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圣誕老人即將出發:Google和北美空防司令部聯手上演年度追蹤大戲

    【導讀】圣誕節快到了,圣誕老人也即將駕著馴鹿雪橇開始挨家挨戶送禮物了。為了讓小朋友們了解圣誕老人還有多久才能給自己送禮物,Google和北美空防司令部將于平安夜開始追蹤「快遞員」的實時位置。

    圣誕節快到了,小朋友們都在等著一個紅帽子、白胡子的老人在自己的襪子里塞禮物。

    每年圣誕節,「圣誕禮物快遞員」都會準時從芬蘭的冰天雪地里出發,坐在自己的雪橇里指揮馴鹿環繞世界,在每家每戶的煙囪里投放禮物。

    不過,等待圣誕禮物派送的過程十分煎熬,小朋友們經常會問「圣誕老人到哪啦」?

    所以Google就在圣誕老人的雪橇上安裝了一個GPS,小朋友們只需要訪問追蹤圣誕老人追蹤器(Google Santa Tracker)的網站或者app,就可以實時獲取快遞員的位置了。

    ????

    實際上自2004年起,Google都會在每年的平安夜開放網站,除了追蹤圣誕老人以外,網站上還有很多趣味性的小游戲,還可以學習圣誕的相關知識。

    圣誕老人從北極出發,一路南下到南極洲,接著他會依此穿過其余各個大洲,給每個地方的小朋友都送上一份禮物。

    此外,圣誕老人追蹤網頁上除了會顯示實時位置,還會顯示圣誕老人與小朋友的距離和抵達時間。

    初衷源于炫技?

    2004年,Google收購了一個地圖研發團隊,當時這個團隊的成員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怎么把圣誕老人的雪橇位置放到地圖上?

    實際上每個項目的完成都沒有最初看起來那么簡單。

    想要開發出一個好用的圣誕老人追蹤器需要對原始程序做出大量的修改,好處是整個研發團隊在研發過程中技術都能得到進步。

    據Google的一個老員工Dave說,他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構建、發布和提升圣誕老人追蹤器的訪問體驗,例如提升web界面的設計,或者開發一些優化工具。

    因為這個項目也是非常有意思,他們開發起來也是非常有干勁,一直在精益求精,讓小朋友們過上一個更快樂的圣誕節。

    在開發過程中,他們還在Google內部的課程學習新技術,給圣誕老人追蹤器開發一個app。

    圣誕老人追蹤器項目也是不斷壯大,歷經17年的發展,從最開始的內部核心團隊負責開發,到現在有差不多20人和一些志愿者共同開發,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很大的項目了。

    疫情席卷全球的兩年,圣誕老人的出行也開始帶著口罩了。

    游戲地址:https://santatracker.google.com

    圣誕老人也賴床

    由于還沒有到平安夜,所以Google安裝的GPS也是還沒生效,不過從網站上提供的小動畫,可以看到圣誕老人正在進行準備工作。

    馴鹿和小企鵝把圣誕老人從溫暖的被窩里拉出來(一年就上一次班還賴床)。

    洗個澡、吃個早飯,然后……再把衣服扣子崩開?

    當然了,小游戲還有很多。

    比如用鼠標控制小人跑來跑去收集禮物、打雪仗,然后一波操作被帶走。

    也有沙盒小游戲,還是加了物理引擎的那種!簡稱「搭建模擬器」?

    這一玩起來感覺一天就過去了。

    ?

    ?

    此外,也有一些有趣的視頻。

    比如提醒你要把密碼設置得更復雜才安全哦。

    作為程序員大廠,網站提供的小游戲當然少不了「編程」了(圣誕節還讓小朋友寫代碼,太狠了)。

    小編一眼就看到了這個「編碼熱舞」,一看就很刺激,準備嘗試(學習)一番。

    這....確實有No Code那味了。

    好吧,看來Google并不是一個狠心的公司,小朋友們圣誕節還是放心玩耍吧!

    為圣誕老人保駕護航

    除了Google外,北美空防司令部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每年也會開放一個網站NORAD Tracks Santa用來追蹤圣誕老人的位置。

    NORAD追蹤圣誕老人的時間比Google更長,六十多年來北美空防司令部一直在宣傳他們如何使用強大的軍事追蹤系統來追蹤圣誕老人。

    至于為什么要對圣誕老人進行「空中管制」,還要從一個誤會說起。

    1955年的時候,一家位于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Sears Roebuck & Co.公司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鼓勵孩子們通過一個特別的電話號碼給圣誕老人打電話。

    但是廣告上給出的熱線電話號碼出現了印刷錯誤,原本應該打給「圣誕老人」的電話全部轉接到北美大陸防空司令部(北美空防司令部的前身)的指揮中心熱線上。

    當時Harry Shoup上校在圣誕前夜接到了第一通電話,一個6歲的男孩在電話中講出他的圣誕愿望。

    小朋友:你是圣誕老人的幫手嗎?

    Shoup上校(停頓):我不是幫手,我是圣誕老人。

    后來Shoup上校又接到了第二通電話,在向孩子的母親詢問情況后終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于是他下令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給打進電話的孩子們提供圣誕老人當前的位置。

    從此北美大陸防空司令部又接了一項新業務,追蹤圣誕老人!

    當然現實可能并沒有故事中描繪的那么美好。

    《大西洋月刊》援引Gizmodo挖出來的一份目前為止關于該歷史的最早報道:1955 年 11 月 30 日,一位小朋友因為不小心將電話號碼中的兩個數字顛倒了,于是將電話打到了 CONAD 去了。

    當小朋友問Shoup上校北極是否有圣誕老人時,Shoup上校回答道:在北極也許有個叫圣誕老人的人,但我們并不關注來自北極的人。

    當時,美國和蘇聯正處于冷戰,CONAD負責對蘇聯的嚴密監控,氣氛非常緊張,所以Shoup上校也是處于時刻緊繃的狀態,對于小朋友的幻想并沒有給予一個足夠完美的回答。

    在故事發生的后幾年,版本不斷修正,直到把這件事變成了一個童話故事。

    Shoup上校發布了一則公告表示:CONAD、陸軍、海軍和海軍航空兵將繼續追蹤圣誕老人,并為他的美國之旅保駕護航,以免受到那些不相信圣誕節的人的攻擊。

    1958年,美國和加拿大將兩國的防空軍事機構合并成北美防空司令部,但這一傳統仍保留了下來。

    司令部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向平安夜打入電話的孩子們和主流媒體報告圣誕老人的最新位置。

    很多駐扎在科羅拉多州夏延山和彼得森空軍基地的軍人和家人朋友大部分都是志愿者,他們會在司令部的圣誕老人追蹤中心一起度過平安夜,每年都會為上千個打入電話的小朋友維護一個童話世界。

    1997年,加拿大軍方Jamie Robertson少校在設立了「NORAD 跟蹤圣誕老人」網站,全世界的小朋友從此都可以在平安夜實時獲取圣誕老人的「最新位置」。

    2004年,北美空防司令部收到了35,000封電子郵件、55,000通電話和來自181個國家的9.12億次網站訪問量。

    2006年,司令部更是收到了來自210個地區的50萬個電話。

    為了保護圣誕老人在美國領土的安全,NORAD使用軍用衛星和雷達系統對圣誕老人的行蹤進行追蹤,使用噴氣式戰斗機為圣誕老人保駕護航,如果圣誕老人出現意外,幾分鐘內戰斗機就可以升到空中。

    并且NORAD還有一種特殊的圣誕老人攝像頭,安置在全球各地的著名地標時刻觀察圣誕老人的動向。

    當然這些軍事設備對于中國的小伙伴來說可能就是另一種畫風了。

    參考資料:

    https://blog.google/inside-google/googlers/googlers-santa-tracker-team/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0144056518700983911

    https://www.ifanr.com/1142475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338328

    游戲地址:

    https://santatracker.google.com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編輯:LRS 好困,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