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7年,兩次夢碎IPO,虎撲仍舊找不到“錢景”?
2021年了,我們還是沒能看到虎撲體育成功上市。
19年前,一個中文名字出現在了大洋彼岸的休斯敦中心體育場上,NBA火箭隊選中了來自中國上海22歲的籃球運動員姚明,點燃了國人對于NBA的激情。
當時在芝加哥留學的公牛隊粉絲程杭嗅到了一絲商業機會,開始利用業余時間鼓搗一個籃球論壇,hoopCHINA,虎撲前身,主要內容是翻譯和整理NBA新聞。
前期的論壇算不上活躍,據虎撲創始團隊成員奧貝斯坦對媒體回憶,2005年全站也只有上百名活躍用戶。
但虎撲趕上了NBA在中國熱度不斷上升的期間,2006年,虎撲更是獨家跟進了滯留美國的男籃球員王治郅回國的消息,使其一戰成名,隨后大把資深球迷涌入,虎撲也開始了社區粉絲維護和擴展之路。
截至目前,虎撲月活用戶最高時已經觸及千萬,雖目前處于下降階段,但不能否認虎撲仍是最大的籃球垂直類社區。
NBA永遠在挑選能將其商業價值最大化的平臺,然而在虎撲聊籃球,卻可以在很長時間內成為一件較為穩定的事,這也是虎撲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但這不意味著,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虎撲的發展就足夠安全,尤其是在遲遲找不到更好變現途徑的社區論壇領域。
虎撲艱難“求生路”
事實上,在很早之前,虎撲其實就已經被規劃好了未來。現在它所走的每一步,都在既定框架之中。
2005年,虎撲上線步行街板塊,當時主要用來存放一些和主題無關的水帖;2006年,虎撲延續至今的主要商業模式誕生,迎來了第一個廣告客戶阿迪達斯;2007年之后,虎撲開始公司化運營,開辟出賽車、足球等多個運動版塊;2009年虎撲推出獨立電商平臺,只不過上線兩年后就關閉了;2012年,虎撲將社區已有版塊統一,試圖做一個綜合性的體育網站。
然而,前些年虎撲無論怎么發展,始終是圍繞新聞資訊+圖文直播+實時交流的形式展開,這也是在虎撲的框架之內,并且從從結果來看,虎撲的轉型效果并不成功,多年后程杭接受采訪談到這一彎路時稱,轉到移動端才發現,做媒體的空間不如社區大。
確實是這樣,移動時代媒體的功能已經被稀釋替代了,新聞開始在社交媒體和社區平臺傳播、引爆,純門戶媒體已經被時代拋棄,虎撲向綜合性體育網站努力了多年也沒能壯大成為一個體育社區。
其實道理很簡單,盡管虎撲已經有多項運動的討論區,但包括足球、羽毛球等運動在各自領域都有自己的專業垂直交流平臺,也是虎撲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程杭在2018年底接受采訪時也提到體育產業爆發期的問題,同時也表達出一個觀點,那就是,體育各細分行業是互相不關聯的。
可以簡單理解為,很少有用戶同時是多項運動的熱愛者,所以也很少有人會因為虎撲有多項運動的討論區而去選擇使用虎撲,他們更愿意與自己圈內人進行較為純粹的交流。
當然,體育網站的愿景不成功,虎撲還有電商。
早在2007年7月,虎撲便推出了交易區,為用戶之間進行商品交易;2009年3月,虎撲推出了自家電商平臺卡路里商城,但彼時淘寶等綜合平臺已風生水起,并且2009年正是“雙十一”購物節的元年,各大電商平臺混戰,卡路里商城也在堅持2年后宣告倒閉;此后直到2012年6月 “識貨”平臺推出,虎撲的電商業務才算是正式穩住。
虎撲的社區垂直運動,虎撲的電商垂直運動裝備,怎么看都是一門好生意,并且彼時的識貨還有鑒別真偽這一競爭優勢,使其迅速在內容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
但無論是識貨還是得物,本質對虎撲商業收入的幫助都不大,因為這些平臺已獨立運營,財務也與虎撲完全分開,在公司層面已經與虎撲無關,由此也無法計入虎撲財報。所以對于虎撲來說,這些電商業務能夠給虎撲帶來最直接的收益或許就是提升其在資本市場的價值。
只可惜,現在的虎撲已經兩次無緣資本市場。
虎撲兩次折戟IPO
2016年4月,虎撲首次報送IPO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上市,當時虎撲擬募集資金4.2億元,主要用于為互聯網技術平臺升級改造和補充流動資金。而根據招股書介紹,2015年虎撲的總營收為2.01億元,凈利潤為3157.61萬元。其中,來自廣告業務的營收占比在2013年到2015年分別為55.64%、56.14%和60.78%,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
這絕非是一個穩健的營收結構,因為營收結構單一意味著抗風險能力差,以及成長空間有限,即便上市,利潤可持續性也是個問題。對于大部分投資者而言,在選擇類似投資標的的時候就會十分謹慎,而對于證監會而言,也會要求企業就營收結構單一等風險進行說明,甚至終止其上市。
果不其然,2017年3月,證監會公布了當年首批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核企業名單,虎撲赫然在列。
證監會認為虎撲存在應收賬款余額較高、周轉率下降、業績波動較大等問題。招股書顯示,2013至2015年,虎撲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55.19萬元、-2,324.73萬元、320.24萬元,遠低于同期凈利潤1518.02萬元、750.37萬元、3157.61萬元。不難看出各年數據變化巨大,凈利潤先下降超過50%,后又增長超過300%,可見虎撲經營狀況確實不夠穩定。
2019年4月,虎撲在中金公司與東方財富證券的聯合輔導下,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當時兩家保薦機構共委派17人組成虎撲IPO項目輔導工作小組,然而2021年6月,虎撲終止了IPO申請,疑似遭到字節撤資。最初得到字節投資時的大規模擴張,又以大規模裁員告終。
兩次上市未果的虎撲,似乎已經來到絕境。
進入2021年后,“變動”成為了虎撲的主基調。據連線Insight獨家獲悉,今年初,虎撲開啟了第一波裁員,當時整體裁撤了20%左右的人員,而到了今年6月,虎撲又開啟了第二波裁員,此次也是裁撤20%左右的人員。
一位虎撲內部人士表示,最近這波裁員已經結束,但人員交接離職要到7月才會全部結束,預計到時候只會留下500左右的人員,而從2019年宣布啟動上市至今,虎撲人員總數最多時達到了900多人。
此外,2019年的肖華事件導致眾多NBA合作方紛紛暫停了NBA相關合作與傳播,虎撲也受到打擊;然而,虎撲還未等完全從莫雷事件中恢復過來,就遇到了突發的疫情,各大賽事的延期,也間接打擊了虎撲;2021年3月,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運動品牌被曝曾發出抵制新疆棉花的聲明,瞬間引起一片聲討,虎撲也停止了耐克、阿迪的效果廣告。
虎撲的主要營收本就來自廣告,特別以體育品牌居多,一下子失去耐克、阿迪兩大客戶后,虎撲的營收可以說降至低點。
事實上,現在虎撲面臨的困境,實際上與絕大多數互聯網垂直社區無異:相關領域內用戶規模已迫近上限,突破遭遇瓶頸,作為收入支柱的廣告業務逐漸乏力。
不得不承認,當用戶增量速度放緩,虎撲商業模式依舊被桎梏的情況下,多年來探尋的垂直社區紅利正在走下坡路。雖然許多老用戶隨著年紀增長,財富積累、消費力逐漸提高,可能成為流量變現的潛力股。但從社區當下的風氣、氛圍來看,虎撲的情懷還剩多少也是未知數。
總之,目前虎撲已經處于多層求變的狀態,只是改變的方向有些偏激,甚至為急于出圈做出一些可能并不適合虎撲的事,與飯圈群體的多次大戰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有的商業模式已經進入瓶頸,新的商業模式也還未成熟,虎撲的上市之路注定坎坷,但如今的虎撲,上市已經成為其最優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熵”(ID:baoliaohui),作者:新熵,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