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創投新聞 | 德國科技初創「Enpal」獲軟銀參與的2.9億美元C輪融資,提供家用太陽能設備
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來自德國柏林的太陽能初創公司「Enpal」近期宣布獲得2.5億歐元(約合2.9億美元)的C輪融資,其中SoftBank Vision Fund 2領投金額達1.5億歐元(約合1.74億美元)。本輪融資的其他參與方還包括HV Capital和SolarCity聯合創始人Peter Rive。
該公司公開聲明稱,投后累計融資額已達到9.5億歐元(約合11億美元)。迄今為止,Enpal已籌集約3.6億美元的股本,另有4.06億美元的債務。
圖片截自企業官網
Enpal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高效地為房主提供太陽能設備和安裝服務,并采用訂閱付費的模式。
該公司目前在德國擁有約10000個客戶,計劃在繼續開發國內市場的同時努力拓展新的市場。首席執行官Mario Kohle表示,Enpal的最終目標是讓“使用可再生能源”成為每個人的現實選擇。
Kohle在采訪中表示:“我們的計劃是將業務拓展到德國以外的國家并最終走向全球,因為氣候危機是全球性的危機。我們還認為,Enpal可以被應用于電動交通和基于社區的能源分配系統中。”
Enpal由Viktor Wingert和Jochen Ziervogel于2017年創立。Kohle表示,該公司最初的創業想法是希望建立一個積極應對氣候危機的有效機制。在創業過程中Kohle注意到,家用太陽能企業的瓶頸往往不是太陽能技術本身,而在于銷售和供應鏈的障礙。因此,Enpal致力于提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成為“能源”和“伙伴”的門戶,并聚焦于高效地提供客戶服務。
Enpal建立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讓用戶對屋頂拍照,然后使用計算機視覺技術確定所需太陽能電板的尺寸和位置。安裝的大部分流程都可以遠程控制,技術人員只需在最終安裝時訪問房主。這種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快的服務。
客戶使用物聯網應用程序測量太陽能電板的能量收集、儲存(通過磷酸鐵鋰電池)和消耗,并支付每月固定的租金。此外,客戶還可以獲得Enpal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包括安裝、維護、必要時的維修和保險。用戶通常簽訂為期20年的合同,并在該期限結束時以1歐元的價格購買其面板。
家用太陽能市場的發展瓶頸之一在于,許多公司難以在持續的技術研發推進和有效的控制客戶服務質量與成本方面取得平衡。因此,Enpal提供了一種經濟高效的業務模式的范例,而TechCrunch分析師認為,這種模式更實用、更有利可圖。
SoftBank投資顧問管理合伙人Yanni Pipilis表示:“不斷上漲的電價和不斷增長的需求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正在迅速成為主流。我們認為,Enpal為客戶提供了一體化的太陽能解決方案,降低了消費者的進入壁壘。我們很高興能夠與Mario和Enpal團隊合作,幫助更多家庭實現能源獨立。”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太陽能熱利用集熱系統總銷量2703.7萬平方米(折合18926MWth),行業總產值達432.6億元;其中工程市場占比74.3%,零售市場占25.7%。其中新增太陽能供暖面積突破1000萬平方米,達到1225萬平方米,成為行業最有活力的增長點之一。
該領域的其他初創公司還包括于今年5月完成2.5億美元C輪融資的「Aurora S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