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環球快消息!下一代iPhone會是印度生產嗎?

    在規模與廉價勞動力之間尋找平衡生意的富士康,它的諸多布局,都需要跟著最重要的客戶,蘋果的步調走,符合蘋果的需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富士康獲得輿論關注的方式,經常跟管理失敗聯系在一起。

    12年前,以年僅19歲的青年工人馬向前跳樓自殺身亡為起點的十二連跳,讓富士康背上了血汗工廠的名號。日前,由于富士康鄭州廠區的疫情防控不力,數萬名員工徒步回家,又一次牽動輿論神經。這與勞動密集型企業本身的管理難度有關,也與富士康在中國科技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有關。

    隨著包括多地政府在內的多方力量介入,富士康鄭州園區的防疫工作已經逐漸平穩,也表示將繼續招工,歡迎離開的回來。但作為全球最大iPhone生產基地的鄭州富士康,所面臨的挑戰遠沒有結束。在接近5000公里之外的印度,由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支撐起來的富士康工廠,正在蘋果的全球分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出走的工人還有可能再回來,但失去的訂單,可能就不會了。

    01

    鄭州富士康廠區附近的鄭港十路上,臨時搭建了多個上車點,河南周邊市鎮的返鄉大巴停留在此,點對點地,來接那些拎著拉桿箱背著行李的富士康員工,回家。

    10月中旬,富士康鄭州航空港廠區爆發新冠疫情,部分員工在網上爆料,廠區防疫措施不到位,物資困難。恐慌逐漸擴散,有員工擔心被感染,徒步百公里返鄉,很快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了對富士康疫情的關注。

    鄭州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生產基地,決定著全球至少50%iPhone手機的生產進度。

    對于忙于生產新款iPhone 14的富士康而言,此次疫情來得不是時候。疫情爆發的四季度,正處于蘋果的節日季,是全年最重要的銷售時間段,也是蘋果供應鏈開足馬力,保障供給的時段。2021年,iPhone1920億美元的銷售額,約三分之一在節日季產生。

    一直以來,鄭州富士康都是最新款iPhone的生產地,但是在iPhone 14機型上,卻有了例外。距離鄭州4200公里的印度欽奈(Chennai),也在進行著iPhone 14的生產。

    地處欽奈到班加羅爾之間的斯里佩魯姆布杜爾鎮(Sriperumbudur),是莫迪政府“印度制造”計劃中的明星小鎮。4號國家公路穿城而過,運送載滿貨物的卡車和裝滿工人的白色巴士。

    2017年,臺灣電子制造商富士康落腳在此,并計劃在這里為全世界生產iPhone手機。它有著亮眼的開始,投資30億盧比,計劃三年內創造三萬個工作崗位。

    對于印度的年輕人而言,富士康提供了背井離鄉外出謀生的機會。尤其是年輕女性,在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只有20%的印度,富士康工廠女工是特別的存在。她們更聽話,工資也不高。一位流水線女工,每月的薪資在1萬盧比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不到1千元。人工成本同國內相比,至少縮減三分之一。

    蘋果于2017年首次在印度生產iPhone,即iPhone SE。但直到iPhone 14為止,蘋果在印度組裝的都不是最新款機型。印度生產新款iPhone的時間通常比中國滯后6至9個月。比如,印度今年4月才生產iPhone 13機型。

    不過,印度的iPhone生產時間表同中國的差距,已經越來越短。在iPhone 14上,印度生產的第一批iPhone14只比中國晚六周,即,會在10月底或11月出貨。

    02

    從字面意義上看,蘋果在印度的生產方式是組裝。iPhone的產品標識上,標注的也是Assembled in lndia(印度組裝)。

    日前,一位在蘋果大連直營店購買了兩臺暗紫色256GB版的iPhone 14 Pro Max的用戶,發現兩臺手機的組裝地不同,分別為中國和印度。其中一臺蘋果手機的外包裝上顯示印度組裝,中國制造。在印度組裝的iPhone ,意味著蘋果仍在從世界各地采購所有組件,運到印度。然后 ,由富士康印度工廠組裝——而不是真正制造。

    喬布斯時代,蘋果早期的組裝工廠主要分布在愛爾蘭。擅長供應鏈管理的庫克加入蘋果后,將制造重心轉向亞洲。目前,蘋果全球共有 18 家組裝工廠,其中 14 家位于中國,負責iPhone、iPad等產品的生產。

    從2007年起,富士康為蘋果代工iPhone,鄭州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生產基地,在鄭州有三個工廠,90條生產線,高峰期雇傭35萬名員工,帶動了鄭州手機產業鏈的發展,vivo、OPPO、榮耀6也相繼在鄭州設立了生產基地。

    依靠手機代工產業的帶動,河南,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連續十年外貿總量在中部省份排名第一。2021年,河南外貿進出口總值達8208.1億元,同比增長22.9%,以手機產業鏈為主的機電產品進出口占全省外貿比重超六成。其中,僅手機的出口總額就高達2727.2億元,同比增長17.8%,占到全國的28.9%。

    富士康控制的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也多年位列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名的第一名。

    10月份,鄭州廠區疫情發生以來,富士康從未停止生產。負責iPhone成品組裝的IDPBG事業群,為激勵員工出勤,補助從50元/天,加碼至100元/天,全勤則最高獎勵1500元。11月份,獎勵再度加碼,補貼提高到400元/天,全勤獎也提高到5000元。

    此外,全勤獎的標準也有改變,從之前的大于13天,到如今的累積出勤超過25天。可以反映出富士康的用工壓力。不過,富士康表示,生產運營都“相對穩定”,10月至12月的三個月產量將“展望不變”。

    而富士康最重要的客戶是蘋果。來自蘋果的代工收入占富士康收入的近45%。這也就意味著,富士康的諸多布局,都需要跟著蘋果的步調走,符合蘋果的需求。

    比如在工廠選址方面的考量。

    眼下,蘋果看中的新增市場是印度。庫克說,我非常相信印度的機會,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年輕人口結構的國家,無與倫比。蘋果也正在與印度消費電子產品連鎖店Croma合作,在印度推出自己的第一家線下Apple Store。

    富士康也亦步亦趨。目前它控制的印度實體為Rising Stars Mobile India Private Limited(RSMIPL),旗下有兩個生產基地,一個位于安德拉邦(“AP廠”),擁有1.5萬名員工。一個位于泰米爾納德邦的欽奈(“TN廠”),自2017年啟動至今已擁有1.1萬多名員工。

    03

    早些年,蘋果主要通過在印度組裝 iPhone(Assembled in lndia),用來節約印度政府對進口電子產品征收的約 20% 的進口關稅。

    但情況已經在改變。2020年印度產iPhone的比例僅為蘋果全球產能的1.3%。到了2021年,iPhone在印度的產能達到了800萬臺,占比上升到3.1%。研究公司 Canalys 估計,截至去年 12 月的季度,蘋果在印度的iPhone出貨量接近92.5萬部。

    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22年底開始,蘋果將會把約5%的iPhone 14生產轉移到印度,以利提升該國制造能力,在2025 年讓印度生產組裝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在內的蘋果產品提升到25%,以降低中國制造比例。

    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也在擴張。今年4月,富士康在欽奈又拿下了40英畝土地,用來增加iPhone生產線。而在欽奈,還有另一家知名蘋果代工廠——偉創力,它負責生產蘋果Mac系列產品。

    來自產業鏈的關注重點則在于:印度工廠和鄭州工廠會同時生產iPhone 15嗎?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猜測,今年iPhone 14于印度的量產進度仍較中國遲約6周,但差距已明顯縮小,因此可以合理地預計,印度和中國將能夠在明年同時生產新的iPhone 15。摩根大通的報告稱,蘋果已將下一代的部分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因為該公司愈發認識到,將生產集中在一個國家會增加風險。

    受供應鏈影響,蘋果二季度損失的收入約在40億美元。近期的蘋果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庫克也經常提到供應鏈穩定問題。

    平衡供應鏈風險,這項工作落到富士康頭上的最直接表現便是,今年的生產準備期來到更早一些。早在5月,鄭州富士康就已加大招聘力度,歷史性地開出了將近萬元的返費(新職工在入職90天后,并出勤滿55天后即可一次性獲得的補貼),深圳觀瀾富士康開始大量招聘員工,預計在8月份將會是高峰期。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區,蘋果iPhone組裝業務招工獎金提高至6480元。

    代工從來都是在規模與廉價勞動力之間尋找平衡的生意,富士康更是如此。蘋果意志是左右富士康未來布局的重點考量。當印度成為蘋果眼中的迦南美地,富士康的腳步,也會悄然而至。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略大參考”(ID:hyzibenlun),作者:旺仔,編輯:程怡,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鄭州富士康 生產基地 全球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