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虛擬Q版黃仁勛現身英偉達開發者大會:我們有能力創造新的3D世界

    圖片來源:英偉達

    11月10日,在人工智能(AI)計算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英偉達在其開發者大會上發布多款軟硬件新品,主要用于數據中心、量子計算、虛擬世界構建用途。其中,英偉達虛擬世界構建平臺Omniverse得到重點展示。

    Omniverse于去年12月推出測試版,被英偉達定義為一個模擬和協作平臺,基于美國動畫制作公司皮克斯的通用場景描述(USD)打造,支持多人協同和工作,可連接多個3D軟件平臺并調用,最終由GPU提供實時渲染,可用于設計工廠、訓練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Omniverse目前為公開測試階段,擁有超過7萬個用戶。

    基于Omniverse,英偉達將虛擬世界應用拓展至更細分領域,如Omniverse Replicator,該工具是針對虛擬環境訓練的合成數據生成引擎。由于建設Omniverse虛擬環境需耗費巨額成本與大量數據,Omniverse Replicator可幫助開發者生成訓練構成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經網絡所需的大量數據。

    Omniverse Avatar則使用AI、圖形技術在虛擬世界中構建人類虛擬形象,迎合時下流行的數字人熱潮。黃仁勛介紹,虛擬形象,能夠模仿真人語調和發音,可以看到、說話、談論各種主題,以及合理理解提問者原意并表達意圖。按照黃仁勛的設想,基于Omniverse Avatar,AI助理可針對不同行業提供更定制化的互動服務,如餐廳點餐、銀行交易等。發布會上,黃仁勛展示以自身為原型的客服場景,創造的虛擬“Q版黃仁勛”可流暢、準確回答提問者問題。

    此前英偉達就因“數字替身”火熱出圈。在今年4月的一個演講視頻中,有約15秒使用了Omniverse打造的虛擬黃仁勛及其廚房中超過6000件物品,其他均為真人出鏡。為實現這15秒,英偉達對黃仁勛進行了全身圖像掃描,塑造出3D模型,再由真人模仿黃仁勛演講時的手勢和臉部表情,實現動作捕捉,并用收集的數據訓練AI模型,最后將兩者合二為一。

    對于“數字孿生”技術在虛擬工業領域中的應用,英偉達取得了多項進展,如寶馬借助Omniverse在虛擬環境當中規劃未來工廠設計,包括空間配置、生產流水線、人機協作的規劃等等,利用物理模擬并結合AR等技術,能使人類置身在虛擬工廠空間進行感受并找出問題,使工廠規劃更為完善; 愛立信則在Omniverse構建一座城市作為5G技術的實驗場,借助物理模擬技術檢測5G信號在虛擬環境中的傳輸情況,作為改善通信基站配置、優化天線設計的參考。

    英偉達認為,Omniverse可以用于對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等人工智能技術的訓練。例如,要適應如今顧客的定制化需求而打造柔性工廠流水線,可以先通過數字版本進行流水線、工人以及機器人的模擬,尋找最優調整或配置方案;在自動駕駛汽車真實路測之前,先在數字道路中進行足夠的模擬測試。

    “你會看到一個不變的主題——Omniverse如何被用來模擬倉庫、工廠、物理和生物系統、5G邊緣、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甚至是虛擬形象。”黃仁勛說,他強調,Omniverse與游戲引擎不同,是以數據中心的規模設計,且希望未來能達到行星規模。

    可以說,Omniverse是英偉達在圖形學、AI領域長期投入的最終成果。Omniverse構建需要消耗大量算力、以在虛擬世界中還原物理世界,這都需要英偉達的GPU、網絡技術、AI算法等。

    “我們現在有了創造新的3D世界或模擬我們的物理世界的技術。”黃仁勛稱,他希望Omniverse有朝一日達到全球數據規模,將人和計算機連接到Omniverse。他還稱Omniverse本質上是一個“數字蟲洞”,能將單一Omniverse世界連接到另一個世界。

    如火如荼的元宇宙潮流,也進一步加大了英偉達構建虛擬世界的吸引力。發布會結束后,英偉達股價在周二美股盤前大漲5%。

    本文來自界面新聞,記者:彭新,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