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了抖音、快手、淘寶、拼多多等19個APP的數據后,我們發現了這些....
日活/月活是每個產品經理和互聯網創業者都熟悉的用戶粘性指標,也是是衡量 PMF (Product Market Fit,產品 - 市場匹配) 的一個重要參數。
運營社從長視頻、短視頻、社交、電商和搜索五個賽道,選擇了近 20 個 App ,并抓取了它們在 2019 年到 2021 年三年間的日活和月活變化情況,以期幫助大家更好地洞察這些熱門互聯網產品。
本文數據來源 QuestMobile ,部分數據可能有小幅度誤差,但對整體趨勢仍有參考價值。
01短視頻
在短視頻賽道,運營社抓取了 5 個短視頻 App 近 3 年的日活和月活數據,分別是抖音、快手、B站、火山和西瓜視頻 5 個短視頻 App 。分析過后,運營社發現,無論是日活增速還是總量,抖音都是毫無爭議的 Top 1。
截止到 9 月 30 日,抖音的月活達到 6.7 億,日活達到 4 億,其日活超過第二名快手近一倍 (快手月活 4.1 億,日活 2.1 億) 。
除了數據上有較大差距,短視頻 App 的發展趨勢也呈現不同的特點。
一類是日活、月活增幅較大、總體成上升態勢的 App 。
比如抖音,從 2019 年 1 月到 2021 年 9 月的數據上看,抖音幾乎一直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月活從 4.3 億 增長到 6.7 億,同比增長 53.4 %;
2020 年春節期間,字節跳動買下《囧媽》播放版權,邀請全國人民在大年初一免費觀看《囧媽》,再加上疫情催化和抖音的一系列 CNY (ChineseNew Years) 運營動作,最后的效果相當可觀:
抖音 2020 年 1 月的月活從 4.9 億直接上升到 5.5 億,單月漲幅高達 12.2%。
再比如 B站,雖然有起有落,但整體是呈現攀升態勢的:月活數據從 2019 年末的 9000 萬,漲到了 1.6億,增幅達到 77%;日活從 2200 萬漲到 4700 萬,增幅達到 113%。
除了疫情期間用戶粘性增強,數據上升以外,2020 年 7-8 月,B站出品首檔說唱音樂類節目《說唱新世代》,獲得 4.1 億播放量,月活出現新峰值。這檔節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B站“內容推動增長”戰略的表現。
另一類 App 雖然總量沒有太大的波動,但出現了日活、月活增幅不明顯,甚至下降的情況,比如快手、西瓜視頻和火山小視頻這三個 App。
雖然快手目前的體量仍然很大,月活數據也曾經在 2020 年 1 月和 2021 年2 月分別出現過兩個峰值—— 4.9 億和 5.2 億,但在次月又迅速回落,總體增幅有限。
快手在 2019 年 1 月月活達到 3 億,在 2021 年 9 月達到 4.1 億,同比增幅為 36 %。
從數據上看,西瓜視頻 2019 年 1 月的月活數據是 1.25 億,2021 年 9 月的月活數據是 1.24 億,幾乎沒有變化;相比之下,火山視頻的數據就有些慘淡了,火山視頻 2019 年 1 月的數據是 1 億左右,但是到了 2021 年 9 月,就只有 6800 萬了。
值得注意的是,旗下的西瓜和火山視頻的月活都在 2020 年 1 月出現過一個超高峰值,分別為 2.7 億和 1.7 億,當時的 B站月活數據僅為 1.25 億。運營社猜測,這可能和字節跳動買下《囧媽》版權并免費播放有關。
02社交平臺
在社交賽道,運營社分析了微信、QQ、微博、釘釘、小紅書、知乎,一共 6 個 App 的日活和月活數據。
目前,微信憑借 10 億月活,8 億日活,成為社交賽道第一名,其次是 QQ (月活 6.5 億,日活 2.8 億) 和微博 (月活 4.8 億,日活 1.9 億) ,這三個 App 在用戶活躍度上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1)微信
從近三年發展趨勢上看,微信增幅不大,ta 的月活用戶從 2019 年 1 月的 9.3 億,增長到 10 億。當然,這是因為微信早渡過「增長期」,成為了“基礎設施”一樣的存在。
2)QQ
和微信相比,QQ 近三年的日活和月活均有小幅下降:月活從 2019 年的 6.6 億,降到 6.5 億;日活從 2019 年的 3.6 億,降到 2.8 億,降幅超過 22%。
QQ 的日活降幅遠超月活,也從側面反映了近年來這款經典產品的困局 —— 曾經忠誠的老用戶們雖然并未注銷賬號,但使用頻率正在快速降低。
通過微信和 QQ 的數據對比,不難發現,這兩個 App 已很難再相提并論:
10 多年來,QQ 的主要消費人群為大學生和中學生,以及城市低領用戶,QQ 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網絡游戲;
而微信的用戶為社會主流用戶,包括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無論是農民、工人,還是高級白領、企業家,日常交流都離不開這款產品;微信讓騰訊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工器型”超級企業。
3)微博
目前,微博月活 4.8 億,日活 1.9 億,和 2019 年相比呈緩慢上升趨勢,月活漲幅 20%,日活增長約 25%。
通過數據觀察,運營社發現,微博月活在今年 1 月和 7 月出現了兩個小高峰:
1 月“鄭某代孕”事件引發多方關注,微博討論度破 10 億,微博當月月活從 4.4 億上升到 4.7 億;7 月“吳某入獄”,微博月活由 4.8 億上升到 5.2 億。
4)釘釘
疫情期間,在官方“停課不停學”的指導下,釘釘免費為學校開通了各種功能,比如視頻上課、在線點名以及線上檢查作業。
基于大量用戶線上辦公、上課的需求,釘釘的月活和日活創下歷史最高:
月活一度接近 3 億,和 2019 年相比,增幅達到 625 %;日活達到 1.6 億,增幅達到 725 %。
目前,釘釘的月活回落到 2 億左右,日活回落到 9000 萬左右。
5)小紅書
目前,小紅書月活約 1.3 億,和 2019 年的 5800 萬相比,增幅約為 124%;日活約 4500 萬,和 2019 年的 1500 萬相比,增幅約為 200%。
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營社統計的近 20 個 App 中,小紅書的用戶活躍度增長幅度是top 1 。
到目前為止,小紅書最大增幅月活出現在 2019 年 6 月到 7 月。恰好當年 6 月小紅書同時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的青睞,完成 D 輪超過 3 億美元融資,估值從 10 億美元上升到 30 億美元,不知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
6)知乎
從 2019 年到 2021 年,知乎整體呈現增長態勢,月活從 3900 萬,增長到 7100 萬,增幅約為 82%;日活從 1000 萬,增長到 1600 萬,增幅約為 60 %。
與不斷走高的用戶數據相對的是,知乎的口碑似乎一直在下降:不少用戶反饋,知乎現在“三步一廣告,五步一個新編的故事”,經常被嘲諷「知乎吃棗藥丸」 (知乎遲早要完) 。
03電商平臺
在電商賽道,運營社分析了淘寶、拼多多和京東的日活和月活數據。
其中,淘寶憑借 8.4 億月活和 3.4 億日活處于優勢地位,拼多多和京東緊隨其后。
從圖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月活方面,近年來競爭的很激烈的淘寶和拼多多還是有不小差距:淘寶8.4 億,拼多多 5.1 億。
但是,在日活方面,拼多多已經無限接近淘寶了,目前二者只差兩千萬左右。
1)淘寶
從日/月活上看,淘寶App 仍然處于上升狀態:
月活從 2019 年的 5.7 億,增長到 8.4 億,增幅約為 47%;日活從 2019 年的 2.2 億,漲到 3.4 億,增幅約為 54%。
畢竟,作為國內最早的電商老大,淘寶的體量和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和競爭對手拼多多相比,日活數據就相對沒那么好看了,日活躍用戶增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用戶粘性進一步下降。
對于這種情況,淘寶App 將“內容”作為自己下一階段的主要發力目標,并在產品上做出了不少調整:
比如將原本的買家秀社區升級為內容平臺「逛逛」, 放在在淘寶菜單欄底部的第二順位,還推出了多重政策,激勵優質內容創作,試圖延長用戶停留時間,增強用戶粘性。
2)拼多多
拼多多的月活從 2019 年的 2.6 億,上升到 5.1 億,增幅接近 100%;日活從 2019 年的 1 億,上升到 3.2 億,增幅超過 200 %。
對比淘寶數據,運營社發現無論是日活還是月活,拼多多的增幅都遠超淘寶。
為了換取用戶信任,提升用戶“在拼多多買品牌”的認知,2019 年 6 月,拼多多上線了“百億補貼”,通過官方補貼保證正品、降低價格,這一活動也對拼多多的日活和月活助力良多:
截止到下半年雙十一時,拼多多的月活由 3.4 億上升到 4.3 億,直接新增 1 億月活。
3)京東
京東的月活從 2019 年的 2.2 億,增長到 3.9 億,增長幅度達到 77%;日活從 2019 年的 4500 萬,增長到 9000 多萬,增長幅度接近 100%。
但是在體量上,京東和拼多多、淘寶仍有差距。
04搜索
僅數據上看,百度 App 的月活數據還是比較能打,可以和“流量王者”抖音不相上下:
事實上,目前在搜索這個賽道,百度的對手早已經不是搜索引擎們—— 360、搜狗等 ——而是抖音搜索、快手搜索、微信搜一搜等強勁對手。
微信公開課曾披露,「微信搜一搜」月活用戶已達到 5 億;2021 年2 月 17 日,字節跳動官方宣布,抖音視頻搜索月活用戶已超 5.5 億;
2021 年 4 月 22 日,在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快手搜索負責人表示,快手搜索的月活躍用戶已超 2.5 億,單日視頻搜索量也達到 2.5 億次,整體上相比去年翻了一番。
甚至連支付寶也要來搜索賽道上“插一腳”。 2020 年 5 月 20 日,在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支付寶官方曾透露一組數據,可見其搜索實力也不可小覷:
喜茶入駐支付寶小程序后,2 個月內月活用戶增長 15 倍,其中 50% 流量來自支付寶搜索,成交額增長了 50 倍。
05長視頻
從 2019 年到 2021 年 9 月末的數據上看,在長視頻領域,愛奇藝暫時處于優勢地位。
目前,愛奇藝月活超過 5 億,日活超過 9300 萬。
相比之下,雖然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數據上差別不大——月活 4.5 億,日活 9100 萬,但是騰訊視頻在總體發展呈下降趨勢。
2021 年的優酷,雖然日活和月活有所回升,但是受長視頻總體頹靡的影響,仍然和其他兩家有著很大的差距。
愛優騰的用戶們普遍對平臺粘性不高,誰播自己追的劇,就移步誰家,所以其日活和月活非常依賴“好劇”,有爆款劇在播,日活月活就高。
因此,在暑期檔、寒假檔等好劇集中播出的時間段,長視頻平臺們的日活和月活都會同比升高。
比如,2019 年夏天憑借《陳情令》的熱播,騰訊視頻的月活從 5.4 億上升到 5.7 億,增了 3000 萬。
06結語
當然,雖然日活和月活數據很重要,但并非衡量一款 App 好不好的唯一標準。產品受眾、增長空間、發展背景和業務方向也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希望這些數據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互聯網 App,但是切勿唯數據論喔。
*本文數據來源:QuestMobil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于麗言,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