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核酸“采樣圈”!成都高新區啟用141個便民核酸采樣點
昨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自成都出現本土疫情以來,該區先期設置141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全面啟用以采樣方艙為主的15分鐘核酸“采樣圈”。同時,為方便市民節約時間,就近選擇人少的檢測點位,成都高新區采取了線上整點播報的形式,通過“AI算法”實時篩選出人流量較少的核酸檢測點位向公眾發布,用“黑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為做好民生服務,方便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成都高新”微博號從7月18日19∶00開始進行核酸檢測點位情況實時整點播報。
“成都高新區抓取核酸檢測點位實況并在線上整點播報,是為解決核酸檢測點位排隊人數‘冷熱不均’問題,平衡核酸檢測點位資源。”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整點播報,每小時篩選出全區人流量較少的核酸檢測點位并向公眾發布,方便大家就近選擇人少的點位,有效服務群眾。同時,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部分核酸檢測點位晚上8點以后核酸檢測需求很大,還開展了延時服務。
此舉讓不少市民直呼“方便”。“很貼心的整點播報!能感受出來成都的疫情防控越來越有經驗,越來越便民。”高新區居民黃林說,有了這個提醒,就不用擔心排隊排很久了。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成都高新政務新媒體將持續發布“核酸檢測點位情況實時整點播報”,篩選出全區人流量較少的核酸檢測點位并向公眾發布,方便群眾就近選擇人少的點位,同時有效提升全區核酸檢測效率。
核酸檢測點位情況整點實時播報是如何實現的呢?“我們對每個核酸檢測點位的畫面進行實時采集,同時加載‘人員密度’算法,實時檢測排隊人數情況。”紫光華智技術工程師冉桂林告訴記者。
據悉,自7月15日接到成都高新區安排的任務以來,冉桂林和同事緊急協調部署,在48小時以內完成了研發并在核酸檢測點位進行了設施設備部署。
記者了解到,采集到的現場畫面將統一傳輸到成都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實現所有核酸檢測點視頻數據“看得到”,并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每個檢測點的排隊人數,實現視頻數據“看得懂”。排隊數據通過成都高新政務新媒體向市民公布,方便市民就近、錯峰選擇核酸檢測點,有效減少排隊時間。“與此同時還能平衡各核酸檢測點位防疫人員的工作強度。”冉桂林指著電腦上的實時畫面說。
記者看到,電腦畫面內能夠看到所有點位的排隊情況,點進畫面還能看到有多少個人排隊。通過最下面顯示的波段值,該點位哪個時間段是排隊高峰,哪個時間段人數最少也一目了然。“AI算法可以對顯示的畫面設置檢測區域,只統計核酸檢測排隊人數,不會對周邊經過的路人進行統計。”冉桂林告訴記者,這一系統有效支撐了成都高新區的疫情防控平臺和城市運行平臺,助力成都高新區實現“科技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