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熱心腸行為?蘋果&quot;偷偷&quot;給應用買廣告

    9月份,美國法官剛剛宣判蘋果勝訴Epic,但要求蘋果允許APP開發商引導APP買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付費。但是僅僅過去兩個月,蘋果又被控訴了。

    據Forbes報道,蘋果公司近日被指控為了增加應用商店的傭金收入,秘密地為第三方應用軟件購買廣告。據悉受影響企業包括Tinder、Plenty of Fish和 Bumble等約會應用程序,以及媒體巨頭HBO、教育和學習出版商 Masterclass和語言學習服務Babbel等。

    蘋果此舉長達5年之久

    對于以上指控,蘋果公司回應稱,他們確實購買了這些第三方應用的廣告,不過表示這種做法是行業慣例。同時蘋果還表示,他們為第三方應用軟件購買廣告位確實有5年的歷史,這些廣告也是為了增加相關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的下載量。

    令人意外的是,蘋果反駁了“秘密地”進行這些第三方應用廣告宣傳這一說法。該公司表示,對于廣告投放業務,第三方應用開發商交流全都知曉,許多開發人員對這種支持表示感謝。

    “感謝說法”來源于蘋果公司認為,他們始終致力于為開發人員提供“App Store”開發所需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編譯器、測試和調試工具、技術支持、SDK、庫、API 等,以及“App Store”投放的廣告。

    蘋果公司還堅稱:這與零售商為其銷售的產品投放廣告沒有什么不同,這是一種非常標準的商業模式,另外這種做法也被“蘋果開發者計劃”的條款所允許。

    此外,除了蘋果反駁以上控告,谷歌也在幫蘋果打游擊。盡管此前有跡象表明,蘋果公司正在聘請一家機構來投放廣告,因為它們每個都有“具有幾乎相同參數的類似跟蹤鏈接”,谷歌卻聲稱不對在其平臺上購買廣告的用戶負責。

    不利于第三方應用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蘋果通過電子郵件、在線廣告和社交媒體等方式為開發者應用程序投放的廣告獲得了超過700億次展示。該公司還在“App Store”和各種蘋果渠道上展示了超過130,000個應用程序,目前正為應用商店里100多個軟件在多個平臺上宣傳推廣,這些平臺包括Google、YouTube、Snapchat、Twitter和TikTok。

    據悉蘋果這樣做的目的增加其官方應用商店的訪問量,而不是把網民轉引到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官方網站。這樣,如果用戶購買應用的會員或者進行應用內消費,蘋果將獲得15%或30%比例的傭金。如果用戶在HBO等企業官網上購買類似服務,第三方應用就可以繞過Apple平臺并獲得所有收益。

    業內人士也表示,Apple的主動投放廣告可能會讓一些第三方應用程序損失數百萬美元的收入,并導致第三方應用程序增加廣告支出。因為當多方競標相同的廣告位時價格會上漲,這種做法相當于“一種廣告套利”。如果一旦第三方應用程序利潤低于30%,那么第三方應用商將無利可圖。而且Apple投放廣告的成本可能僅為5-10美元,收入卻容易達到50美元或更多。

    更致命的是,蘋果此舉有損用戶體驗。

    當用戶通過iOS應用程序中的訂閱購買服務訪問權限時,他們本質上是Apple 的客戶。出于隱私安全考慮,Apple通常不會向第三方應用提供相關用戶的太多信息。這意味著第三方應用官方沒辦法和自己用戶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進而不利于解決用戶需求問題。

    總而言之盡管蘋果花錢幫助第三方應用推廣,看似雙贏局面實為利益驅動。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評論。

    參考鏈接

    https://www.forbes.com/sites/johnkoetsier/2021/11/12/apple-quietly-buying-ads-via-google-for-high-value-subscription-apps-to-capture-app-publisher-revenue/?sh=565fda81b52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SDN”(ID:CSDNnews),作者:孫勝,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