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4億人追著買周邊,VC搶著投項目,這條千億賽道,主角竟然不是人?

    今年大火的電影《失控玩家》,講述了一個虛擬人影響現實世界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的確和虛擬人物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從前只存在于神鬼傳說中的形象、只在電影中看到的場景,正逐漸轉變成現實。

    2020年12月11日,樂華娛樂推出了虛擬偶像女團A-SOUL,該團體由5個性格迥異、各懷才藝的虛擬形象組成,目前每個“人”在微博上的粉絲都超過百萬。虛擬偶像成為了越來越多追星族的選擇。

    虛擬偶像最初衍生于二次元群體中,最初的虛擬偶像也是基于二次元文化產生的。從目前來看,虛擬偶像的受眾依然屬于小眾。

    但是,虛擬偶像已經成為新風口,資本押注,大批虛擬偶像誕生,總有一天虛擬偶像會被廣泛接受。《失控玩家》中的故事,或許會成為現實。

    01 虛擬偶像,追星族的新選擇

    對內娛來說,2021年只有寒冬。

    近日,又一位明星跌下神壇。剛因為參加了《披荊斬棘的哥哥》圈了一大波粉的李云迪因嫖娼被抓。在他之前,鄭爽、吳亦凡、張哲瀚……一批明星因為觸犯法律與道德的底線而被封殺。

    這些明星除了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外,不僅令傾注心血的粉絲傷心,還給合作的品牌帶來了極大的損失。于是,又一條賽道—虛擬偶像引起大家關注。

    虛擬偶像,指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制作,在網絡等虛擬場景或現實場景進行演藝活動,但是本身并不以實體形象存在的人物形象。在商業模式方面,虛擬偶像公司們正在不斷向傳統偶像靠近,演唱、直播、代言等傳統偶像標配的商業活動通通不在話下。

    2020年,被稱為虛擬偶像元年,大批虛擬形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以不可阻擋之勢占領著電商、品牌代言、音樂、綜藝、晚會等各大平臺,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有了虛擬偶像的概念,1984年《超時空要塞》中的林明美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虛擬偶像形象。

    直到 2007 年,隨著數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Yamaha 做的初音未來被大眾熟知。初音未來不僅是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還在多個國家舉辦了演唱會,受到很多粉絲的喜愛。目前,初音未來在B站的粉絲數已經達到119萬,初音未來演唱會系列播放數達1273.5萬。

    2012年3月22日洛天依的形象設計首次公布,此后多次在中國主流電視媒體登臺演出,是國內最早實現盈利的虛擬歌手。目前在B站擁有255.8萬粉絲。

    近兩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虛擬偶像不斷進化,交互性越來越強,定義也在不斷地更新,類別也越來越多。比如,除了最初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洛天依等,還有樂隊RICH BOOM等;虛擬網紅、模特Lil miquela、IMMA等;依據現有IP衍生出的王者榮耀“無限王者團”,全職高手“葉修”等;真人偶像的虛擬化形象迪麗熱巴“迪麗冷巴”、黃子韜“韜斯曼”等;一些品牌還推出了品牌虛擬代言人、形象,如花西子,中國移動”“麟&犀”,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真人明星“塌房”帶來的風險。

    在社交平臺中,這些虛擬偶像同樣喜歡分享生活照,它們就像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人一般,不僅熱愛社交生活,愛打卡,有男朋友,還會受邀參加時裝周。在它們的動態下,甚至有很多人根本沒有認出它們是虛擬的形象。

    02 資本助推,大廠搶跑

    虛擬偶像的火熱,離不開背后資本的助推。

    天眼查顯示,以“虛擬偶像”為關鍵詞搜索,只有22條相關結果,可見,這條賽道還是藍海一片,存在大把機會。但是實際上,虛擬偶像已經成為一個新風口,競爭遠比我們想象得激烈。

    一位虛擬偶像行業從業者表示,目前國內的虛擬偶像市場,已經趨向于飽和,做虛擬偶像要賺錢很難。

    天眼查顯示,近一兩年內不少虛擬偶像行業的公司獲得投資。

    比如,萬像文化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提供全棧式虛擬偶像孵化、運營及商業變現的服務商,成立不久便斬獲眾多平臺和頭部品牌合作,如嗶哩嗶哩、愛奇藝、淘寶、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三只松鼠等等。在兩年時間內,已經完成四輪融資,其中不乏像毅達資本、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保時捷這樣的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2020年3月31日,一幾文化獲得原力創投的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其打造的虛擬偶像形象伊拾七至今已經在抖音上擁有890萬粉絲,獲贊數1.1億,曝光超24億。

    2021年7月,次世文化完成了500萬美金的A輪融資,創世伙伴CCV領投,順為資本跟投。迪麗熱巴虛擬形象“迪麗冷巴”、黃子韜的虛擬形象“韜斯曼”就是由該公司打造。

    2021年9月29日,主推虛擬演員的虛擬影業完成了來自峰瑞資本領投的超千萬元Pre-A輪融資。融資將主要用于虛擬明星的打造和包括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運營等方面。

    這些公司,也只是這條隱隱爆發的賽道中的一小部分。

    從地區來看,這些公司主要位于北京、浙江、上海等相關技術比較發達的地區;從時間來看,大部分的公司成立時間不長,處于早期融資階段,并且在成立不久就能獲得投資,這條賽道的火熱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互聯網大廠們也在跑步進入賽道。

    B站是國內二次元文化的聚集地,進入虛擬偶像產業有先天的優勢。2019年,B站收購上海禾念,讓洛天依等一眾超人氣虛擬偶像成為bilibili的“員工”,從此B站成為了國內最大的虛擬偶像社區。此外,B站還投資了一批音樂制作商、演唱會技術供應商、VR動畫技術供應商等公司,加快對虛擬偶像全產業鏈的布局。一些虛擬偶像的演唱會也都是由B站主辦。

    騰訊的優勢在于IP。在虛擬偶像方面,騰訊最引人矚目的成績就是基于王者榮耀中的游戲角色推出的“無限王者團”。它們不僅登上了GQ雜志封面,還演唱了電影片尾曲、發布了新專輯。此外,QQ炫舞虛擬偶像“星瞳”與楊麗萍跨界合作了孔雀舞,與劉柏辛合作了主題曲《瞳雀》。騰訊還曾公開王者榮耀游戲角色貂蟬和公孫離的虛擬形象,以 AR 的形式現場演出了歌曲。

    虛擬偶像為電商直播帶來了更多可能。2020年間,淘寶天貓與萬象文化合作,打造淘寶天貓帶貨虛擬偶像Mika和新國風偶像蘇朵朵。2020年9月,天貓超市品牌 IP 形象 “小鐺家”正式上線官方直播間,成為“阿里動物園”首位主播。和真人主播一樣,它也可以介紹商品、與觀眾實時互動。

    2020年9月,愛奇藝推出了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30多位虛擬選手同場角逐。雖然節目現場狀況不斷,但是依然吸引了眾多網友關注。數據顯示,該節目豆瓣評分達7.9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也超過了12億。

    資本和大廠的加入,為虛擬偶像這個行業持續曝光。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預計中國虛擬偶像核心產業規模達62.2億元,帶動產業規模1074.9億元。隨著虛擬偶像商業價值被不斷發掘,其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能力將會愈發強勁,商業應用領域也會更加廣泛。

    03 你會接受虛擬偶像嗎

    有數據顯示,2019年時全國就有近四億人正在關注或在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隨著行業逐漸火熱,目前這個數據一定更多。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在于虛擬偶像較真人偶像更具商業安全感,對粉絲來說,“塌房”的可能性更小。但是,虛擬偶像會是完美替代品嗎?能完全做到不塌房零緋聞嗎?

    2021年6月12日,國風虛擬偶像翎 Ling在小紅手發布了首條商業廣告,引發了爭議。首先,翎打出的是國風虛擬偶像的名號,但是發布的第二條動態就急著變現,推廣的產品還是外國品牌GUCCI,受到網友聲討;其次,翎在文案中寫道,“滋潤不干,是溫柔的珊瑚色調,有點草莓的感覺。”很顯然,一個虛擬人根本無法真正試色,關于口紅質地的評價并不具有可信度,有網友評論“AI人物帶帶衣服這類差不多,化妝品就免了吧”“衣服也不能真實反饋裁剪是否符合人類身體構造,顏色是否符合人類的真實膚色。”次日,翎的帶貨相關文案就被刪除。

    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經發生“翻車”事故,看來虛擬偶像“永不塌房”的美好愿景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實現。

    虛擬偶像的背后,有具體的操作者扮演,說出的話、做出的動作等等,都是人為的結果。這些扮演者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即時反應能力、社交技巧,要把握好語言的度,還要會處理各種預料之外的突發狀況。他們的臨場表現,決定了受眾對他們的喜愛程度。

    《2021中國虛擬偶像消費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有62.31%的消費者有可能購買虛擬偶像代言的商品;還有9.78%的消費者肯定會為虛擬偶像代言買單。

    為虛擬偶像買單的同時,消費則也提出了與真人偶像相似的要求。例如,65.93%的消費者希望虛擬偶像有自己的事業;71.27%的消費者希望虛擬偶像具有一技之長。這些要求,更是對虛擬偶像背后的運營團隊的極大挑戰。虛擬偶像們還要做好“虛擬偶像行為運營團隊買單”的準備。

    作為發展時間還不長的行業,虛擬偶像必然存在著已知以及還未知的問題。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虛擬偶像行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除了資本加持、消費者需求,今年大熱的元宇宙概念也將為虛擬偶像再添一把火。虛擬偶像被大眾廣泛地接受,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吳瓊,編輯:吾人,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