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學會這7種方法,“不焦慮”其實很容易做到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焦慮是一種困擾大多數人的情緒。那么,如何才能減輕或者消除焦慮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焦慮膨脹到無法排解之前,先控制住它。本文提出了 7 種有效的緩解焦慮的方法。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圖片來源:Medium,Photo by Monstera

    關于焦慮,有一個殘酷的事實:

    沒有什么神奇的應對技巧或秘密咒語可以消除焦慮。

    這是因為,一定程度的焦慮是生活中不可避免和正常的一部分。

    事實上,認為自己應該能夠完全控制或消除焦慮的想法本身,可能是你持續感到焦慮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過,在一定的時間內減輕焦慮是可能的。訣竅是,在焦慮開始之前就著手處理,或者至少在焦慮過程的早期。

    但是我怎樣才能在焦慮開始前控制好它呢?

    答案是:習慣

    就像運動員在訓練中養成的習慣,能幫助他們應對比賽時的壓力和不確定性一樣,你也可以培養健康的心理和情緒習慣,幫助你在不可避免的壓力變成壓倒性的焦慮之前應對它們。

    以下是我最喜歡的 7 個緩解焦慮的習慣。

    1. 盡早承認自己的擔憂和焦慮

    小事情比大事情更容易處理。

    償還 1000 美元的貸款要比償還 5 萬美元的貸款容易得多

    減掉 5 磅比減掉 30 磅容易得多

    糾正一個愛搗蛋的 3 歲孩子,要比糾正一個愛搗蛋的 13 歲孩子容易得多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焦慮等情緒問題……

    你越早承認自己的焦慮,就越容易處理好它。

    例如,假設某天早上你發現自己在為前一天晚上與配偶的爭吵而焦慮……

    你馬上就把這件事拋在腦后,告訴自己這很愚蠢。

    一個小時后,當你開車去上班時,發現自己再次想起這場爭吵時感到有點緊張。所以你告訴自己不要再杞人憂天了,要全身心投入工作。

    午餐時,你注意到自己的肩膀很緊張,大腦一直在重復昨晚的爭吵,所以你通過刷社交媒體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在晚上,你發現自己一直在想著吵架的事情,但一直在逃避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終于到了凌晨 2 點,你睡不著覺,因為你一直在擔心。你在腦海中上演著各種最糟糕的情景,焦慮情緒高漲,一邊擔心著吵架的事情,一邊擔心由于睡眠不足會在第二天精神不振。

    如果你選擇忽視,那么微小的擔憂很快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變成焦慮的雪崩。

    原因很簡單,當你逃避焦慮時,就是在告訴你的大腦,焦慮是危險的。因此,你會為自己的焦慮而感到焦慮。

    相反,要養成及早承認自己的擔憂和焦慮的習慣。你要誠實地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正在擔心或感到焦慮。確認這些感覺,提醒自己,即使感覺不好,感到焦慮也是可以的。要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情去看自己是否在焦慮,而不是帶著批判的眼光。

    你不必每次一感到有點緊張的時候,就非常關注這件事,或者對自己進行心理治療。不過,承認自己的焦慮,對保持焦慮在一個較小和可控的水平大有幫助。

    “情感上的痛苦不能殺死你,但逃避問題卻可以。允許自己有情緒,擁抱情緒,感受情緒,治愈自己。”——Vironika Tugaleva

    2. 果斷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養成了盡早承認自己焦慮的習慣,那么你可能會意識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焦慮往往是需求未得到滿足的標志。

    例如: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擔心和伴侶的關系,這可能是大腦在告訴你,你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你對伴侶過于遷就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經常感到焦慮,這可能是潛意識在告訴你,你目前的工作并不符合你的偏好和價值觀。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社交和交談時習慣性緊張,這可能是大腦在告訴你,你渴望生活中有更多親密和深厚的友誼。

    問題來了:

    不要問自己怎樣才能停止焦慮,要試著問問自己:我怎樣才能要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焦慮通常是一個信號,為的是要告訴你,你需要在生活中更加自信,要更大膽、更直接地要求和追求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有趣的是,在多年對焦慮的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我發現幫助別人減少焦慮的最好方法通常是忽略焦慮本身,而不是專注于變得更自信。當一切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時候,焦慮就開始自己消失了。

    記住,焦慮通常只是一個信號,是一個信使。不要對送信的人大喊大叫,而要試著先閱讀信息。

    “生活的寬闊程度與一個人的勇氣成正比。”——阿娜伊絲·寧(Anais Nin)

    3.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緩解焦慮

    當你睡不好的時候,生活中的一切都會變得更加困難。

    更難減肥。

    更難保持專注和高效。

    更難抵抗感染。

    更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包括焦慮。

    每個人都知道睡眠很重要,然而,要想睡個好覺卻出奇地難。這是為什么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睡眠是一種越努力越適得其反的事情,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在生活的大多數領域,努力會帶來好的結果。努力學習,會讓你取得更好的成績。努力舉鐵,會讓你鍛煉出肌肉。但當你更努力地想睡覺時會發生什么呢?

    當你堅持讓自己的大腦在晚上安靜下來,以便重新入睡時,會發生什么呢?

    當你整晚都在研究失眠的可能原因時,會發生什么呢?

    當你在睡前花一個小時,強迫癥般地檢查良好睡眠所需的條件時,會發生什么呢?

    你越想睡覺,睡眠就越差。

    所以,與直覺相反,獲得更好睡眠(并減少焦慮)的訣竅是不要太努力。

    你可以做一件小事來顯著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不要試圖在每晚的同一時間入睡。

    晚上身體睡眠時間的長短取決于你這一天中的許多因素,包括體力上的消耗和情緒上的掙扎。在有些晚上,你可能需要 7 個小時的睡眠,而有些晚上你可能需要 8 個小時的睡眠。

    如果你強迫自己的身體在沒有困倦的情況下努力睡覺,會發生什么呢?你會因為睡不著而感到沮喪和焦慮,這只會讓你更難入睡!

    如果你想改善睡眠,那就等到自己真的困了(而不是累了)再上床。

    4. 擴充情感詞匯

    如果說有一個可以控制焦慮的秘密,那就是:焦慮不是問題,問題出在你與焦慮的關系上。

    每個人都有焦慮的時候。焦慮是一種正常的人類情感,它有一個重要的目的:讓我們遠離威脅或危險:

    當火災警報在半夜響起時,你的焦慮會激增,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果真的發生了火災,你需要能夠快速逃離。

    或者如果你不得不在深夜穿過黑暗的小巷回家,焦慮感會幫助你在這種易受傷害的狀態下保持警惕,對可能的危險保持敏感。

    永遠記住:

    不管焦慮的感覺好不好,它只是想幫助你。

    問題是,你的大腦有時會混淆什么是真正危險的,什么是看起來危險但實際上沒有危險的事。

    想象配偶的航班墜毀會讓你感到恐懼。但這只是你的想象,并不意味著真有危險。

    同事認為你笨可能會讓你感到焦慮,但這并不會影響你的生存。你在這種情況下感到焦慮是因為大腦想要保護你,雖然沒這個必要。

    那么,我說的這一切與擴充情感詞匯有什么關系呢?

    嗯,大多數與焦慮作斗爭的人都有一種傾向,那就是他們到處都能看到并感覺到焦慮。比如,如果他們的一個遠房親戚意外去世,他們可能會立即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會意外去世,這種恐懼成為他們的焦點。

    換句話說,焦慮的人傾向于忽略他們所有的情感生活,幾乎只關注焦慮。但當你過度關注焦慮時,大腦就會開始把焦慮本身視為危險的東西。正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對焦慮的焦慮只會導致更多的焦慮。

    為了糾正這種傾向,你可以列出生活中其他與焦慮無關的情緒。比如,在遠房親戚去世后,不要急于焦慮,花點時間讓自己感受悲傷或者遺憾,遺憾在親戚生前沒有保持親密的來往。

    你所擴充的情感詞匯越多,就能為生活中的各種情緒騰出更多的空間,從而留給焦慮的空間也就越少。

    “低靜息心率是高強度運動的副產品,同樣,低焦慮度是高強度自省的副產品?!?/p>

    ——納瓦爾·拉威康特(Naval Ravikant)

    5. 故意花時間去擔心和焦慮

    這聽起來有點違反直覺,但“故意擔心”確實是減少擔心的最好方法之一。擔心減少了,你就更不容易受到焦慮的影響了。

    下面是其中的邏輯:

    我們的大腦一直在向我們拋出煩惱。

    當然,我們不喜歡這樣,所以我們努力停止擔憂,告訴自己不應該擔心。我們會用社交媒體或電視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者開始指責自己的擔憂,試圖指出它們是多么不合理。

    如果你把擔心當成一件壞事,試圖逃避它,你就是在告訴大腦,它是一種威脅,而這會帶來更多的焦慮和擔憂。

    你越想擺脫擔憂,擔憂就會變得越強烈、越頻繁。另一方面,如果你養成了“故意擔心”的習慣,就是在向大腦發送相反的信號:擔憂令人煩惱,但實際上并不危險。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減少你擔憂的頻率和強度,從而減少焦慮。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故意擔心”呢?一個很好的小技巧叫做“計劃性擔心”:

    1.每天安排 10-15 分鐘的“擔心時間”。

    2.在你憂慮的時候,寫下你能想到的每一個焦慮點。不要試圖解決或分析你的焦慮,只是列出它們就可以了。

    3.如果你的大腦在不該擔憂的時候開始擔憂某件事情了,溫柔地提醒自己,你有單獨的時間拿出來擔憂,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頭的任務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小練習會讓你對擔憂不再敏感。你對擔憂越不敏感,就越不可能一直想著它們,也就越不可能產生隨之而來的焦慮。

    6. 堅持定期鍛煉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定期鍛煉對緩解焦慮有好處。

    雖然我不打算在這里詳細討論細節,但我想就這個話題提出一些沒有得到應有關注的觀點。

    (1)經常鍛煉可以提高自我效能

    焦慮的最大障礙之一是人們認為自己無法處理焦慮。當然,如果你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焦慮中,這是可以理解的。

    而鍛煉的好處在于,它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方式,通過鍛煉,任何人都可以向自己證明,他們可以做困難的事情,哪怕是不喜歡的事情。幸運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自我效能感似乎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也就是說,你通過鍛煉來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幫助你消除焦慮。

    要想很好地控制焦慮,你必須相信自己可以感到不舒服,但無論如何你仍然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的鍛煉是建立這種信念的最好方法之一。

    (2)經常鍛煉有助于你睡得更好

    就像我們之前所討論的,人們很難及早控制自己的焦慮,以防讓它膨脹到無法控制的程度。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當你睡不好時,所有的情緒控制都是很難的。

    雖然人們睡眠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不被重視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的睡眠驅動力很低。睡眠驅動力是你身體對睡眠的固有需求。不要相信社交媒體上的傳言,不是每個人每晚都需要 8 小時睡眠。事實上,你身體的睡眠系統是為了適應你的生活而設計的。相比于整天窩在沙發里看電視,如果你整天砍柴或追著小孩跑,那么你的身體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

    關鍵來了,你可以利用這種效果,在白天進行更多的體育鍛煉。當你開始有規律地鍛煉時,睡眠驅動力就會增加,這能使你更容易入睡,并在晚上睡得更深。這樣一來,你不僅每天都能得到更好的休息,保持精力充沛,而且還能更好地控制困難的情緒,比如焦慮。

    7. 設定并強化你的界限

    我們之前討論過,果斷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很重要的,而過度被動和遷就他人會很容易導致焦慮。

    從另一方面看看,很多焦慮來自于不愿意設定界限,不愿意拒絕別人的要求。

    設定界限與對自己的重視程度有關。如果你總是推遲自己的目標、抱負和價值觀來適應他人,那么這意味著你的自尊心很低。這沒什么可奇怪的。難道你會尊重一個從不維護自己需要的東西,總是屈從于別人想要的東西的人嗎?當然不會。

    所以,如果你習慣性地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滿足別人的要求,那么你的自信和自尊將會很低。如果你的自信和自尊一直都很低,你會不會:

    在做出重大決定時質疑自己,并因此感到焦慮?

    設定目標,但擔心無法實現?

    經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結果感到焦慮和不滿?

    所以,盡管現在感覺很困難,但為自己的需求設定界限,學會說“不”會帶來長期的自信和自尊。你的自信和自尊越高,就越容易:

    迅速打消事后諸慮,果斷行事。

    堅持你的目標和抱負,盡管對結果感到擔憂。

    專注于自己的價值觀和抱負,而不是為他人的目標努力。

    “如果你不優先考慮自己的生活,別人就會用他們的生活將你的時間填滿?!薄窭赘瘛溁蹋℅reg McKeown)

    譯者:Jane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