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速訊丨愛奇藝抖音和好,微博躺槍?
7月19日,愛奇藝和抖音宣布達成合作,未來將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展開探索。在這場“聯姻”推動下,長短視頻暫時休戰,開啟共贏模式。但在這次合作中,“躺槍”的不只有愛奇藝旗下的短視頻平臺“隨刻”,還有微博。
在此前的長短視頻版權之爭中,短視頻平臺遭長視頻平臺集體抵制,這讓微博從中受益,成為不少長視頻平臺上內容的先發渠道。
此外,在微博競業協議下,一些劇集為了能夠在微博平臺宣發,而不得不放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宣發渠道。
(相關資料圖)
而愛奇藝、抖音兩家的“聯姻”,讓短視頻平臺再次成為原創內容的重要宣傳渠道,微博的“優勢地位”被打破。
微博失去渠道優勢
“5分鐘帶你看完一部電影”,這類在原創作品基礎上經過二次編輯剪輯的短視頻,曾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收獲了一大波流量。
對用戶來說,這類視頻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故事梗概介紹完畢,既省時、省錢,同時兼具二次編輯后的趣味性。
但作為內容原創方的長視頻平臺,卻感到如鯁在喉。非授權二創行為降低了長視頻平臺作為內容生產者的流量和用戶日活,反而讓短視頻平臺“坐收漁利”,不用付出高昂的制作成本,也可以憑借二創內容獲得源源不斷的話題和流量。
為了應對短視頻平臺的挑戰,長視頻平臺一方面開始組建自家的短視頻產品,愛奇藝推出隨刻、騰訊推出微視;另一方面發起“版權大戰”,組成聯盟、發表聲明,批量對短視頻平臺發起訴訟。其核心問題是影視劇目版權的合規性問題難以解決。
在短視頻平臺遭抵制的背景下,微博成為一些長視頻平臺內容的先發渠道。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霞光社,對一些原創節目宣推團隊來說,“上微博熱搜”是一項重要的KPI。而微博方面有競業協議,如果選擇和微博合作,就不能再和抖音、快手等平臺合作。“這是一個霸王條款,如果被微博檢測到有和抖音等等平臺合作,就不會再幫你推送了。”
內容平臺競爭格局或將改寫
而隨著愛奇藝和抖音就二創內容達成合作,內容平臺的競爭格局或將改寫。
在愛奇藝和抖音達成合作的說明中提到,愛奇藝將向抖音集團授權其內容資產中擁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的長視頻內容,包括“迷霧劇場”在內的諸多優質劇目,用于短視頻創作。
未來,抖音集團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平臺用戶都可以對這些作品進行二次創作,而雙方對解說、混剪、拆條等短視頻二創形態做出了具體約定。說明中,雙方表示“將共同推動長視頻內容知識產權的規范使用”。
抖音和愛奇藝的合作,讓長短視頻平臺的版權之爭暫時告一段落。但可以預見的是,在聯手抖音這種頂流短視頻平臺之后,愛奇藝的宣發渠道將更加多元化,而這將對微博平臺的原創內容和流量熱度形成沖擊。
2021年,微博熱搜中的娛樂內容占比持續降低。與2020年12月相比,娛樂新聞的上榜數量占比從34%降低至26%,降幅為12%。其中,娛樂熱點中的5成內容與影視綜藝作品相關。
微博曾經是影視劇作品首選的營銷平臺,但近年隨著其自身業務架構傾斜,遍布平臺的廣告營銷、被飯圈捆綁的熱搜、超話等,影響了用戶體驗,進而威脅著平臺的整個社區生態。
后來居上的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不僅大量搶占了用戶的碎片時間,同時向影視劇作品營銷領域發起的攻勢也不容小覷。
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正在成為影視劇的重要宣發渠道。2021年10月,《長津湖》宣發方曾制作傳播戰報,稱影片上映期間,其官方抖音賬號粉絲量達264萬,三支抖音視頻單條播放量破億,“長津湖”話題播放量超112.5億次。
早在2019年4月,抖音與安樂影片、萬達影視、光線影業、阿里影業、新麗電影、英皇電影等6家影視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視界計劃”,通過雙屏聯動、品牌蓄力、宣發資源合作、音樂賦能四個方面加強合作。
今年以來,抖音、快手就已陸續與搜狐、樂視等就影視內容展開合作。
春節期間,快手開放放映廳頻道,用戶可以通過快手平臺觀看樂視、風行的影視劇;3月,抖音宣布與搜狐達成二創版權合作。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獲搜狐全部自制影視作品二次創作相關授權,雙方還將在新劇推廣宣傳上,繼續開展創意營銷或視頻征集等合作。
在昨日愛奇藝抖音傳出合作消息后,有傳聞稱騰訊視頻也正在和快手談判二創戰略合作,并且稱雙方已經在運營層面已經有了實質合作,但該消息隨后被騰訊方面辟謠。
隨著短視頻平臺逐漸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宣發陣地,微博的廣告營收還將被持續瓜分。而伴隨二創內容合作逐步展開,各大視頻平臺面對更趨同質化的內容,競爭格局還將進一步發生改變。
參考材料:
[1]《抖音與愛奇藝合作:長短視頻并非零和博弈》,半月談網
[2]《2021上半年微博熱搜榜趨勢:“娛樂八卦”終于變少了》,CNMO手機中國
[3]《愛奇藝和抖音達成合作促進二創!新一輪組隊對抗賽又開始了?》,科客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作者:米亞,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