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今日熱聞!“當代鏢局”要上市,三年賺了60億

    提到“鏢局”,大家的印象或許停留在古代或者影視作品,但實際上這個行業一直存在,而且即將跑出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護衛”)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擬在A股市場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約2688.17萬股,募集資金將用于集團數字化升級發展項目、浙江公共安全服務中心(一期)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財通證券擔任其主承銷商。

    安邦護衛成立于2006年,是全國唯一一家實行集團化運作的金融武裝押運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銀行及其他有押運需求的客戶“提供武裝押運服務”,因此也被戲稱為“人民幣的搬運工”。目前,浙江省內超七成的押運業務全部由安邦護衛包攬,過去三年,該項業務為公司貢獻了超40億元的營收。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市場尚未有主營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也就是說,如果此次IPO成功,安邦護衛或將拿下“武裝押運第一股”。而透過該公司招股書,也讓我們對這個古老且神秘的行業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浙江做“人民幣的搬用工”,三年賺了60億

    安邦護衛于2006年成立,總部位于浙江,主營業務覆蓋金融安全服務、 綜合安防服務和安全應急服務三個領域。

    不過,該公司最為知名的還屬押運服務,即專人專車為金融機構提供現鈔運送、有價證券等貴重物品的押送服務。據官網介紹,安邦護衛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具有武裝守護押運資質的省屬國有企業,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實行集團化運作的金融武裝押運公司。

    目前,安邦護衛的押運業務在浙江省幾乎處于壟斷地位。根據招股書,截至2021年6月底,浙江省內超七成的押運業務已全部由安邦護衛包攬。

    該業務也為公司貢獻了約七成的營業收入。2019年-2021年,安邦護衛的押運業務收入分別為13.92億元、14.08億元、14.1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07%、72.9%和69.32%。

    營利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實現雙增。2019年-2021年,安邦護衛分別實現營收19.58億元、20.64億元、21.97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55億元、2.76億元、2.1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331.11萬元、1.2億元及9327.32萬元。

    客戶方面,安邦護衛八成以上的收入來自銀行客戶。2019年-2021年,公司銀行客戶收入分別為16.61億元、16.90億元、17.4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01%、82.87%、80.68%。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為"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的浙江區域分支機構以及寧波銀行,上述客戶的銷售額占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93%、37.15%、35.65%。由此可見,安邦護衛對于大客戶的依賴較高。

    勞動密集型隱憂凸顯,人力成本壓低毛利率

    目前,武裝押運仍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而且準入門檻不低。

    招股書顯示,安邦護衛在浙江全省擁有1.64萬名員工,其中業務人員達到1.57萬人,占比高達95.43%。同時,因為行業屬性特殊,需要持槍經營,所以對公司的人員管理提出了要求。安邦護衛稱,公司員工除了需要全部接受災害隱患排查、人員急救等科目的保安專業培訓之外,還需要接受關于槍支彈藥管理、防范盜搶等嚴格培訓。

    高昂的人工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19年-2021年,安邦護衛的人工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76.38%、76.17%、75.98%,占比頗高。同期,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0.47%、26.04%、23.74%。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安邦護衛員工的學歷構成中,整體學歷偏低,本科及以上員工數量僅占7.4%。而隨著物聯網、5G等技術在安全領域的廣泛應用,未來也將對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根據招股書顯示,安邦護衛目前正在拓展海外業務。2018年2月2日,公司與意大利安全調查公司簽訂合作交流意向書;2018年9月15日,公司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內政安全部簽署安保合作備忘錄;此外,公司目前已參與坦桑尼亞中資企業安保服務。

    海外業務的拓展勢必需要招聘更多掌握多門語言、精通海外市場及法律的高端人才,而這也將再度提高公司的人工成本。

    “當代鏢局”:被區域性壟斷的神秘市場

    安邦護衛背后的武裝押運行業,是一個古老又神秘的市場。

    “古老”在于這個行業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時期,后在清朝得到了快速發展,至今已有500年左右歷史,且一直沿襲了傳統“鏢局”的人工押送方式。

    “神秘”在于,“當代鏢局”雖然自1997年開始已經是市場化運作模式,但由于行業性質特殊,加上政策限制,實際市場化程度不高,且處于區域性壟斷的狀態。

    據相關規定,武裝押運公司應當符合國有持股51%以上、擁有不低于1000萬元注冊資本等條件,資質獲取難度大。招股書披露,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有安邦護衛55.8%的股權,浙江省國資委持有國資公司100%的股權,也就是說,安邦護衛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浙江省國資委。

    此外,根據規定,目前全國范圍內武裝押運企業,主要在各自市、縣區域內經營,且一個城市只設立一家至兩家武裝押運企業,少數企業跨市域經營。

    以安邦護衛為例,2019年至2021年間,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屬于浙江省內的項目占比分別為99.36%、99.05%、99.08%。

    投中網發現,全國范圍內與安邦護衛類似的武裝押運公司不在少數,例如北京的振遠護衛、東莞的駿安押運、江蘇昆山的平安守押等等,都占據當地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對于上述企業而言,行業特殊的經營模式,優缺點也是十分明顯。好處在于,只要企業能夠拿到經營資質,就可以迅速占領當地的市場份額,形成壟斷;但同時發展“天花板”也是顯而易見,因為“分地盤經營”的特點,意味著武裝押運企業想要跨城經營,擴大業務版圖并非易事。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大多數武裝押運公司服務的主要對象都是金融機構,而且是以現金押運為主,現金以外的黃金、珠寶、首飾、 有價證券、機要文件等貴重物品的押運保管基本較少。但隨著貨幣逐步電子化,現金流日益減少,押運需求也會下降,可能會對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增長造成沖擊。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當前國外包括中國香港等國家及地區都出現了金融押運公司由于業務萎縮而倒閉的現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作者:王滿華,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