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檸檬頭火了,為什么分享尷尬令人上頭?
去哪里能找年輕人最新的梗?答案是B站生活區。
根據B站2021年的財報,生活區力壓其他大區成為 6500 萬B站日活用戶最愛逛的大區,搞笑區更是其中的流量聚集地,也是諸多網紅梗的“萬惡之源”。
而如果你是每天刷B站生活區一小時以上的忠實用戶,那么你的主頁一定會被推薦一類視頻:這類視頻統一在封面上放著一個檸檬頭,上面非常突兀地長著一雙人類的眼睛和一張紅艷的嘴。
不知不覺中,B站的生活搞笑區開始被一伙檸檬頭給刷爆了。
檸檬頭是年輕人無需露臉的脫口秀大會,也是ta們的告解室
檸檬頭視頻出自抖音上的一個名叫“萬物五官”的錄影特效,這種特效可以單獨把你的眼睛和嘴嫁接在你所選的圖片上,創造出一種頗有冷幽默感的視頻風格。檸檬背景只是其中一個可選的模板。
但是這種視頻絕不是你的爸媽能輕易接受那種視頻。
在大多數檸檬頭視頻里,你只能看到一顆正在擠眉弄眼,露出一口牙的檸檬,是會讓路過的阿姨叔叔啐一句“什么晦氣玩意兒”的水平。并且視頻里的聲音都被處理得扭曲尖細,其縹緲詭異程度大概可以在深夜召喚林正英。
真正讓B站年輕人上頭的,是從標題起就開始高能的大型網友自爆黑歷史現場。
在檸檬頭視頻里,你可以看到如下內容:
有人化身狗血小說女主本人,傾情演繹《關于我住院的時候發現隔壁床是我的前男友這件事》這部怨侶變同房病友的小說。當然,女主得的不是韓劇里的白血病,而是闌尾炎。
有的人民教師晚上十點半翻墻去外網看顏色小說,看到一半突然接到警察電話嚇得肝膽欲裂,結果是自己的學生離家出走。在警察的一通電話下,up主已經患上ptsd,從此走上戒色之路。
還有的人,則在b站分享了被刻在腦海里的童年趣事,比如在小時候參加補習班的時候,一屁股坐碎了老師家的馬桶,在一陣轟鳴中,還與老師隔著一道門淡定地進行“你沒事吧”“我沒事”的交流,最后若無其事地走出來后又被第二個上廁所的學生大聲說“老師!Xxx坐壞了馬桶!”的神奇經歷。
不用擔心外貌曝光,聲音也被處理過之后,年輕人大膽地在把自己的社死經歷放在每天 6500 萬人再看視頻的網站里。
B站成為了那些年輕人的虛擬告解室,說出秘密的罪惡快感、被大庭廣眾看到的被窺探欲,和不會影響現實形象的匿名化操作,三管齊下,讓檸檬頭視頻數量如雨后春筍般蹭蹭地上漲。
“ 謝謝你,檸檬頭 ”
看完上面部分,大家大概都懂了。檸檬頭視頻的主題通常非常接地氣。這些年輕人分享的社死瞬間大多包含了以下元素之一:情感生活、人有三急、尷尬瞬間、同性故事以及或多或少的色情元素。
在B站的彈幕里,最多的彈幕是“這位更是重量級”。這句話在網上也是個梗,一般來形容大佬的出現或者是特別離譜的事。這句話用來形容那些被檸檬頭壓在心底的大型糗事再恰當不過。
比起“這位更是重量級”,滿屏“哈哈哈哈哈”也讓人仿佛能聽得到出圍觀群眾們震耳欲聾的笑聲。
像檸檬頭們那種“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只希望能立刻痛飲一碗孟婆湯”的尷尬事件,比起現在的許多喜劇演員們用力玩梗卻依然無聊透頂的表演來說,更能讓觀眾共情。
↑B站上一個檸檬頭視頻下的高贊回復
而檸檬頭們關于人的五谷輪回的真實故事,也總是能激發起人們腦海深處不愿意想起又忘不掉的回憶。
但不管怎么說,看完檸檬頭視頻的人總是能收獲最簡單的快樂。而友好的觀眾們可能記不住單個發視頻的人,但是他們一定能記得住這個視頻的最主要特征,然后一個個整整齊齊的“謝謝你,檸檬頭”
年輕人為什么愛看檸檬頭?
檸檬頭的崛起是自嘲的勝利。
這幾年諸如“內卷”“佛系”這些詞出現并迅速讓廣大年輕人共情,是因為在現在的輿論環境里,“比別人弱”是不對的,“做得不夠多”是不對的,各種成功學的書依然是書店里最暢銷的圖書品類——從線上,到線下,到處都有人教你要做一個“優秀”“強大”的人。
在這中的高強度壓力下,年輕人不得不焦慮,不得不繃緊神經。年輕人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自救方式只有去尋找樂子。越簡單越能讓人放聲大笑越好。
而檸檬頭視頻背后的人們暴露出來的“弱點”,顯得如此的討巧。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犯錯誤效應”,這個效應說的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那些有著完美人設的人反而不會報以信任,相反,主動暴露自己有缺點的會犯錯誤的人更受人們喜愛與信任。
而我們在檸檬頭視頻中看到的發生在他人身上的糗事,就能更好地縮短年輕人之間的心理距,這就是“犯錯誤效應”的神奇之處。
共同的奮斗目標可能不會讓人相互信任,但是都曾犯過的錯誤一定能成為人際關系破冰的利器。
并且這些檸檬頭視頻還完全不會給人道德上的負擔。因為當一個人已經能夠把自己苦惱以笑話的形式分享給他人的時候,就等于遞給觀眾一個安全信號,證明說話的人心里已經放下了,你笑我也不會冒犯到我——畢竟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對著真正痛苦的陌生人是笑不出來的。
這和喜劇中“恐懼解除”的原理相似,把自己的糟糕、尷尬的經歷說出來以后,這種糟糕尷尬卻沒有給自己帶來傷害,反而有其他人來一起面對。笑就產生了。
站在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在滿屏的彈幕和大家一起自爆黑歷史的評論里,檸檬頭們所經歷社會性死亡的瞬間被自嘲消解掉了,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向他人訴說的故事,在網絡世界中卻能收獲網友們的目光,檸檬頭們的尷尬郁結在這里得到了疏泄。
而觀眾的焦慮情緒在無形中被脫口秀稀釋,類似的經歷以及痛快的吐槽或自嘲都成為觀眾解壓的出口?!霸瓉聿皇俏疫@么倒霉??!”“原來還有人比我還倒霉??!”“居然還有這樣離譜的事”成為了觀眾們解壓利器。
明明都是遙遠的陌生人,但是在檸檬頭下,觀眾和創作者們成為了是給彼此溫暖和歡樂的沙雕網友。大家成為了互聯網上的擬態親戚”(比如互稱姐妹兄弟),但卻不需要真的去認識對方。我們只需要在此時此刻歡聚于檸檬樹下,共享著最真切的情緒,發泄著心底深處的苦悶,然后再次相忘于江湖,前往下一顆檸檬,或者別的東西那里。
如果說自嘲只是形式,那么真實就是檸檬頭受歡迎的內核。
檸檬頭視頻雖然大多粗糙,但正是這種帶著滋兒哇雜音的原生態視頻,卻能挖出最珍貴的品質——真實。
好萊塢喜劇教父史蒂夫·卡普蘭在《喜劇這回事》這樣定義喜劇:喜劇是一種闡述人類生活真相的藝術。什么是人類的真相呢,那就是我們都有缺點。
我身邊不止一個朋友向我吐槽道:現在電視和網絡上的喜劇節目真是越來越讓人笑不出來。
這能怪誰呢?如今的喜劇演員還有脫口秀演員,和我們一樣,也不過是資本下的打工人,哪里有時間去打磨段子呢?現在是短視頻時代,人們恨不得每天都看十個以上的新段子,資本和平臺方希望輸出更多內容圈占住流量,但密集的創作需求也讓最有天賦的喜劇創作者都只能功能性黔驢技窮。
于是只能跟著流行詞走,跟著諧音梗走,不是越走越無聊就是越走越做作。
但檸檬頭不一樣,檸檬頭是諸多素人創作者的集大成者。所以檸檬頭永遠有用不完的靈感,也比賺到大錢的喜劇創作者們更接地氣。
“正劇打造出我們想成為的人,但是喜劇讓我們直面自己所處的現實”檸檬頭視頻們在此基礎上還添加了“生活其實沒那么壞”的王炸雞湯。
密碼正確,流量不缺。檸檬頭們的視頻動輒幾十萬播放量的原因就那么簡單。
題圖 | ins@ellenweinsteinilloz
插圖 | ins@samislandart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塔門”(ID:DT-Tamen),作者:張倍笛,編輯:王朝靖,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