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同一個世界,不同大流行”:發展中國家為新冠疫情付出沉重的代價(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我們已經與新冠疫情共存近兩年時間。當發達國家在推進疫苗接種計劃并回歸辦公室時,欠發達國家卻在面對疫情導致的極具破壞性的一系列后果。這篇文章來自編譯,文中主要討論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場全球性公共醫療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產生的更為沉重的代價。這是文章的上篇,主要講述了發展中國家在疫情影響下的經濟重創,讓人深刻認識到“同一個世界,不同大流行”這一事實。

    圖片來源:Klawe Rzeczy

    同一個世界,不同大流行

    在過去近兩年的時間里,一場流行病使全球人類都深受其害,但這里的“其害”卻未必是一樣的。

    在發達國家,被稱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瞬間成為主要的致死因素,而擊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因素卻并不是這一病毒,而是其產生的二階效應: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國針對新冠病毒所采取的措施。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脆弱性”差別,在疫情下體現地淋漓盡致。

    每當我與在加納、尼日利亞和納米比亞的親朋好友聊天時,我都會感受到這一全球性事件對每個地方產生的深刻而不同的影響。在生活和生計方面,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所遭受的影響與在歐洲和美國生活的人們截然不同。在經濟和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在公共衛生方面更是如此。而在這些方面,最后主要的區別通常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前面提及的三個國家中,其人口年齡中位數都介于18歲至22歲之間,新冠病毒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危害程度不同。新冠病毒之所以會致命,是因為對如艾滋病、瘧疾和結核病等疾病的防治不到位。就非洲而言,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有近2600萬人,并且每年都有幾十萬人死于艾滋?。欢貏e容易導致嬰幼兒死亡的瘧疾,每年都會奪走近40萬條生命。

    這些數字都非常龐大,但實際上,這些數字已經相比之前減少了許多,主要也多虧了醫療保健工作對這方面做出的貢獻。但在疫情期間,人們也不再去診所問診,其中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們很難去診所,并且醫護人員也需要減少流動與接觸。

    據國際醫藥衛生援助機構全球基金(Global Fund)在非洲和亞洲展開的調查顯示,2020年4月至9月,產前護理門診問診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五歲以下兒童健康咨詢數量則下降了三分之一。

    公共衛生專家預測,新冠病毒大流行將間接導致瘧疾的死亡病例翻倍。未來幾年會有40萬人死于結核病,另外還會有50萬人死于艾滋病??傊澜绱蟛糠值貐^為應對新冠疫情采取的措施引起了“影子大流行(shadow pandemic)”。

    因此,在計算新冠病毒的實際死亡人數時,不僅要計算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病例人數,還應該計算其他本來可以防治的病因而導致的死亡,這些病因具體包括瘧疾、結核病、艾滋病,以及糖尿病等等。

    影子大流行不單單與疾病有關,它還與貧窮、饑餓、教育水平低下以及不充分的發展問題有關。這不由讓人聯想到氣候危機。在發達國家,一些人認為氣候崩潰(climate breakdown)是空調開了多久的問題,而在發展中國家,卻已經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洪災、旱災和饑荒問題。

    南北差距可能將是未來的一大主要危機?!巴粋€世界,不同大流行”的故事就是兩個國際秩序的故事。而疫情之后的挑戰,就是重視“國際社會”這一詞,并縮小南北差距,最終讓這個地球不再有“南北”之分。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Tucker Tangeman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因新冠疫情而遭到重創

    不可否認的是,發達國家的經濟也在疫情中遭到重創。但這些國家有能力使用大額資金緩解因疫情封鎖與社交距離規定引發的財政危機。低收入國家則沒有這種財力。對這些國家來說,借債的代價高昂,其正式經濟的計稅基礎也非常小。無論在國與國之間,還是村與村之間,這種打擊幾乎是不可以避免的。

    不久之前,一隊研究人員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九個發展中國家開展了家庭調查,研究其在疫情期間的生活水平。研究發現,對于人口平均年齡相對較低的國家而言,新冠病毒對其國民健康情況的直接影響,比對更富裕(歷史也相對更悠久)的國家小,但前者的經濟顯然更脆弱。

    報告還顯示,這些國家的家庭收入普遍都出現了下降,有的人失去了工作,有的人產品則賣不出去。在調查中,肯尼亞有一半的農村家庭都迫不得已而少吃飯,甚至不吃飯;在西非大西洋岸的國家塞拉利昂,近90%的農村家庭也這么做。

    當新冠疫情蔓延至印度的時候,當地突然宣布的封鎖政策導致1.4億民工滯留于原地,或者被遣送回鄉,這讓民工的家庭陷入了窘境。當時,印度著名經濟學家讓·德雷澤(Jean Drèze)評論道:“對于那些只能勉強糊口的民工來說,封鎖幾乎等同于判死刑?!?/p>

    自1997年以來,全球極端貧困人口也首次出現了增長。據分析人員預計,即便解除這一疫情危機過后,貧困人口也不會迅速減少。疫情暴發前,非洲有望在2020年實現3.2%的經濟增長預期;但現在其實際增長只有0.8%。

    與此同時,非洲人口增長率保持在約2.5%的水平,這就意味著,飯桌上的食物會減少,一些人會營養不良。在發達國家,新冠病毒對醫療的影響,導致了老年人的死亡。在發展中國家,新冠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則導致了窮人的死亡。

    32歲的塔萊尼·恩戈希(Taleni Ngoshi)生活在非洲西南部國家納米比亞,她是一名女企業家,她溫和地對我詳細說道:“我們當地的貧富差距相當大。中等富裕家庭和貧困家庭之間的差距也非常小?!?/p>

    恩戈希是奧萬博人(Ovambo),他們主要居住位于納米比亞北部。恩戈希出生于一個沒有電的小鎮,長大后在當地托兒所找了一份工作,并發現自己在園藝方面很有天賦。于是,她決定到首都溫得和克(Windhoek)闖一闖,并在那里做起了小生意,幫助人們種植花園。

    從恩戈希這樣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世界銀行(World Bank)十幾年前將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納米比亞重新歸類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2021年4月,在印度政府頒布封鎖禁令之后,位于德里(Delhi)的農民工都紛紛試圖返回自己的家鄉。圖片來源:Adnan Abidi

    然而,疫情讓生意陷入停滯:恩戈希的許多老客戶都取消了他們的合同,他們擔心外人的來訪而感染病毒。在恩戈希身邊,有許多人都失去了房子、汽車和工作。她丈夫微薄的公職薪資至少能讓自己吃上飯。所以,她擔心的主要是她的三個兼職員工,以及他們每個人家里的六七口人。

    這些故事因地而異,但也有相似之處。低收入國家莫桑比克被認為是最容易遭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非洲國家(2019年,極端天氣事件導致莫桑比克的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在疫情影響下,莫桑比克的經濟出現了收縮,商品市場和旅游市場也不景氣。

    2020年,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肯尼亞的GDP也出現了30年以來的首次萎縮,這讓勉強維持生計的數百萬家庭舉步維艱??夏醽唻D女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部分原因是大多數婦女都主要從事于零售業、酒店業和旅游業等行業的工作(全球旅游業損失或達8萬億美元。)

    不過,要了解疫情是如何席卷像肯尼亞這樣的國家,那你需要認識的是,肯尼亞是全球最大的鮮切花出口國之一,該國主要出口鮮切花有百合花、康乃馨、滿天星和玫瑰等。事實上,近年來,肯尼亞已經成為歐盟玫瑰的主要出口國,其市場份額約為40%。大約200萬肯尼亞人直接或間接從事于花卉產業。

    距肯尼亞首都內羅畢(Nairobi)西北一小時車程、海拔約為1800米的奈瓦沙湖(Naivasha),周邊建有幾十個大型的鮮花農場。那里陽光明媚,灌溉用水充足。盡管需要運輸,但與荷蘭溫室培育鮮花的碳足跡相比,肯尼亞每枝玫瑰的碳足跡只是九牛一毛。

    毫不意外的是,肯尼亞鮮切花的銷售量在過去近兩年的時間里出現了萎縮。保持社交距離,即意味著減少婚禮、葬禮以及各種慶祝活動的聚集,進而意味著對鮮花的需求也隨之減少。由于鮮花農場的大部分訂單取消,數以百萬計的玫瑰直接倒進了土坑。此外,鮮花工人也被迫下崗,或者工資出現削減。疫情席卷而來,首當其沖的就是鮮花的銷售量。

    延伸閱讀:

    “同一個世界,不同大流行”:發展中國家為新冠疫情付出沉重的代價(中)

    “同一個世界,不同大流行”:發展中國家為新冠疫情付出沉重的代價(下)

    譯者: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