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比《魷魚游戲》還火的大逃殺游戲《絕地求生》,涼了!?
盡管《絕地求生》在中國市場的前景不容樂觀,但鄰居南韓以大逃殺模式在影視和游戲領域的成功仍然值得國內的娛樂內容行業借鑒,要如何將中國文化輸送到全球市場,任重道遠。
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游戲》在過去一個月火遍全球,Netflix聯合總裁甚至表示“《魷魚游戲》無疑將成為奈飛最受歡迎的非英語劇集,并很有可能成為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劇集。”
優良的制作、緊張刺激的劇情,以及與充滿童年色彩的游戲形成的巨大反差,都是《魷魚游戲》成為現象級的緣由;不可忽視的是,“百人參與、剩者為王”的“大逃殺”模式也是其成為爆款的重要原因——雖然“大逃殺”在歐美乃至亞洲的影視劇中并不罕見,但《魷魚游戲》仍然是大逃殺題材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來自南韓大逃殺類內容第一次引發全球轟動; 由藍洞工作室開發的大逃殺的fps游戲《絕地求生》在2017年就已經橫掃全球,成為過去10年時間里最具影響力的游戲,而且,這款游戲也在中國市場掀起了“大逃殺”的熱潮,改變了過去數年中國的線上娛樂方式……
就在《魷魚游戲》大火之際,人氣早已下滑的游戲《絕地求生》在國內達到了真正的冰點,或許,這款熱門游戲在中國市場真的迎來了“至暗時刻”。
1 憶往昔 ,人人都愛大逃殺
自2017年《絕地求生》正式發行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大量游戲玩家的追捧,最多連續50多周位列steam銷售榜榜首,而且還成為首個一年在線人數超過百萬的steam游戲,資料顯示,《絕地求生》在全球范圍內賣出超過一億五千萬份,成為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游戲之一。
借此,也使得藍洞工作室母公司krafton成為過去5年時間里最成功的游戲公司之一:2021年8月,藍洞工作室母公司krafton成功上市,融資38億美元,成為韓國近1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ipo,根據資料顯示,在2018年后krafton每年的營收都超過10億美金。
《絕地求生》在2017年至2018年間是全球游戲市場的佼佼者,吃雞模式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游戲模式之一,“大逃殺”風靡一時。 在中國市場,《絕地求生》同樣是耀眼般的存在,影響深遠且多元。
對玩家群體而言,吃雞是繞不開的熱點。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但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絕地求生》這款游戲在中國市場的玩家數量保守估計在千萬層面;考慮到這款游戲對硬件以及網速的要求,更是帶動了電競網吧迎來一波升級潮;
《絕地求生》對直播生態的形成,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當這款游戲走紅之時,也正是國內直播平臺興盛的時候,所以各直播平臺紛紛力推吃雞游戲,知名主播以及萌新主播紛紛涌入吃雞領域——55開、miss大小姐等知名電競主播,馮提莫、陳一發等唱歌主播,都在這一時期成為吃雞主播,可以說,吃雞板塊的熱度和流量在當時都是無與倫比的。YY推出的游戲直播平臺虎牙,更是因為押注吃雞成功脫穎而出,赴美ipo,虎牙ceo董榮杰在復盤的時候就提出,“從《英雄聯盟》開始,到前年年底的《王者榮耀》,然后是今天的《絕地求生》,游戲直播真正的三大戰役就是這三個”。
對中國游戲市場尤其是移動游戲的影響巨大。
2017年之后,國內游戲廠商推出了多款吃雞類端游,總體而言,無論是游戲模式還是影響力都不值一提;但當游戲廠商們將吃雞熱轉移到移動端時,情形則大有不同;2018年起,《小米槍戰》《終結者2:審判日》《荒野行動》《穿越火線·槍戰王者》《光榮使命》等多款軍事演習類手游同期上線,都試圖在手游吃雞熱中分得一杯羹。
拔得頭籌的是網易。 正在經受《王者榮耀》沖擊的網易以《荒野求生》扳回一局,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荒野行動》以2億注冊用戶、日活用戶2500萬的成績,成為吃雞手游的老大,更以此款游戲打開日本市場。
但笑到最后的則是騰訊。在《絕地求生》大火之際,騰訊獲得了Krafton約1.5%的股權,隨后在2018年,騰訊斥資28.65億收購Krafton約8.5%股權。目前騰訊持股10%,為其第二大股東——這在當時被解讀為要代理《絕地求生》推出國服,以應對lol下滑的用戶和人氣。但在國服無望,騰訊推出的數款吃雞手游也沒有成功的時候,擁有版權的《和平精英》殺出重圍,成為吃雞手游的最終贏家——在2020年3月,《和平精英》創造月收破3億美金的成績。
由此,吃雞手游在過去三年多時間里,成為騰訊最賺錢的游戲之一,而且覆蓋面和影響力更是跨人群的。
《絕地求生》這款大逃殺模式的端戲,就是有著如此的魔力:不僅使其開發公司功成名就、改變了全球游戲產業的布局,更撼動了中國線上娛樂市場的格局——這或許就是大逃殺模式的真正魅力。
2 嘆現狀,無可奈何花落去
雖然曾經創造無數輝煌,但《絕地求生》站在山巔的好日子并不長久。
早在《絕地求生》橫掃全球市場的時候,外掛橫行以及游戲更新不好等就屢屢被玩家所詬病,所以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絕地求生》的用戶量就明顯下滑——但藍洞當時并沒有推出足夠有效的應對方式,隨后用戶和人氣下滑就成為《絕地求生》這款游戲的常態。
從歐美市場來看,《堡壘之夜》《apex》等多款含有大逃殺元素的游戲開始取而代之并受到廣泛歡迎,尤其是《堡壘之夜》,在2018年和2019年期間,就給開發商帶來90多億美金的收入,可以說是完全取代了《絕地求生》在歐美市場的份額;而《apex》則在獨聯體地區廣泛受到歡迎——根據steam數據顯示,雖然《絕地求生》日活仍然在30到50萬之間,但好日子確實過去了。
此外,在南美以及日本等市場,《絕地求生》一直都沒有成為最主流的游戲。
當然,《絕地求生》在亞洲仍然擁有很多支持者,中韓之外的越南泰國等,仍然有數百萬的用戶保有量,而且電競化開展的也相當熱鬧。
電競化,可以說是過去數年藍洞應對人氣下滑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很多游戲在進入衰退期之后,都是以打造電競賽事維系人氣的,CS:GO、刀塔以及lol都是走的類似的路數,尤其是lol,一度被《絕地求生》沖擊的人氣大幅度下滑——但很快,就因為電競化搞的好,s賽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電競賽事,lpl也成為全球最成功的電競職業賽事。
2019年,藍洞開始啟動pubg的全球賽事,并且分為中國、港澳臺、韓國、日本、歐洲、拉美、 澳新、東南亞等賽區,獎金超過百萬美金,更有豐厚的游戲內銷售提成——可以說,最初各大賽區可以說是相當熱鬧,世界賽更吸引了全球數百萬的用戶觀看。 但好景不長,隨著疫情的沖擊,pubg線下賽很難落地,剛剛起步的pubg線上賽也就迎來寒冬期,尤其是歐洲和美國電競行業對pubg的熱情迅速降溫,《絕地求生》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
在中國電競市場,《絕地求生》在當下其實也還算熱門。根據資料顯示,從2018年開始,有陸續超過400多家俱樂部注冊參與各級pubg的電競賽事,也涌現了出諸如omg、4am、17、PeRo等明星吃雞戰隊——只不過因為國服遲遲難以推出,吃雞的電競戰隊們始終難以獲得一個穩定的商業收益,除了少量人氣戰隊能夠以直播和商務盈利之外,多數都是勉強維系,所以在聯賽中可以看到各俱樂部來來走走,包括獲得世界賽冠軍的omg也取消了吃雞項目。
國服不推出,電競賽事在中國市場就始終不能名正言順,不能進入中國市場的白名單,《絕地求生》就難以克服用戶下滑和人氣下滑的趨勢——這就是曾經的王者所面臨的魔咒。
如果說在《魷魚游戲》出現之前,《絕地求生》這款游戲以及其電競賽事仍然可以光明的行走在互聯網世界,那么,在這個國慶長假之后,《絕地求生》在中國市場正在走進“黑洞”。
3《絕地求生》走進黑洞
進入10月,可能很多網友都發現了,直播平臺已經沒有了“絕地求生”板塊。
“絕地求生”這四個字似乎成了敏感詞,斗魚和企鵝電競改成了“吃雞游戲”,虎牙改為了“天天吃雞”,很多吃雞主播也更加的不務正業,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了其他游戲領域,“絕地求生”一夜之間進入寒冬。
在此之前,很多吃雞大主播和電競選手包括解說都透露過《絕地求生》有可能不能直播了,但誰也沒想到,雖然禁令沒有來,但“絕地求生”這四個字先陣亡了。
游戲工委的一個最新措施印證了這一點,文件指出:堅決抵制通過境外游戲平臺向國內用戶提供服務。其實這話說的已經很直白了,就是不允許那些沒有過審的游戲在國內市場橫行,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直播行業。玩家自己在家玩或許沒事,但直播行為,或許很快會被納入監管——直播平臺絕地求生板塊更名或許就因此而來。
有悲觀者認為,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微博被認證為“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電子競技管理委員會副會長”的電競媒體人張億博發文稱: “上次游戲工委發了那個聲明之后,首當其沖的就是PUBG受到了很嚴厲的打擊,估計最近平臺會下掉PUBG的內容,以致于影響到的是俱樂部,平臺,賽事,內容供應商,寒冬將至,想辦法報團取暖吧。 ” 也有《絕地求生》主播曬出了公會運營,在內部群內發布的公告,表示將會下架絕地求生品類的專區,后續開播的時間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需要主播們進行配合,側面證實了《絕地求生》將會禁播的消息。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尚有一線生機。 有直播平臺的工作人員對讀娛君透露,雖然版號仍然遙遙無期,但電競聯賽仍將保留,斗魚虎牙b站及騰訊系直播平臺仍然可以直播《絕地求生》——可以佐證這一說法的證據之一,就是斗魚在進入10月之后,仍然推出了吃雞賽事apl,并且有數十家國內外俱樂部參加。
參照《和平精英》為了過審做出的修改,《絕地求生》過審的幾率并不大,除非按照手游反過來修改端游?如果真的這樣做,國服就真的成了《和平精英》端游了。
這樣游走在灰色區域,對于krafton來說,是重大的打擊。或許,上市就是這家“一招鮮吃遍天”的游戲公司最后的輝煌,畢竟,營收和利潤大部分都來自《絕地求生》,而這款游戲目前最大的市場以及最有潛力的市場就是中國,離開中國,《絕地求生》這款游戲和其電競賽事也就成不了大氣候。
即將在2021年底舉辦的世界賽總決賽的獎金高達200萬美金,仍然有來自各大賽區的32支隊伍參與。作為玩家,也許只能期待來自中國的隊伍取得好成績來給這款游戲沖喜!!
《絕地求生》何去何從,2021年底應該可以見分曉。
尾聲:
總結來說,《絕地求生》帶給中國市場的變化,從玩家、廠商延展到直播平臺……從中國市場現狀來看,《絕地求生》有可能會長期徘徊在灰色區域,前景不容樂觀;同樣,大逃殺劇《魷魚游戲》也沒有以正常的渠道進入國內。盡管如此,近鄰韓國以大逃殺模式在影視和游戲領域的成功仍然值得國內的娛樂內容行業借鑒,要如何將中國文化輸送到全球市場,任重道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讀娛”(ID:yiqiduyu),作者:趙二把刀,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