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iPhone“周期性”被唱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ID:leitech),作者:雷科技互聯網組,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10月29日,蘋果正式發布了2021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第四財季的總凈營收達833.60億美元,去年同期凈營收為646.9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29%;第四財季的凈利潤則是205.51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26.73億美元增長高達62%。

    另一方面,第四財季也給出了大中華區的總營收為145.63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79.46億美元增長高達83%。蘋果的2021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報發出后,因整體營收不及預期,導致蘋果盤后股價大幅度下跌近3%,市值縮水約700億美元。

    蘋果公布的2021財年第四財季財報顯示:

    iPhone的總營收為388.7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達47%,但是低于市場預期的415.1億美元;

    iPad營收為82.5億美元,同比增長為21.4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72.3億美元;

    Mac營收為91.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1.6%,低于市場預期的92.3億美元;

    服務業務營收為182.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25.6%,高于市場預期的176.4億美元;

    可穿戴及配件業務營收為87.9億美元,同比增長11.5%,低于市場預期的93.3億美元。

    iPhone跑不動了?

    總體來看,蘋果的產品凈營收為650.83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501.49億美元增長約30%;來自軟件服務等方面的凈營收為182.7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5.49億美元增長約25.6%。

    目前來看,蘋果的第四財季每股收益其實是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期的,但是整體營收卻低于預期,特別是作為核心業務的iPhone營收要低于預期不少。從產品角度來看,iPhone 12的后勁確實略顯不足,從而導致iPhone的實際營收有所降低。

    另外,iPhone 13的發布雖然引起了不少的轟動,從目前來看用戶的購買熱度也不低,但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備貨數量遠不如預期。目前全球的主要市場已經將最初的備貨全部消耗完畢,雖然蘋果聲稱正在全力應對供貨問題,CEO蒂姆·庫克稱:“蘋果正在瘋狂工作”,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并不算樂觀。

    而且,受到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備貨,因為芯片短缺等問題的影響,蘋果的供應鏈也遭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沖擊。根據預估,相關的供應鏈問題導致蘋果損失了至少60億美元的營收,而且蘋果預計供應鏈的問題至少將會持續到下一季度,受此影響,下一個財季的營收可能也會低于預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該財季的iPhone增長達47%,主要是源于去年同期的iPhone營收遠低于預期。除了疫情等因素導致的用戶收入下降外,對于首款5G iPhone手機的期待也讓多數用戶轉入觀望狀態,導致去年第四財季的iPhone銷量不如預期,所以才有了本次第四季度的高額增長。

    同樣的,大中華區的iPhone營收在第四財季能夠獲得高達83%的增長也是因為大中華區的用戶普遍更看重5G,以至于去年同期的大中華區iPhone銷量大幅度下跌。當時一度成為許多媒體炒作“iPhone在中國賣不動了”的素材,但是隨后的連續四個財季的銷量回漲卻讓這個說法不攻自破。

    不過,iPhone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占比確實是有著逐年下降的趨勢,隨著安卓手機在外觀、性能、系統等方面的追趕,以及在價格方面的絕對優勢,安卓手機已經是近年來新手機用戶增長的絕對主力,相比之下iPhone的新用戶增長有著明顯的放緩。

    Mac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iPad增長超過預期

    蘋果的Mac雖然是經營時間最長的硬件業務,但是在過去幾年里的營收情況卻不甚樂觀。直到蘋果在去年推出了M1版本的MacBook之后,Mac業務才開始出現了大幅度地增長,而在持續了一年的增長后,第四財季的Mac營收增長幅度依然達到了21%,并且創下了Mac業務的歷史季度營收新高。

    蒂姆·庫克認為這都歸功于客戶對于M1 MacBook Air的“強勁需求”,憑借強大的自研M1芯片,讓其擁有了媲美甚至超越同代MacBook Pro的性能,而且較低的售價也極大的降低了用戶入手和更新產品的成本,使其成為了近年來最受歡迎的MacBook。

    隨著蘋果在今年的秋季發布會上發布14英寸和16英寸的M1版本MacBook Pro,Mac業務在未來一年里應該還會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iPad業務的增長勢頭同樣喜人,得益于iPad產品線的大量更新以及M1版本iPad Pro的推出,iPad正逐漸受到更多用戶的歡迎。

    另外,今年秋季推出的iPad mini 6和iPad 9也重新填補了iPad在相關價位段的空缺。有分析師預計,iPad業務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是增長幅度也許會低于預期,主要原因則是疫情復發所導致供應持續受限,很有可能沒有足夠的存貨應付用戶的購買需求。

    蘋果產品競爭力有所加強,供應鏈卻成為問題

    隨著新版本的M1芯片MacBook Pro、新的iPad、iPhone 13等產品上線,蘋果在產品領域的硬件競爭力相比往年有了不少的提升,不再僅僅依托于軟件生態所帶來的優勢。比如最新推出的MacBook Pro就搭載了增強版的M1芯片,在性能方面的表現相當亮眼。

    此外,iPad等產品在硬件配置等方面也有了不少的提升,相對而言,如今的蘋果硬件產品正在成為不少人口中的“性價比”產品,要知道在過去的時間里“性價比”往往是與蘋果絕緣的一個詞。

    蒂姆·庫克在財報點評中也說道:“今年,我們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產品,從 M1 驅動的 Mac 電腦到 iPhone 13 系列等,這些產品設定了新的性能標準,并賦予我們的客戶以新的方式進行創造和彼此聯系的能力。我們正在把自己的價值觀灌輸到我們生產的每一件東西中 —— 向我們的 2030 年目標更進一步,即在我們的整個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內實現碳中性,并不斷推進我們建設一個更公平的未來的使命。”

    總體而言,如果沒有供應鏈的問題,那么蘋果或許將迎來一次迅猛的發展,但是受到供貨等問題的困擾,讓蘋果一時之間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目前的市場供應情況來看,想要讓供應鏈恢復正常至少要等到明年二季度甚至更往后的時間。

    個人認為,只要蘋果能夠繼續在保持現有的軟件生態優勢的情況下,增強其在硬件方面的競爭力,同時讓產品線盡可能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那么在疫情結束后,蘋果將會給出一份更加亮眼的增長。

    不過,蘋果供應鏈的一些問題也在逐漸顯現,比如一些產品在更換為東南亞的代工商后,出現了一些質量上的問題,對于蘋果的品牌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最近推出的AirPods3就飽受質量問題的困擾,而且這個問題早從AirPods第一代開始就出現,直到現在都沒有解決。

    如果未來蒂姆·庫克推任蘋果CEO,新的繼承者能否保持蘋果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整體來說市場對于蘋果的未來發展還是傾向于樂觀,至少在產品生態不出現嚴重問題的情況下,未來蘋果依然將獨步于消費電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