得舉辦一次免費派對的機會。
而這些用戶喜歡「BeReal」的原因很多,比如她們極度需要真實生活,而不是在Instagram上看到那些精心拍攝的照片,而在「BeReal」上發帖的即興性再一次加劇了這種真實體驗感。
“反審美”的背后
1.Cool & Good
創意機構The Digital Fairy的藝術總監Jane Macfarlane認為,這種“反美學”的氛圍可以被視為隨意轉儲照片的自然發展,在疫情早期,人們記錄自己生活的日常本質時,這種情況似乎很常見。
她說:“轉儲照片的方式可以讓反美學的反饋運行起來。”“它們讓我們生命中那些在疫情前我們不珍惜的混亂或平凡時刻永世長存。它們在視覺上也是一種謙虛的自夸:"即使是未經濾鏡的片段,我的生活看起來也很棒。"”
(Cara Delevingne的Ins,與那張汽車地圖一起發布)
2.be real
疫情之后,照片的轉儲向“反審美”發展,其中還包括了大量的meme和屏幕截圖。
但是為什么會從精致到休閑,再到直白的怪異?
Macfarlane認為,這與其說是一種“趨勢”,不如說是與我們使用互聯網方式的總體演變有關。尤其是年輕人,他們似乎更看重真實,而不是在網絡上表現得過于忸怩或矯揉造作。
她解釋說:“人們越來越習慣像TikTok這樣的平臺,它們推崇更原始、更個性化的內容風格。”“曾經讓我們窒息的Instagram審美不再有意義,反審美內容的混亂讓人眼前一亮。”
26歲的J Whitehead很少發自拍。相反,她會拍攝這些東西:街上的舊垃圾、煙灰缸里的死鳥或一些被丟棄的薯片。她表示:“完美和精心策劃的照片讓人感覺虛假,接受和關注世界的丑陋有一種真實性。”
創意機構Not Studio的首席執行官Mark Bage也認為,這種新的“丑陋”反映了人們對更加個性和真實的渴望。他說:“這種有意的反美學是很難偽造的,但可以確保你的企業或個人品牌不被模仿或同化。”
3.某種程度上,“反審美”也是美學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反美學”的風格本身,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經過仔細考慮的美學。
比如很多“反美學的帖子可能看起來很怪異、隨意或令人討厭,但從來沒有展示真正的丑陋。人們不會發布任何手術進行時的照片。
J Whitehead認為她的照片體現了更多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這就是她想通過這些“丑陋的垃圾”表達一種“在場”,一種活在當下的渴望。
4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一大批人在尋找更低保真的方法來捕捉內容:開始大量使用手機的前置攝像頭,甚至購買2000年左右的廉價的數碼相機……
而這種“反審美”的轉換,不僅是推動了「BeReal」應用軟件的大火,而且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主流審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npander出海”(ID:gh_eeba4131474f),作者:Inpander,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