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谷歌Pixel?6的招牌AI功能,幾乎全部“撞臉”國內廠商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泄密、曝光后,2021年10月20日凌晨1點,谷歌方面終于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機型——Pixel 6和Pixel 6 Pro。

    平心而論,對比谷歌此前的歷代Nexus和Pixel系列產品,Pixel 6家族的確在“顏值”上有了極大的提升。再加上新設計的5000萬主攝+1200萬超廣角+4800萬長焦的影像系統,對比過往Pixel系列常年使用的1200萬像素小底相機,影像體驗的巨大進步可以說是必然的。

    然而,如果大家現在到去搜索“Pixel 6”會發現,除了外觀及相機設計外,還有許多內容是在盛贊其此次使用的定制“Tensor”主控芯片,或是大吹特吹谷歌方面在發布會上演示的各種基于AI加速的語音和影像功能。

    但是作為一家嚴肅認真的科技媒體,我們對此并不茍同。一方面,目前無論谷歌、還是第三方的測試機構均未公布關于“Tensor”主控的詳細性能和功耗數據,我們不應僅僅因為“谷歌用了自研芯片”就妄下定論,認為它一定就很出色。何況從此前的種種傳言來看,“Tensor”并非100%由谷歌自主研發,其很大程度上與三星Exynos家族有著密切的關系。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了Pixel 6系列的此次發布會,覺得谷歌在此次活動中演示的各種“AI功能”非常新奇、很了不起。那么我們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你,這只說明可能您平時對智能手機行業的關注并不多。

    因為Pixel 6系列的那些招牌“AI功能”,實際上絕大多數早已能夠在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上見到了。

    比如說,按照谷歌的說法,Pixel 6系列此次因為具備“高精度的語音識別”功能,所以這使得其可以實現用智能助手自動接聽電話,或是提供實時的“口譯模式”,也就是兩人面對面使用不同的語言交流,手機可以自動給出相應的翻譯。

    用智能助手自動接聽電話,很稀奇嗎?實際上對于許多朋友來說,這并非什么新鮮玩意。因為早在2019年發布的MIUI 11里,就已經集成了基于“小愛同學”的“AI電話助理”功能,并且它可并非只能自動接聽電話、與對方進行語音交流,還可以同時對電話進行錄音,以及同步將對話內容轉換為文字進行記錄。如果單從功能上來說,它甚至可能比谷歌現在的方案還要更強大一些。

    同理,面對面的實時語音翻譯功能,同樣也是國內手機廠商的首創。2019年9月,當vivo推出旗下首款旗艦無線耳機TWS1時,它不只是集成了當時高通最先進的芯片,還首創了手機與耳機聯動的“翻譯模式”。也就是說在兩人對話時,可以一人拿著手機、一人戴著耳機,雙方都能聽到實時翻譯的語音,而且還互不干擾。顯然,這樣的設計比Pixel 6系列的這一功能更為貼心。

    不僅如此,在這次Pixel 6系列發布會中公布的幾大“AI拍照”功能里,其實也能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以Pixel 6系列此次的“運動模式”為例,用其拍攝運動中的人物,AI算法會自動讓拍攝主體清晰,同時將背景呈現出動感的模糊效果。同時,它也提供了長曝光模式,適合拍攝光繪或瀑布等場景。

    乍看之下,是不是覺得很炫酷、很神奇?但實際上,這兩個影像功能在中國品牌手機上的誕生時間要早得多。其中,前者對應的其實是努比亞Play的“凌波微步(慢門視頻)”功能,最早在2020年年中就已經發布。而后者更是早在2017年就已在央視亮相,對應的廠商同樣是努比亞,而且還是他們的專利技術“光繪攝影”。

    除此之外,谷歌方面在發布會上也強調了Pixel 6系列的“魔術橡皮擦”功能、“HDRnet”算法,以及“Face Unblr”面部去模糊拍照模式。其中,前者能夠去除照片里意外拍到的路人,并自動填充背景;第二個則是一套基于算法的視頻HDR方案,能夠加強Pixel 6系列在拍攝視頻時的色彩豐富程度;而最后那個則是自動檢測畫面里的人臉,并使用主攝和超廣角鏡頭進行“融合計算”,以提高面部清晰度的機制。

    事實上,這三個功能在手機行業中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照片對象移除功能最早見于三星Galaxy S21系列,也就是今年年初的事情;而基于算法對視頻進行HDR色調映射處理,則是蘋果去年底在iPhone 12系列上首發的特性,只不過與HDRnet只能映射到HDR10+格式不同,蘋果的HDR視頻算法實際上還要更高明一些,因為他們至今仍然是手機行業唯一可以直接拍攝“杜比視界HDR”的解決方案;而至于最后一個“多攝融合”算法,前段時間榮耀方面更是剛剛在Magic3系列已經發布。

    如此一來就不難發現,谷歌在Pixel 6系列中所強調的那些“AI功能”,幾乎就只剩下了一個“Real Tone”(拍攝有色人種時自動矯正色調,避免過渡美白)可以稱得上是完完全全的“原創”。而Pixel 6系列其他的所有AI語音和影像特性,幾乎全部都能在行業中找到類似的方案,并且它們發布的時間也都比Pixel 6系列更早。

    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請注意,我們并不是說谷歌在有意“致敬”友商。因為Pixel 6系列畢竟使用了獨家的Tensor芯片,這意味著它在執行這些AI功能時,可能的確可以比其他機型更省電、或是處理速度更快一些。要說這是不是技術進步,其實還是可以算得上是的。

    但是對于被谷歌寄予了厚望的Pixel 6系列來說,如果它的“招牌”AI特性,僅僅是用更先進的處理器、更高效的硬件去實現其他廠商過去早已做出的功能,那么這未必不是一種悲哀。而至于這種悲哀具體指的是谷歌如今的創新能力不足、還是手機AI技術本身潛力太差,亦或是產品經理在規劃時想不出其他的新用例,這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