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下一個270億IPO,下一個IPO已被高瓴、寧王預定
在中國激光行業,有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大族激光。背后創始人高云峰,從三尺講臺一路白手起家,造出激光龍頭帝國,經歷可謂傳奇跌宕。
今日,大族激光旗下子公司大族數控分拆上市,登陸創業板,股票發行價為76.56元/股,市值為273億元。
從1996年深圳華強北一間公寓里的手工作坊,到2004年中小板首批8家上市公司之一,再到如今市值超500億元并深受北向資金青睞的激光行業龍頭;從帶著40萬港元的客戶定金下海創業的大學教師,到企業上市時僅37歲就成為億萬富豪,再到深圳裝備工業創新發展的領軍人物之一——大族激光及其創始人高云峰的故事可謂精彩。
01一枚紐扣,造就億萬富豪
1992年,剛剛三十而立的高云峰還在南京航空學院擔任教師,殊不知一次南下使他就此遠離那三尺講臺。
彼時的高云峰是個機器迷,還是個熱衷聊哲學的知識分子。朋友工廠有臺在國外買的機器壞了,但由于當時歐美對亞洲市場很不重視,維修需要提前兩個月預約。一來二去,和朋友聊著老莊的同時,高云峰也就把機器修好了,也順便賺些外快。
后來,朋友說這種機器購買流程也是十分繁瑣:先需要付40萬,等3個月,再付40萬才能運回來。“我們倆天天在一塊兒講老子莊子,有信任感”,當即,高云峰一拍板說,“這機器我也可以給你做”。從朋友那里拿到創業第一桶金后,高云峰便獨自一人攬下了從機器制造到維修一整套的活兒。
而實際上那時能不能把機器造出來,他心里沒底,也不敢對朋友如實說。對軟件工程知之甚少的高云峰,在書店買了本類似C語言的書,便回去邊學邊做。白天采購機器零件,晚上造機器,四天四夜沒睡,第五天下午機器就調試成功了。
朋友又立刻打款40萬元,隨即高云峰便到深圳華強北租了一百多平的房子,創立了大族激光Han’s,上面加個五星,表示是中國人的激光。
然而,接下來半年形勢急轉直下,沒有訂單,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眼看就要倒閉。無知無畏的高云峰這才發現,當時市場容量很小,激光打標機全國一年才賣10臺,而且被國資壟斷,根本沒有大族的立足之地。據了解,1996年時,國內激光設備的市場容量估計只有300萬元,根本還談不上“產業”。
這時,高云峰想起一個在一汽做領導的同學。汽車行業應該是激光設備最大的市場,想到這里,高云峰馬上背起行囊,飛往東北。結果,很長時間沒見上面。“有天我發現,請他吃飯的人多得都要排隊。我明白了,這條路不通。我直接就走了,給這位同學留了信,說企業規模比較小,過幾年大了再說。”
重新審視自己,高云峰悟到了,作為一個初創的民營企業,“必須找民營企業,找和我們體量差不多的行業企業。”
他把視線投向了浙江溫州和福建石獅。過去,江浙一帶的紐扣廠賣紐扣是一斤一斤賣的,如果用激光打標機,在扣子上打上花紋和企業商標,就可以一只一只賣扣子,還能賣貴一些,很有想象空間。
抱著兩疊傳單,高云峰挨家挨戶地開始推銷他的產品。幾個月過去了,沒有任何反饋。就在公司準備關門的時候,一個電話改變了他的命運,一家紐扣廠的老板表示愿意出30萬買一臺。
而試用大族生產的紐扣激光機的紐扣廠商,很快就嘗到了甜頭。“他買回去,兩個月就賺了凈利35萬。后來他一個親戚也買了,然后親戚的鄰居也買了,再后來就賣脫銷了。“由此,高云峰順利打開了市場,在溫州兩年多時間售賣紐扣激光機,做了3億的銷售額。
02時代風口上的豪“賭”
有了穩定的盈利后,高云峰開始謀求公司的跨越式發展。此時,高云峰認識到,激光行業沒有技術門檻,必須靠資本推動快速圈地。
早期找不到投資方,高云峰通過黃頁寄信,寄了兩百多封出去,只等來了兩家回信。其中一家便是后來與大族激光的第一任大股東——深圳高新投。為了讓其投資,高云峰還讓出了控股,且無形資產不作價。此外,當時訂單有5000萬,凈利潤1000萬,也都不作價。就這樣,深圳高新投出438萬,占51%。
然而,高云峰并不覺得吃虧,投資進來后,1999年企業就翻了6倍,收入到幾億,企業規范了,上市之路暢通無阻。
2001年,高云峰與深圳高新投注派駐的管理方發生矛盾,為重新拿回控股權,高云峰不犧找高利貸,以30%利息借了880萬付了回購股份全款的一半,簽了回購協議。其間又涉及國有資產轉讓,需要公開招拍掛,而拍賣要另交500萬保證金,高云峰又向高利貸以30%利息借了500萬。最終以拍賣2460萬,買回了46%的股份。
隨著資本入場,豁得出去的“賭徒”特質開始在高云峰身上越發凸顯。伴隨著一次次資產抵押,高云峰的野心邊界也在一步步延伸。
2004年,大族激光成為首批登陸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之一,融資2.3億元。當天漲幅超過400%,讓高云峰都大感意外。此后十幾年間,雖然難免坎坷起伏,但大族激光也保持了銷售收入、凈利潤30%的復合增長率,市值從當初的10億元左右,一路壯大到如今的超500億。
估計也是見證了資本市場的魔力,讓高云峰學會依托上市平臺不斷尋求再融資再發展的套路。期間,在資本市場拿到錢的高云峰,開始深挖大族的“護城河”,一方面鞏固技術和市場優勢,另一方面,開始了大手筆的布局——并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高云峰的并購手法相當精彩。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很多企業岌岌可危,對高云峰卻是好機會。他一次次出手并購,在拯救處于危機漩渦中下游客戶的同時,也打造了一條貫穿上下游產業鏈的激光航母。包括在全球都有一定地位的東莞粵銘激光,終于在這個時間節點“嫁入”大族。
此后幾年,經濟持續遭遇危機,高云峰的并購步伐也越來越大。之前他曾經想并購一些國外企業,卻因為價碼太高而無法控股。到2012年,經濟危機終于為他創造了機會,連續收購了多家老牌外國公司,成為一個跨越國界的激光帝國。
這期間, 事業版圖的持續拓展也為高云峰帶來了無數高光時刻,“胡潤百富榜第252名”、“深圳30年30位杰出人物”和“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多重身份加持、曾幾何時風光無限。然而,敢豁出去的“賭徒”特質一次次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而他終究成于此,也因此“摔跟頭”。
事件的導火索源于2019年7月,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詢問“歐洲研發運營中心”一事,公司答復:公司自2012年8月開始籌備歐洲運營中心建設,2016年在建工程開始正式施工,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
而實際上上述“歐洲研發運營中心”項目是在2011年提出的,起初預算金額5000萬人民幣,期間多次增加預算并更改完工進度,建設8年時間預算狂增至10.5億。與此同時,大族激光此項超過凈資產10%的項目沒有按照要求完成信息披露,被質疑未履行應盡的信披責任。
隨后,有記者實地走訪后報道稱,大族激光利用在歐洲修建研發運營中心的幌子,打造豪華酒店,從最初的5000萬預算直接暴漲到10.5億元,每平米的建設成本高達3.6萬元。每平米高昂的建設成本被質疑怕是要建皇宮。
針對質疑反問,高云峰接到央視財經頻道《交易時間》記者電話采訪時,一番口無遮攔的回應,“你是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資格來質問我?這個是我們自己的資金,我當然有權利做任何經營決策,你管我那么多?“瞬間在網上掀起千層浪。
言論發酵幾個小時后,大族激光終于在深交所的聲明要求下發了致歉公告并表示,但市場似乎并不買賬。當日大族激光股價大幅低開于25.85元,幾乎跌停,隨后反彈乏力,最終收盤于26.08元,單日跌幅達8.81%。
03連環拆分上市引來高瓴、寧王入局
大概也是從這時起,這位在商場叱詫風云的人物漸漸開始隱居幕后,鮮少出現在媒體公眾場合。但在低調的作風下,高云峰在資本市場的操作仍然是“大刀闊斧“。
2019年12月,證監會出臺《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為A股分拆上市提供了政策支持后,分拆上市日漸風靡,就連跌宕近30年的本土巨無霸比亞迪也加入了分拆上市的大軍。
在資本市場的激流涌動下,2020年11月,大族激光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大族數控”)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的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擁有對大族數控的控股權。
大族數控最早成立于2002年,主營業務為印制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此次謀求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4200萬股,募集資金約17.07億元,用于PCB專用設備生產改擴建項目和PCB專用設備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0年,大族數控營業收入分別為17.23億元、13.23億元、22.1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3億元、2.28億元、3.04億元。公司客戶已覆蓋“2019年全球百強PCB企業榜單”中的89家及“中國綜合PCB百強排行榜”中的95家,其中包括臻鼎科技、欣興電子、東山精密(002384.SZ)、深南電路(002916.SZ)、建滔集團(0148.HK)、滬電股份(002463.SZ)等國內外行業知名PCB制造商。
而就在確定旗下PCB業務大族數控分拆上市后,大族激光隨即又籌劃旗下半導體封裝設備業務的上市計劃。
2月22日晚間,大族激光發布公告稱,大族激光員工持股平臺以及控股子公司大族光電員工持股平臺擬對大族光電進行增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41億元。同時,大族光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高瓴裕潤、高新投創業、高新投致遠、小禾創業、中證投資五方戰略投資者,投資總額不超過1.41億元。入股價格約為9.86元/股,增資總金額合計不超過2.82億元。按照增資協議,大族光電計劃在2026年12月31日前實現合格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資0.64億元、最終將持有大族光電5%股份的北京高瓴裕潤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寧德時代旗下的投資基金,寧德時代持有其21.3%的股份。
此前,大族激光和寧德時代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8月20日及8月27日,大族激光公告了中標寧德時代訂單的情況,中標金額累計5.46億元人民幣,中標項目主要包括激光模切設備、焊接設備、成形設備等,以上設備主要用于新能源電池的生產加工。
連環操作,不得不讓人佩服高云峰對于資本運作的嫻熟。然而,市場是否接著買賬,其實市場上也早有質疑的聲音出現。
以此次拆分上市的大族數控為例,首先是,營收波動劇烈,大客戶每年都在變。大族數控前五大客戶除了深南電路集團外,其余大客戶幾乎每年都在變化。對此公司解釋稱,因為客戶PCB生產線一旦建成,其設備再次更新換代需要較長的周期。這也意味著大族數控客戶結構缺乏穩定性,每年需要不斷拓展新客戶。
還有專業人士指出,大族數控存在多項經營風險,包括存貨余額較大、應收款高企、現金流緊張等。另外,2020年大族激光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5097萬元,經營性收入無法覆蓋經營性支出,說明公司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公司表示,如果不能及時回籠資金,或者不能及時獲取融資,可能導致業務運營資金不足,進而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在現金流緊張的同時,大族數控的負債猛增。2020年,大族數控負債合計達到11.63億元,較2019年的5.67億元直接翻倍。其中,流動負債達11.29億元,占總負債比例的97%。
由此可見,此番拆分上市,究竟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大熱對PCB需求量激增趨勢下, 分拆有利于大族繼續深耕激光設備領域,為大族數控更好發展,還是只為上市圈錢?還有待后續深度觀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若風,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