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動態:USB 4標準規范重磅革新:原來這才是蘋果放棄Lightning的真正原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當你花了一萬多買的iPhone 14 Pro Max還僅支持龜速的USB 2.0時,殊不知,USB 4 V2規范已悄然來臨,下一代傳輸接口最高支持120Gbps的速率,是USB2.0的250倍……
USB傳輸標準重磅革新
10月19日,USB-IF發布了全新的USB4 V2.0標準規范,新一代USB4 2.0接口將支持80Gbps的雙向最高傳輸速率,以及非對稱式120Gbps的最高速率,不僅遠遠甩開了USB2.0和3.X,哪怕跟USB4 1.0相比,都占盡優勢,在筆者看來,哪怕命名USB 5也沒毛病。
USB4峰值速率40Gbps
(資料圖)
支持最新的USB4 2.0標準有啥好處呢?
比如備份手機存儲的資料到電腦,盡管電腦支持USB3.0接口,但是你用的是iPhone或小米手機,那最高傳輸速率會卡死在USB 2.0線下,最高僅480Mbps的速度,轉換一下就是60MB/s的峰值(實際一般只能跑到45MB/S左右),那備份15GB的資料,至少耗時4分15秒(實際得7分鐘往上),而如果電腦和手機支持最新的USB4 2.0傳輸標準,理論僅需要1.5秒(按80Gbps換算,實際也就幾秒的事)。
隨著手機存儲空間的不斷增大,如今512GB和1T近乎高端旗艦的標配了,那么,在手機上欣賞超清大片也是小兒科的事,從PC上拷貝一部40GB左右的4K大碟到手機,如果是USB2.0的小水管,你至少需要苦等十幾二十分鐘,而支持USB3.1 Gen1的手機,在數碼大V@機海風云的評測視頻里可以看到,跑出了283MB/s的成績,以280MB/s來記,也是USB2.0實際跑分45MB/s的6.2倍,3分多鐘也就拷完了。
可想而知,當再過幾年,USB4 2.0全面普及后,拷一部40G的電影,也僅僅是幾秒種的事,USB2.0到USB4 2.0的升級,不亞于自行車變磁懸浮,那種體驗度和幸福感的提升,將是空前的。
此外,因為新規范可選地支持三個通道高達120Gbps的理論速率發送和接收數據(3Tx+1Rx非對稱模式),這逆天的帶寬完全足夠主機帶動8K 85P非壓縮格式與8K 144P(DSC壓縮格式)的視頻信號,且支持DP2.0/2.1的最高規格UHBR20,也就是說,再發燒的高端顯示器(4K 240Hz、2K 480Hz),它都能帶得動。
并且吃掉了120Gbps的帶寬之后,它還剩余40Gbps的帶寬,發燒玩家完可以再連一個多功能擴展塢,實現USB網卡、網線、網絡攝像頭等全設備的支援,所以,數碼發燒友和電競玩家們難掩興奮之情,也就能理解了。
USB4 2.0毫無疑問就是下一代至強傳輸協議,連緊的也不僅僅是手機,PAD,甚至下一代PC,VR等任何智能設備,都將看到它的慢慢普及的身影,說時遲,那時快,在USB 3.X階段起到技術主導作用的英特爾,首先就官宣跟進了新規范。
英特爾隱晦表示,下一代雷電技術(雷電5)正是基于 USB4 2.0標準規范開發的,且代表了V2規范的高級別形態,幾乎完整支持了USB4 2.0的所有技術特性,比如除了雙向80Gbps的速率之外,還支持DisplayPort 2.1的信號傳輸,甚至能讓PCIe傳輸速率提升200%,讓發燒玩家外接獨顯成為了可能。
USB4 2.0有著一系列無可替代的顯著優勢,行業巨頭紛紛跟進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唯獨逆勢而為,仍在給iPhone配Lightning接口的手機霸主蘋果,也到了做抉擇的時候……
Type-C連接器成最大贏家?
除了數據傳輸速率上的飆升,USB4 也帶來了充電功率上的提升,比如最高支持240W的超級快充(當前手機行業,全球快充記錄還停留在vivo創造的200W記錄之上),而Type-C恰 恰是USB接品的外形標準,你可以理解成USB 4是技術規范,而Type-C連接器就是它的物理硬件,也即蘋果再不拋棄Lightning,投入USB Type-C懷抱,在快充與傳輸這大技術規格上,都將遠遠被支持Type-C的安卓陣營甩開。
10月4日,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一項法案,自2024年底開始,所有便攜智能設備都必須使用USB Type-C接口,2026年起,筆電本電腦的標準接口也將成為USB Type-C,也就是說,統一Type-C接口幾乎就是一道死命令了,蘋果再倔強,也該低頭了。
也許有人會問,無論USB IF也好還是英特爾、AMD等巨頭也罷,為何都在大力推動接口大一統,其實真相并不難發掘,雖然是技術的革新,但商業本質上,這是關乎萬億產業鏈的重大事件,你沒看錯,小小的Type-C口,背后是無數巨頭的背書力挺,關乎著億萬人的生計……
招商證券研報/圖
USB Type-C相較之于Lightning,至少具有全功能、向下兼容和超高速率三大優勢,目前USB-Type C接口的最大市場集中在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車載、可穿戴、家居上,是技術路線最確定、聯動效應最顯著、規模最可觀的硬件革命。
伴隨著USB4 2.0的技術規范的發布,搭載該項技術的終端廠商會顯著提升產品的賣點,從而變成間接受益者,而負責Type-C連接器和線纜制造生產的廠商,將會是直接受益方,以最新發布的iPad 10為例,因為它搭載了Type-C接口,想充電就必須購買Type-C線纜,蘋果官網是什么價呢?
1米編織充電線,售價145元,而偏偏與Apple Pencil仍然是Lightning口,用戶想在新iPad上使用它,還得再買一個Lightning to type-c的轉接頭,售價67元, 兩項加一起,就是額外的212元支出,豐厚的利潤,蘋果和供應商豈能不開心?
筆者認為,lightning接口損失掉的MFI認證費收益,庫克遲早會通過Type-C賺回來的,姜還是老的辣,而鴻海、立訊精密、欣旺達等一批國內代工大廠,都將直接受益于Type-C接口的統一。
技術更先進、消費者體驗直線提升、產業鏈上中下游都能賺到更多的利潤……這不就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硬件大生態閉環?
參考資料:
USB-IF、Intel、AMD官網,機海風云微博,招商證券研報等,部分圖源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互聯網爆料匯”(ID:BLH01888),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