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游戲營收受阻 騰訊或另辟蹊徑

    騰訊,從QQ開始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如今囊括了從游戲到云計算,從個人到企業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騰訊做不到的。

    不過,樹大招風也并非是無稽之談。近幾年監管部門加大商業壟斷的稽查力度之后,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也都受到了波及,有了阿里、美團、滴滴的前車之鑒,騰訊自然也不會處于法外之地。

    不過騰訊沒有想到的是,還沒被“牽連”進去之前,就因為披露了第三季度財報,而引起市場的軒然大波,甚至一舉沖上了實時熱搜。究其原因,這是騰訊近十年來,凈利潤首次出現了下滑,其中釋放的一些信號,也十分耐人尋味。

    游戲營收受阻,騰訊或另辟蹊徑

    如果要問什么業務是騰訊營收的支柱,那一定非游戲版塊莫屬了。目前在國內上市的網游、手游等,都有騰訊的身影。上到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下到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游戲類型。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9年,僅王者榮耀一款手游,就為騰訊提供了超過16億美元的營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爆發式增長。按以往經驗來看,騰訊游戲營收的增長是必然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未成年人游戲時間被全面限制之后,各款游戲的營收增長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國內未成年人游戲時長降至0.7%;流水占比下降至1.1%,兩項數據均創歷史新低。要知道,在2020年9月,未成年人游戲時長為6.4%,可以說是滑鐵盧式下跌。

    騰訊旗下各大游戲的周年慶,基本都集中在第三季度,這是游戲行業內的“金九銀十”。但由于近年來未成年人被游戲裝備、道具等吸引,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超額充值的情況屢見不鮮,在疫情期間,此類問題更是有了指數級的增長,所以監管部門也不得不下場,加強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的監管,這也是導致游戲營收下降的原因之一。

    不過騰訊作為一個游戲發家的企業,也并沒有坐以待斃,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既然限制游戲每天只能玩一個小時,那么就多出幾個游戲,提高游戲數量就可以了。所以在第三季度,騰訊游戲版塊的另一營收利器就是金鏟鏟之戰。

    金鏟鏟之戰作為手游版的云頂之弈的存在,自然吸引了不少主播上線體驗,并且從相關數據分析來看,金鏟鏟之戰是今年推出的所有新游中,以日活躍用戶僅次于英雄聯盟手游版而炙手可熱,成為2021年的又一大熱手游。

    雖然騰訊接連推出各種游戲,來彌補未成年人消費受限的問題,但由于目前經濟大環境仍不是太好。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許多年輕用戶都開始縮減在娛樂方面的開支,騰訊因此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之前從未遇到過的窘況:游戲營收恐增長困難。

    福利薪酬支出劇增,騰訊人卻成“被平均”

    從騰訊第三季度財報公布的來看,騰訊人均薪酬高達8.06萬。雖然互聯網行業吃的是“青春飯”,起薪點對比其他行業而言,確實是高一個檔次。但騰訊給出的平均值也遠遠甩開其他公司一大截。

    而且就在今年,騰訊宣布要為員工減負后,隨即增加了每月的房租補助。也正因如此,深圳南山片區的租金被隨即拔高,騰訊可謂是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個深圳的排面。可福利待遇顯著提升,就意味著員工薪酬支出大幅提升。相較于Q2的57.8億,騰訊在Q3的支出高達65.74億,同比增長135%之多,凈利潤下降也是在所難免了。

    眾所周知,在字節跳動或者是騰訊系、阿里系這類超大型上市集團里,如果35歲還做不到主管或者是管理層級別,基本就告別了職業生涯,因為生理和身體機能的下降,會直接影響到“996”的達標率。

    盡管目前各大企業都宣布要禁止員工無故長時間加班,但具體的細則以及實際措施仍是模凌兩可,所以很多大廠人都戲稱:在家辦公不再是夢想。

    騰訊公布的平均薪酬,不僅包含基本的底薪、績效,還囊括了一系列的福利支出:餐補、班車,甚至是保險費用等等,細則多到無法想象,當然也少不了很多人在意的加班費,燈火通明的粵海街道,就有騰訊的一份功勞。

    可騰訊也不是隨便招人的,例如,想要進騰訊總部從事非人事行政崗位,至少要研究生起跳,再不濟也是985、211的本科應屆生。騰訊近年來的校招也是非常實在,基本只在強勢院校招生,或者是指定去某些領域獨樹一幟的院校,所以從實際招聘情況來看,這個平均薪酬還真不算太高。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騰訊多數技術服務存在外包的情況,在南山科技園片區,每一棟寫字樓里都或多或少會出現“騰訊云”的招牌;而且在各大招聘軟件商,都充斥著騰訊招聘的字樣,可問到最后,都是外包給第三方中介公司的,勞動合同的甲方也并非騰訊。那么這部分員工有沒有算在騰訊實際員工人數中,這部分的數據目前還存在缺失。

    選秀業務直接叫停,文娛版塊損失慘重

    除去虛擬的游戲業務,騰訊文娛的“實業”曾經也是風生水起的版塊。創造營、明日之子等等都是吸粉無數的節目,通過投票出道、品牌聯合等方式,收割粉絲經濟,騰訊這個業務可謂是熟練至極。選秀偶像出道后,稍微提供一些露面機會,完成“指標”后,再舉行下一輪選秀,如此循環反復,這錢就像水一樣就流進了騰訊的錢包之中。

    不過,由于選秀節目泛濫,未成年粉絲又容易受到外界誘惑,同時娛樂圈也存在較多非法集資打投的問題,所以廣電直接叫停了所有的選秀類節目。

    而這么叫停雖然沒有明說是針對誰,但在偶像選秀這個領域,玩得花樣百出的,除了愛奇藝就只有騰訊了。所以這一下也直接導致了騰訊文娛的營收版塊少了一員大將。

    而騰訊文娛近幾年大推的微視、企鵝號也反響平平,沒達到預期的基本營收。微視在大力邀約主播進駐的同時,還加大了其與騰訊旗下游戲的聯動,奈何還是熱度全無,因為頭部主播基本上已經被虎牙、斗魚等瓜分完畢,甚至b站等視頻網站也在朝直播方向發展。微視雖然有騰訊系資源的扶持,但還是無法與扎根已深的其他軟件同臺競技。

    科研投入創新高,成果能否值回票價

    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未來中國要以科技為本求發展。而騰訊作為互聯網行業風向標之一,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Q3財報顯示,騰訊在科研投資方面再創新高,達到了137.3億。具體的研發項目無從得知,但可以知道的是,騰訊已經開始往實體經濟轉型了。縱使目前仍然是核心營收版塊占據上風,可在騰訊加大投資實體經濟之后,這個格局會有所改變。

    但騰訊如此投資實體經濟,又仿佛是不太在乎目前實體經濟正在走下坡路這個問題。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里,又恰逢疫情出現,在家辦公、足不出戶完成所有必需物品的采購成為了現實。

    雖然騰訊發言人稱:“要在持續夯實云計算等底層服務能力的同時,通過踐行產業數字化助手定位,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實現了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同頻共振”,這個項目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確實是福音,但也同時迫使沒有騰訊系支持的同行,面對更殘酷的競爭,恐怕最后又發展為一家獨大的場面。

    Q3財報中,騰訊金融科技、企業服務版塊貢獻了433億的營收,同比增長高達30%,但這個增長從長期來看,卻存在一定的隱患。金融科技目前正在重新洗牌,國家嚴控網絡金融服務,勢必也會對騰訊產生一定影響。

    近年來,微眾銀行鬧出多次丑聞,雖然事態并沒有進一步擴大,但也足夠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了;而企業服務版塊,在經濟不景氣的疫情時代,無論是旅游業、進出口相關行業、能源行業等等,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打擊,能扛過這波疫情風暴的中小企業寥寥無幾。所以騰訊的企業服務版塊后續的爆發力是真是假,還得看Q4的財報甚至是2022年Q2的財報,才能見分曉

    結語

    騰訊作為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它以遍布所有互聯網角落的滲透率,讓幾乎所有用戶都離不開自家的產品,雖然有些一家獨大的意味,但市面上也確實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夠在功能、覆蓋率以及普及率上與騰訊系產品爭高下。

    所以可以預見,短時間內,騰訊依然會維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但這個短時間能否被利用好,為后續轉型做鋪墊,還存在許多變數。

    虛擬經濟轉向實體經濟的可行性還待觀察,但騰訊既然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轉型,想必也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對于騰訊的這種轉型態度,其實政府和中小微企業都是樂見其成的,畢竟有資本下場助自己一臂之力,誰都會想分一杯羹。

    可最終騰訊能否借助資本的力量,加速實體產業間的布局與規劃,還是得看騰訊怎么下這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