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大混亂:美國港口面對的困難與挑戰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近八萬個集裝箱滯留在港口,堆積起五層樓高,近海岸還有長達數十公里的貨運船隊排隊進港……這是美國第三大港口薩凡納港最近的真實寫照。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供應鏈大混亂給美國各大港口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許多人都認為,這一結果是新冠疫情構成的大流行所致。這篇文章來自編譯,文中通過介紹薩凡納港口的供應鏈大混亂問題,深入探討了美國港口所面臨的困難挑戰與多方面潛在誘因。
- 推薦閱讀:在工作中保持思維敏捷的10個最佳方法
僅次于洛杉磯長灘港口和紐約新澤西港口的美國第三大集裝箱港口——薩凡納港。圖片來源:Erin Schaff
像許多從天而降的玩具積木一樣,大約有八萬個集裝箱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堆積在美國佐治亞州薩凡納港,這一數量比往常增加了50%。
這些鋼鐵集裝箱正等待貨運輪船將它們運輸到最終目的地,或是等待卡車將它們運輸到倉庫,但倉庫里的貨物早已堆滿到了屋頂,沒有多余的空間。
大約有700個集裝箱被其所有者留在了港口,堆積在薩凡納河岸長達一個月甚至更久。
喬治亞州港務局(Georgia Ports Authority)執行董事格里夫·林奇(Griff Lynch)抱怨道:“他們不來取貨,我們的碼頭從來沒有堆得這么滿過。”
他話音未落,又有一艘貨船悄無聲息地駛向一個開放的泊位。這是一艘長1207英尺(約368米)的“視明輪(Yang Ming Witness)”貨船,甲板上堆滿了集裝箱,里面塞滿了服裝、鞋子、電子產品和其他亞洲工廠制造的貨物。
高聳的起重機很快就把數千個集裝箱從船上卸了下來。如此一來,越來越多的集裝箱,也不得不另外找地方放置。
林奇說:“毫無疑問,我們的壓力水平從未如此之高。”
供應鏈大混亂(Great Supply Chain Disruption)的情況已經發展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作為美國最大的港口之一,薩凡納港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放置貨物了。
主要港口都在面對驚人的貨物堆積問題,這種曾以為只是暫時的堵塞問題,大家都以為會向交通擁堵一樣,最終總會解決。但事實上,這一堵塞卻越來越嚴重,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都把它看作是一種“新現實”,這就可能需要對全球航運基礎設施實施重大改造。
因為薩凡納港口在處理積壓的貨物,林奇不得不讓船只在海上等待超過九天。最近一個下午,有二十多艘船被困在“海上長龍”中,停泊在距大西洋海岸17英里處(約27公里)。
堆積在薩凡納港口的集裝箱貨柜。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這樣的“海上長龍”在全球各地屢見不鮮。從上周困在洛杉磯附近太平洋海域的50多艘貨船,到紐約港口附近漂泊的少量的貨船,再到數百艘在中國多個港口漂泊的貨船。
航運業的動蕩以及更廣泛的供應鏈危機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這是使人對全球經濟擔憂的原因之一,也是在挑戰因疫苗限制大流行蔓延而做出的經濟增長強勁復蘇的假設。
這種現象,有助于解釋為什么德國的工業財富值正在下滑,為什么通貨膨脹已成為各國央行行長的“心腹大患”,以及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發布的數據,為什么美國制造商現在平均要等待破紀錄的92天,才能湊齊組裝產品所需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從表面上看,這一劇變似乎是一系列相互交織的產品供應短缺問題。由于中國的海運集裝箱供應不足,世界其他地方依賴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和化學品的工廠不得不限制生產。
一艘剛剛駛入薩凡納港口的貨船。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然而,薩凡納港的情況則證明了一系列更加復雜和隱蔽的雙重問題。這不僅僅是產品供應短缺問題,更重要的是,產品卡在“錯誤的地方”,并且由于難以解決且不斷變化的障礙因素,也無法送達到既定的目的地。
零售商的成品供應短缺問題,僅僅代表著集裝箱堆積在困于海上的貨船或滯留在港口有關后果的另一面。已經堆滿貨物的倉庫,本身就能反映出,沒有足夠的卡車司機將貨物運輸到既定目的地。
港口工作人員等待起重機挑揀集裝箱并裝運上車。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對于薩凡納港口負責人林奇來說,面對無法控制的情況時,他也感到無能為力,這也加劇了他的挫敗感。無論他采取什么措施來管理薩凡納港口,他都無法控制在高速公路上、倉庫、大洋彼岸的港口和全球各地工業城鎮所上演的混亂局面。
林奇說:“供應鏈已不堪重負,就目前來看,這是不可持續的,一切都不正常了。”
薩凡納港喬治亞州港務局(Georgia Ports Authority)執行董事格里夫·林奇(Griff Lynch)。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現年55歲的林奇,在紐約皇后區出生長大。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始終保持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面對和處理各種復雜的海運物流問題。他說過:“其實我更想做一名拖輪船長,但唯一的問題是,我暈船。”
現在,他正在與一場強度和廣度都前所未有的“風暴”作斗爭,這場“風暴”相當于擴大了海洋的寬度,增加了海上航行的風險。
上個月,他管理的薩凡納港口碼頭堆積有4500個集裝箱,這些集裝箱已經在碼頭上滯留了至少三周。“這簡直太荒謬了。”林奇說。
如今,就連薩凡納港口都在遭受如此緊張的壓力,這也恰恰證明了這場混亂的嚴重程度。薩凡納港是僅次于洛杉磯長灘港口和紐約新澤西港口的美國第三大集裝箱港口,它擁有九個集裝箱船泊位和廣闊的擴建用地。
為了緩解擁堵壓力,林奇正在監督實施一項耗資六億美元的擴建工程。他正在擴建其中一個泊位,以便容納最大的集裝箱貨船。
薩凡納港口擴建的鐵路。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這項擴建工程還包括將倉庫再擴大80英畝(約32.37萬平方米),增加能容納6000個集裝箱的空間。此外,鐵路運輸線也將從5條鐵軌擴大到18條鐵軌,以允許更多的火車駛入,這為卡車運輸開辟了一種替代方案。
然而,即使林奇認為這些擴建工程勢在必行,他也清楚地知道,這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他所遇到的根本問題。
看著一堆堆的集裝箱,林奇說道:“如果這里沒有空間,即使我有50個泊位也毫無意義。”
許多集裝箱都堆有五層高,這使得起重機難以在卡車到達時快速挑揀所需的貨柜箱,并將其運走。
薩凡納港口裝載大型輪胎的集裝箱貨柜。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某個下午,在猛烈的陽光照射下,該港口有望打破其單日活動記錄——進出港口的卡車數量超過1.5萬輛。盡管如此,壓力還是在增加。一艘拖船護送著另一艘剛從巴拿馬運河駛來的地中海航運公司(MSC)“AGADIR”號貨船來到港口,船上裝載著更多的貨物,必須停靠在某個地方。
前不久,中國寧波市附近某大型集裝箱碼頭的關閉加劇了航運延誤。在可怕的新冠疫情暴發后,全球服裝行業中心之一的越南也封鎖了數月時間。亞洲運出的貨物減少,應該會為美國擁堵的港口提供喘息的機會,但林奇卻并不這樣認為。
“六、七個星期后,這些船全部一起來到港口,這對我們來說,并沒有沒有幫助。”他說。
今年早些時候,隨著航運價格飆升,集裝箱變得稀缺,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由于大流行期間的短暫封鎖導致的結果。隨著學校和辦公室關閉,美國人開始囤積家庭辦公設備和地下室健身房設備,這些都嚴重依賴亞洲的工廠。一旦生活重新恢復正常,全球航運理應恢復正常。
然而,半年過后,擁堵情況卻愈發嚴重。據丹麥行業研究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數據,全球近13%的貨物運輸能力都出現了延誤。
許多企業現在認為,新冠疫情已經從根本上永久性地改變了商業生活。那些可能從來沒有在網上買過日用品或衣服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在面對疫情的時候,體驗到了網購的便利性。許多人可能都會保留這種網購習慣,這無疑會給供應鏈帶來壓力。
“在疫情之前,我們能想象父母點擊鼠標網購一件家具嗎?”精品家具店24E Design的老板埃爾·喬伊納(Ruel Joyner)說。這家精品家具店在薩凡納著名的歷史街區有一家實體門店。在過去一年里,該店的在線銷售額增長了兩倍。
除了這些行為習慣上的變化之外,供應鏈中斷還帶來了新的摩擦。
46歲的喬伊納(Joyner)是薩凡納的一名家具設計師,他的許多產品都是依靠中國和印度的工廠生產。海運動蕩減緩了交貨速度,也直接限制了他的銷售。
他指了指一張產自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棕色皮革躺椅。這家躺椅工廠正在努力從中國供應商那里獲得斜靠裝置。
喬伊納說:“以前我們30天就能拿到貨物,現在他們告訴我們要六個月。”顧客都紛紛打電話來投訴。
他的經歷也突顯出,產品短缺和航運延誤已成為人們對公平競爭的擔憂之源。美國本土塔吉特(Target)和家得寶(Home Depot)等大型零售商的應對措施是,在倉庫里囤積貨物,在某些情況下還租用自己的航運船只。然而,對于一般的小企業而言,這些選擇似乎是不現實的。
一個瓶頸問題的出現,只會導致更多的瓶頸問題。由于許多公司提前多下了訂單,尤其是在為消費強勁的假日季節做準備的時候,倉庫變得擁擠不堪。所以集裝箱只能滯留在薩凡納港,堆積如山。
薩凡納港口的擴建工程。圖片攝于2021年9月29日。圖片來源:Erin Schaff
通常,林奇的團隊只專注于港口的擴建工程。如今,他們已經在投入時間,去搜尋內陸閑置的倉庫空間,試圖為客戶的貨物提供新的替代解決方案。
最近,一家大型零售商已經將其在當地300萬平方英尺(約27.87萬平方米)的倉庫完全填滿。由于集裝箱堆積在碼頭上,港口工作人員只好通過鐵路將貨物運送到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在那個城市,該零售商有更多的倉儲空間。
這樣的“新鮮創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港口的壓力,但對港口的需求卻只會加劇。
九月下旬一個悶熱的下午,圣誕節突然感覺近在咫尺。堆放在河岸上的集裝箱,肯定裝滿了節日裝飾品、烤盤、禮物和其他物品,準備迎接全球最大的消費浪潮。
但問題是,它們能及時到達各大商店嗎?
“這是每個人都在問的問題。我認為這相當棘手。”林奇說。
譯者: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