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網盤限速直指百度,這會是一門無解的生意嗎?
只要不充值會員,網盤速度就極慢——這樣的網盤下載限速現象,終將迎來整治。
據《南方Plus》等多家媒體報道,日前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向免費用戶提供的傳輸最低速率應確保“滿足基本的下載需求”,還明確上述改造需在12月底前完成。
不少網友對此發表意見稱,這簡直是在“直接點百度網盤的名”。
個人云儲存其實是個薄利的市場?
說起云業務,大致可以按照市場分成個人級云業務和企業級云業務,我們今天討論的網盤目前來說仍以個人用戶為主,但企業網盤市場也已經出現。比如百度就提供了百度網盤和百度網盤(企業版)兩款產品,前者定價298元/年,后者3899元/年起。
在百度財報中,網盤業務難覓蹤影,不像企業級的AI云計算業務不僅“擁有姓名”,還是百度近年來業績增長的亮點。
盡管財報中沒有明確的業績體量指引,但是一些市場報告顯示出,網盤業務其實是盈利艱難的一門生意。
艾瑞網文章顯示,5G時代來臨,信息傳輸量將會指數級增長,這必將推高云存儲的成本,本來就盈利難的網盤將面臨新的挑戰。
成本和運維費用高昂,是擋在網盤公司盈利面前最大的攔路虎。從硬件投入、寬帶資源到后期維護,每一個環節都是焚鈔爐。自媒體“回形針”曾經估算,百度陽泉數據中心每年的運營成本高達26億元。
高投入下,多年以來市場也沒有成功培育出消費者的付費習慣。吳曉波頻道2016年發布的相關文章顯示,360云盤內部人士透露付費用戶率還0.1%,后來該業務全面轉向企業級服務,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門生意在現階段市場情況下入不敷出。
上述文章還提及,云盤內容的審核成本將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提高,可謂一項沒有邊際的成本。
據《廣州日報》報道,雷軍曾經在金山云的上市發布會上表示,個人網盤領域百度、騰訊等巨頭開啟“燒錢”補貼大戰,金山“實在跟不起”。
從2016年到2021年,五年時間過去了,用戶為網盤付費的習慣是否養成?作為使用者,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答案。
百度網盤“大哥難當”
曾經網盤也是百家爭雄的一片戰場,360、115、UC、新浪、迅雷,甚至華為、騰訊等巨頭都曾經入場,但它們后續或是關停業務、或是并未大肆擴張。百度網盤是為數不多、甚至僅此一個堅持下來的。
BT財經查閱公開報道發現,近期殺入網盤領域的是阿里。據2020年8月《界面》報道,阿里推出了“阿里云網盤”的App,面向個人用戶,提供云存儲備份及智能相冊等功能,不過產品在內測后下架。
BT財經在蘋果App Store搜索“阿里云網盤”后發現一款名為“阿里云盤”的產品。《電腦報》文章指出,阿里云盤的出現加速了行業洗牌,但仍在推廣階段、需擴大用戶基礎,能否打破百度網盤一家獨大的局面仍待觀察。
目前百度網盤仍是個人網盤App的絕對老大,極光大數據《2019年個人網盤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其2019年11月月活用戶數量達到8703萬,占據89.2%的市場份額。
但正如此前說的個人網盤或許利潤微薄,百度網盤“老大”的座位坐得并不舒服。今年1月,百度網盤官宣“從2021年1月21日起,超365天沒登錄的用戶的免費空間將從2T大幅降低到100G”,縮水幅度超過95%,也反映出其業務層面面臨的壓力。
雖然百度網盤當時強調不會強制刪除用戶之前上傳過的歷史文件、只是無法再在100G以上的范圍儲存新的文件,但當時還是引發了一些網友的吐槽,亦有聲音表示“限速下載2T就是個擺設”。
2020年7月,在疫情一定程度刺激了個人網盤用戶發展之際,百度網盤還被報道或將被分拆上市,若選擇在科創板上市、按照30倍市銷率計算,估值可達300億元—400億元。但百度當時回應“不予置評”。
綜上所述,網盤限速的根本問題在于企業如何靠網盤業務實現良性盈利,如果該難題未解,即使限速被監管解開,此后也會出現其他限制用戶使用功能的問題出現。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BT財經”(ID:btcjv1),作者:Han,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