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交付量成“速滑冠軍” 是“工廠改造”還是掉隊了?
核心提示:
1.同樣面對缺芯壓力,小鵬、理想交付量平穩,而蔚來卻再次出現“過山車”式下滑,10月份僅交付量3667臺,環比下降逾六成。
2.蔚來出現“掉隊”跡象,可能不僅僅是“缺芯”的問題,更多的是供應鏈管理、市場競爭等問題。
3.蔚來一直以高端自居,但高端的價位是否有高端的性能來匹配?有消費者認為,對蔚來的技術創新并沒有深刻的印象,反而對其“海底撈”式服務很感興趣。
4.面對特斯拉、小鵬、零跑等車企的低價策略,蔚來也有意靠“降價”促銷。但這樣一來蔚來的高端故事還講得下去嗎?
曾放豪言“不屑特斯拉,對標奔馳、寶馬”的蔚來,卻在今年下半年遭遇滑鐵盧。
日前,10月份的國產造車新勢力交付量成績單出爐,小鵬和哪吒分別以10138臺、8107臺,排名第一和第二,理想也以7649臺的交付量穩居第三。
而蔚來卻再次出現“過山車”式下滑,交付量僅有3667臺,環比9月份減少超過65%。交付量不僅遠低于小鵬、理想,甚至不足哪吒的一半。
事實上,從第三季度開始,一直領先的蔚來就頻繁出現“掉隊”跡象。
7月、8月連續兩個月蔚來交付量排在“小理”之后,8月首次被哪吒趕超,9月再次奪冠后,卻在10月交出近乎“膝斬”的成績。
放眼2021年,蔚來的“大哥”寶座幾乎不保。今年前十個月小鵬累計交付量已突破十萬,而蔚來僅有小鵬的七成,很難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趕超。
對于下半年頻繁“掉隊”的原因,蔚來表示訂單量充足,并甩鍋給了“疫情”“缺芯”“制造工廠改造”。
業內人士分析,缺芯是汽車行業共同面臨的嚴峻問題,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智能汽車制造企業都很焦慮,但是蔚來今年下半年頻繁出現的“掉隊”現象,不僅僅是“缺芯”的問題,更多的是供應鏈管理、市場競爭等問題。
在發布首款汽車時,蔚來創始人李斌曾高調發言,“我有最好的零部件供應商、最先進的工廠、最懂生產的人,為什么不能造出豪華車?”
現在看來,蔚來的“國產豪華車”故事并不好寫。面對特斯拉、小鵬、零跑等車企的低價策略,蔚來也有意“以價換量”。
“供應鏈”的駕馭能力
缺芯是整個汽車行業的難題。
特斯拉在公布三季度財報時也坦言,半導體短缺等問題將影響公司正常運轉。目前,特斯拉的多款車型交付時間普遍延長,但今年前三季度,其交付量分別為18.4萬、20.1萬、24.1萬,仍處于增長趨勢。
集邦咨詢半導體分析師龔瑞驕對鳳凰網科技表示,盡管目前車用芯片缺口峰值已經過去,后續芯片供應將會緩慢提升,但傳導至汽車終端銷售仍需3-5個月,預計在明年三季度可能得以緩解。
不過,有接近蔚來的業內人士認為,蔚來的“掉隊”并不能歸咎于“缺芯”,很可能是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問題。
與理想、小鵬自建造車工廠不同,蔚來成立之初,就與“江淮”簽下了五年的代工協議。
蔚來認為,代工可以節省建廠成本、解決生產資質問題。而面對江淮能否保證蔚來的高端品質時,李斌曾自信的表示,“保時捷的工廠,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廠”。
但在全球缺芯的大環境下,產能受限的蔚來沒辦法獲得供應鏈的更多信任。“芯片等供應商會對車企進行評估,選擇產能、銷量穩定的車企進行優先供貨。”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反觀特斯拉、小鵬、理想,近年一直在擴建、擴產。
特斯拉在2019年底上海工廠實現投產后,今年繼續擴大產能。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新建超級工廠,擴建歐洲的柏林-勃蘭登堡工廠,進一步擴大上海超級工廠。
跟隨特斯拉,小鵬、理想也在不斷提升自身工廠的產能。
目前,小鵬正在廣州、武漢建設新生產基地,計劃兩年后實現產能翻倍;去年2月,小鵬汽車還投資成立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完善供應鏈布局。
理想也馬不停蹄,不僅在擴建常州工廠,還在北京改建工廠,計劃在兩年后實現年產30萬輛的產能。
而相比之下,依靠代工的蔚來相對“被動”,在今年5月,和江淮協議到期之后,才與“江淮”成立合資公司,試圖拿回汽車制造的掌控權。
10月15日,蔚來宣布,江淮蔚來合肥基地生產線完成階段性升級,待整體升級完成后,該工廠年產能有望從目前的12萬輛增至24萬輛。
工廠的改造、擴建不是一日之功,對比小鵬、理想,在多地同時“開工”,在近兩年實現產能翻倍,蔚來顯然慢了一步。
李斌憑什么“洗腦”
定價超40萬的蔚來ES8,一出生就踏上了高端之路。
李斌表示,特斯拉不是蔚來對手,蔚來的競爭者將是寶馬、奔馳。“蔚來比寶馬、奧迪的平均售價都高,比特斯拉中國的平均售價貴十幾萬,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個高端品牌。”
高端的價位是否有高端的性能相匹配,蔚來還在遭受質疑。
部分消費者認為,對蔚來的技術創新并沒有深刻的印象,反而對蔚來的“海底撈”式服務很感興趣。
據悉,蔚來賣車實行“積分制”“老帶新”等活動,用戶提車時,銷售會給車主準備一些提車禮物,在提車后,車主還可以憑積分在蔚來商城兌換車飾等用品。
李斌也是蔚來特色服務的重要角色。李斌會親自參與車友會,近兩年奔赴70多個城市舉行“粉絲見面會”,增加蔚來的粉絲粘性。李斌在圈內被稱為“教主”,外出甚至有“粉絲接機”的待遇。
蔚來車主除了可能與身價400億的李斌面對面,還可以參加各種車主活動。“蔚來每周都會給車主舉辦各種活動,比如露營、給NOMI(車內人工智能設備)做帽子、做蛋糕等。”一位蔚來車主表示。
這種特色服務,也讓蔚來的轉介紹率達到50%以上。但對于蔚來技術上是否有較強優勢,車主卻很難說清楚。
從研發投入來看,蔚來很舍得“花錢”,三年研發總投入超理想三倍,超小鵬兩倍。2018年-2020年,蔚來的研發投入分別為,39.98億、44.29億、24.88億,而同期,理想為7.94億、11.69億、11.00億,小鵬為10.51億、20.70億、17.26億。
多位汽車領域分析師認為,在遠超行業的巨額研發投入之下,蔚來在行業內的創新大概只能總結出兩個方面:雙電機和換電。
蔚來的“雙電機”可以說是其創新研發的里程碑式“成果”,目前蔚來在最新的ES6與ES8車型中采用了雙電機系統。李斌曾經表示,“對于高端電動車,如果還使用單電機,那就是耍流氓。”
同時,蔚來還推出了租電買蔚來的模式,并在積極推廣換電。今年9月,蔚來新增90座換電站,累計建設517座換電站,已經超預期完成了李斌計劃“今年底累計建成500座換電站”的目標。
有用戶說,除了“海底撈式服務”“雙電機”“換電”,蔚來很難再找出過人之處。
后起之秀直追 高端故事何以為繼?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活躍,而“劍指高端”的蔚來,處境卻有些“尷尬”。
前有特斯拉、比亞迪銷量遙遙領先,并行的還有同期發力的理想、小鵬,而后起之秀零跑、哪吒、威馬等正奮起直追。
目前來看,蔚來的對手顯然還不是奔馳和寶馬。
蔚來的尷尬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售價上,蔚來過高的價格會“勸退”部分消費者,從而喪失一部分客戶;另一方面,靠“粉絲經濟”獲利的蔚來,卻因頻發的“剎車故障”“自動駕駛功能故障”打擊產品的口碑。
近期,有蔚來車主在社交媒體吐槽“蔚來剎車故障,險些發生追尾事故”,而該車主對鳳凰網科技表示,她駕駛的汽車是蔚來ES6,僅僅使用500多天,目前汽車已經被工作人員開去檢修,還在等最后的檢修結果。
此外,蔚來汽車自動駕駛失靈的事故也曾登上熱搜。8月12日下午,年僅31歲的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創始人林文欽,在駕駛蔚來ES8汽車啟用自動駕駛功能(NOP領航狀態)后不幸去世。
蔚來承受的壓力還在疊加。
面對特斯拉的多款車型降價,目前Modle 3和Modle Y價格僅在30萬左右,而小鵬、零跑在今年推出20萬以下汽車,同時哪吒價格低于10萬,蔚來的高端價位有些坐不住了。
蔚來也想靠“降價”促銷。有消息稱,蔚來將在明年推出的一款雙子星車型Gemini,而該車型的定價將低于目前蔚來所銷售汽車的價格。
蔚來的高端故事還有“未來”嗎?
蔚來的未來顯然不能僅靠“營銷服務”,而是要從技術和產品發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Feng科技”(ID:ifeng_tech),作者:王欣,編輯:趙澤,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