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點!「追星」周杰倫的這些人,虧慘了
周杰倫的新專輯終于要來了!
今天(7月6日),已經被千萬人在線預約的周杰倫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其先行MV終于在中午12點正式迎來首播,并迅速“刷屏”朋友圈和多個平臺首頁,與新專輯相關的數個詞條也多次攀上新浪微博熱搜,周董的影響力之強真是毋庸置疑!
但記者也注意到,本次對于周杰倫發布新專輯感到高興的,不僅僅是無數感嘆“回來了”的網友——不少此前因“沖著周杰倫”而投資相關NFT的投資者,同樣因為這一波“全民狂歡”而暗暗松了一口氣。
(資料圖)
畢竟對于這些被“套牢”多日的NFT玩家來說,在周董“熱度”達到了近期內的頂點之時,意味著他們迎來了難得的“解套”機會。
1、縮水近98%,慕名“周杰倫”而來的NFT投資者“掉坑里了”
賠慘了!
記者注意到,對于一些在今年年初,因慕名“周杰倫”明星效應而進行投資的NFT玩家來說,曾經花大價錢購入的NFT——“幻影熊(Phanta Bear)”,已經成為了他們投資生涯中的“滑鐵盧”。
據悉,今年1月1日,周杰倫旗下品牌“PHANTACi”聯合元宇宙平臺“Ezek”聯合發布了NFT項目Phanta Bear(幻影熊),短短40分鐘內,10000個“幻影熊”被NFT玩家一掃而光。
由于在國外發行的“幻影熊”允許在二級市場(玩家間)進行交易,并獲得了周杰倫巨星效應的“加持”,很快其市場價格迎來劇烈的市場波動:“幻影熊”發行后價格迅速走高,并在1月11號迎來了市場價格8ETH(以太幣,加密貨幣的一種,兌換現實貨幣的價格也會隨市場波動)的歷史高點。這意味著,此時購入一件“幻影熊”,成本已經來到了近19萬元人民幣。
但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幻影熊”很快進入了“熊市”,開始了漫長的“跌跌不休”之路。近期,其地板價(最低實際交易價)已經來到了0.66ETH。考慮到ETH近期價格同樣一路向下,目前購入一枚“幻影熊”只需要人民幣0.54萬元,距離高點價值縮水近98%。這意味著,如果你不幸在最高點買入,那么你現在已經賠掉了18萬元以上;即便有幸以發行價購入,也同樣虧損達千元以上。可謂是買了就虧。
在這種趨勢下,網上甚至傳出了類似“周杰倫利用NFT割韭菜”的聲音,那么,周杰倫和“幻影熊”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2、不僅是周杰倫,藝人光環正“閃耀”NFT
記者注意到,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3日,周杰倫所屬的杰威爾音樂就發表了“周杰倫僅有收到來自PHANTACi送來的「Phanta Bear」NFT禮物,也為該產品的銷售成功感到開心,但周杰倫并未參與此商業行為的任何策劃經營,也未取得任何收益”的聲明,說清了周杰倫與“幻影熊”之間的關系。
盡管與“幻影熊”并無直接利益關系,但周董并非在NFT方面毫無涉獵。記者注意到,周杰倫近年曾多次涉及NFT領域。
例如,2021年10月,同為杰威爾工作室發起人的方文山,曾與藝術代理商索卡藝術(Soka Art)合作,推出了方文山X周杰倫聯名限量版《龐克貓史汀》(青花瓷款)公仔;
今年1月底,周杰倫在中國數字潮玩收藏平臺“薄盒Mints”上首次合作拍賣了從未公開的經典歌曲Demo音樂數字藏品;
今年5月,周杰倫還和法國足球俱樂部“巴黎圣日耳曼”達成合作,結合中國的虎年元素,聯合推出了10000個“Tiger Champs”NFT。
記者注意到,包括周杰倫在內,像國內的潘瑋柏、鹿晗、徐靜蕾和余文樂,國外的侃爺(Kanye West)和Brie Larson等不少藝人,正跨步進入NFT領域。
從全球范圍來看,正因為NFT天然攜帶著時尚、藝術與“潮人”屬性,藝人為NFT背書、投資和親自下場參與已經成為常態。
3、“凜冬已至”,周杰倫們也難救NFT市場
盡管包括周杰倫在內的大量知名藝人們,正紛紛以不同的方式進入NFT市場,但即便是明星的耀眼光環,也難以阻止當下的全球NFT市場快速進入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中。
以國外知名NFT交易平臺OpenSea為例,據DuneAnalytics數據統計顯示,今年5月份,OpenSea上基于ETH(以太坊)的交易量僅為25.96億美元,較今年四月份(34.88億美元)下降約25%;5月份月活用戶數為42.23萬,與1月份月活用戶數(47.52萬)相比下降約11%。
具體到單個產品上,國外NFT的“先驅”和明星產品:“無聊猿”系列,其6月份的交易底價已經從約40萬美元(152ETH)暴跌至6月份的約8萬6千美元(70ETH),下降了78%。
綜合整體市場來看,全球6月份的NFT交易量(換手數)為550萬筆,較5月份的620萬筆下降了11%。整體銷售金額不足10億美元,較5月份暴跌了72%,——這也是自2021年6月以來,全球NFT單月交易金額首次跌破10億美元。
NFT市場的整體低迷讓投資者們哀鴻遍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甚至有黑客入侵了英國陸軍的推特和YouTube帳戶,只是為了用其賬號宣傳一些NFT產品。
那么,在眾多明星紛紛“站臺”和搖旗吶喊的背景下,為啥NFT仍然頹勢難擋?
記者注意到,除了市場的部分理性回歸,最主要的原因當然要屬加密貨幣在今年的“大跳水”帶來的沖擊波。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紛紛“腰斬”,極大打擊了NFT的市場信心。
NFT全球市場規模2020年僅1億美元,但在2021年則膨脹至220億美元,其中的機遇和風險可想而知。而對于中國投資者來說,中國正規的數字藏品市場距離完全開放二級交易市場依舊遙遠。面對NFT市場中層出不窮的“割韭菜”項目,保持觀望與等待具體的政策落地,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D:im2maker),作者:來自鎂客星球的王飽飽,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