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研究生的“鋪蓋卷”也開始內卷了?

    導語

    近期,2022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已經結束,根據往年數據并結合擴招大趨勢預測,今年不出意外又會是個考研大年,報考人數很可能會再創新高甚至有望突破 400 萬大關。然而,考研環境“大繁榮”的背后卻是越來越多研一新生無床可住的“小窘迫”,近幾年這種情況更是愈演愈烈,滿足住宿要求的碩士學生范圍逐漸收窄,申請住宿的條件也愈發苛刻。住宿問題儼然成為當下各個高校(尤其宿舍資源緊缺且報考熱點院校)必須要正視的,也是眾多考研學子報考時所必須審視和思考的。

    01

    碩士擴招背景下

    鋪蓋到底有多“卷”

    其實,關于高校不向碩士研究生提供住宿的事情并非個例,甚至這些年已經成為業內常態見怪不怪了。特別是在院校擴招以及研究生報考人數增加的背景下,宿舍數量供不應求已成既定事實。因此,許多院校基本采取以不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提供住宿的方式,來緩解宿舍資源緊缺的問題。但隨著擴招力度進一步加大,考研報名人數水漲船高,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愈發疲軟,床位面臨新一輪的挑戰。

    受籌建資金、日常管理等條件制約,一些高校迫不得已將目光瞄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領域,學生的“鋪蓋”也被迫卷上了新高度。北京大學從 2020 級便開始實行住宿申請制,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全日制專碩)是學校不安排住宿的幾種情況之一;北京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生招生簡章明確,全日制 125100 工商管理碩士以及錄取專業為定向就業(除去少數民族骨干、強軍計劃的)的考生學校不提供住宿;北京師范大學宣布,培養地點在北京的專業學位碩士生及定向就業的北京地區碩士研究生不解決住宿。

    北京地區之外,其他省市高校同樣如此。南京大學明確不安排 2022 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南京各校區內住宿,學生原則上需自行安排住宿,學校給予適當的交通補貼;廈門大學全日制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碩士研究生除外)學校不予安排住宿。

    此外,位于上海的復旦大學,早在 2019 級開始便不安排除“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計劃”、面向西藏地區“公共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研究生支教團”、“人才工程預備隊(一期)”等類別外的專業學位碩士生在校內住宿。

    通過梳理各個高校發布的“2022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同時結合往年招生簡章已公布的信息來看,不再給全日制專碩安排住宿已成部分高校解決宿舍床位緊缺問題的新解。據不完全統計,知名大學中至少上述的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學校已明確不為全日制專碩(或部分專碩)提供宿舍,其他一些學校也有不為全日制專業碩士提供住宿的相關規定。

    整體看,符合住宿要求的碩士學生范圍正在逐漸收窄,涉及不提供住宿的院校專業在日益增多。如果說此前全日制研究生在住宿環節尚可高枕無憂,那么現在則不得不重視這一問題,尤其對于報考全日制專碩的考生而言,學校和專業能否提供住宿,很有可能成為影響其報考關鍵因素之一。

    02

    宿舍之于研究生

    到底是不是剛需

    那么,學校的一張床、一間屋對碩士研究生而言意味著什么,到底是不是剛需的存在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首先,對于非全日制學生而言,學校能否提供住宿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這類學生是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因此,其已經具備一定的社會經濟能力,對住校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即使在外租房也能比較好的承擔相應成本。

    而對于全日制學生而言,學校能否提供宿舍或是相關住房補貼就顯得格外關鍵。一方面,這類學生大多是剛剛畢業的本科應屆生,社會經驗比較欠缺,經濟能力也比較薄弱,基本需要依靠家庭的幫助,沒有宿舍意味著要增加一筆額外的租房開支。另一方面,許多有升學意愿的本科生更傾向于選擇教育資源更豐富、就業前景更廣闊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或南京、廈門、杭州、武漢等這類的新一線城市,但這些城市的租房價格水平也很高,可謂是寸土寸金。

    根據 58 同城、安居客發布的《2020 年中國住房租賃市場總結報告》顯示,2020 年全國重點 19 城的平均租金在 41.2 元/㎡月。從租金水平上看,新一線城市中,杭州、武漢的平均租金價格在 50 元/㎡月以上,同比之前還有所上漲。南京平均租金在 42.6 元/㎡月,其他城市的租金價格多在 20-40 元/㎡月之間。此外,對于“北上廣深”的中心城區來說,只看租房均價并不足以反映真實租金水平,像北京師范大學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區、復旦大學所在的上海市楊浦區,租金均價已經破百。

    相比之下,學校“白菜價”般的住宿費就劃算多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住宿費基本在 800~1600 元/學年區間浮動。粗略估算,在校一年的住宿費與校外租房一個月的費用相當,甚至比一些一線城市的月租金還低,這還尚未將基本生活開銷以及往返學校通勤等成本計算在內。

    高額的房租成本,加之本就薄弱的經濟基礎,考生成功上岸卻因住宿望而卻步也不足為奇。去年,中國醫科大學的一位全日制研究生就因為住宿問題在網絡平臺上公開向遼寧省省長求助。該學生表示,中國醫科大學對其專業的研究生僅提供一年住宿,后兩年住宿需個人解決。但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費 1.2 萬元,由于自身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承擔這筆支出,有可能放棄入學機會。

    可見,學校的一張床、一間屋對碩士研究生尤其是全日制學生還是很重要的,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學生及其家庭的后顧之憂。

    03

    當前態勢下

    能否迎來“空床期”

    就目前態勢來看,受專碩擴招影響,高校宿舍資源緊缺情況恐怕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很難迅速找到立竿見影的辦法。

    為了應對現在社會發展需要,國家下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提到,要大力發展專碩教育,目標到 2025 年,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 2/3 左右,專碩將成為碩士層次研究生教育的主流。以去年為例,教育部明確 2020 年計劃擴招 18.9 萬名碩士研究生,其中專碩就是重要擴招對象。

    政策持續推動下,我國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顯著增長。據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 81.1 萬人,其中專碩招生規模達 47.4 萬人,占比為 58.5%,2019 年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生 147.4 萬人,占比為 60.4%。

    如此大的擴招力度,自然會吸引更多學生報考。2020 年我國研究生整體報考人數比 2019 年增加了 51 萬人,增幅將近 18%;2021 年報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共有約 377 萬人報名參加,其中,報考專碩的學生規模占比明顯上升,一些高校的專碩報考比例已接近 70%。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接連出臺,專碩越來越受到考生和社會認可,報考人數預計只增不減。

    因此,在專碩擴招成為大勢所趨的當下,學校床位達到供需平衡尚且困難,更不要奢望所謂的“空床期”了。一些學校(尤其一線城市重點院校)不提供專碩宿舍也實屬無奈之舉,沒有辦法的辦法。南京大學教授汪霞認為,當前許多高校之間硬件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并不均衡,為了擴招高質高效,宿舍條件、實驗室數量、圖書館容量等問題需要提前關注,做到“有備而招”。

    事實上針對研究生住宿難問題,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及各個高校也在積極尋找有效的治理措施。前文提到的南京大學通過給予一定的住房補貼來緩解研究生住房壓力,另外許多大學正在規劃籌建新校區,力求吞吐更多學生進一步緩解宿舍資源緊缺矛盾。但由于補貼力度、建設周期等原因,這些措施效果尚不明顯。

    結語

    總的來看,目前大多數院校還是能夠滿足研究生的住宿需求的,出現宿舍不足的情況多數是一線大城市的熱點院校,這些城市由于土地價格昂貴、施工成本高等因素,學校宿舍缺口短時間無法彌補,僧多粥少的情況較為普遍。考研學子在報考目標院校時,不僅需要查看復試分數線、錄取比等關鍵信息,也要認真查看報考院校最新招生簡章關于住宿方面的具體安排,根據自身需要綜合考量選擇適合的院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王瑋,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