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關注:36氪領讀 | 知識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錯覺
本文摘編自《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作者:成甲,36氪經授權發布。
【資料圖】
霍金曾說過:知識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錯覺。
什么是錯覺?
一本書,標記了“讀過”就覺得自己看懂了,但讓你說出個一二三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一個理論,聽說過就以為自己掌握了,但真正需要應用時卻完全想不起來;
一個觀點,聽了大V的一番闡釋之后,就覺得是自己的觀點,但其實并沒有經過思考——
所有這些“知道”和“懂得”之間的鴻溝,就是你的知識錯覺。
我們是如何陷入“知識錯覺”的?
在互聯網的喂養下,我們每個人每天的信息攝入量可能是以前的千倍萬倍。每天從起床開始,我們刷付費專欄,刷朋友圈,刷公眾號,刷知乎,刷豆瓣;我們可以跟別人談論特朗普為什么大敗希拉里,可以分析阿爾法狗為什么能碾壓人類,可以對最新電影的優劣手法品頭論足;我們因為看了最新的TED演講而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比周圍的人更有想法,因為收藏了大V的朋友圈文章,便覺得自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你當然不能說這些都不是“知識”,有的甚至絕對是“干貨”。但之所以說它們是你的一種“錯覺”,是因為這些東西往往都是別人加工過給你的碎片化數據,你所做的只是東拼西湊,在腦袋里壘起了一堆沒有地基、飄在空中的磚頭——一旦風吹草動,或者是一個完全相反觀點,就足以讓其轟然倒塌。
“擁有即獲得”的大腦幻覺
還有一種錯覺來自于“擁有的滿足感”。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志向的三有青年,不斷提升自己是剛需,于是你不惜重金報名各種培訓班,業余時間學習各種公開課,微信里收藏了上百篇學習方法的干貨文章,知乎了保存了數不盡的精彩答案,kindle里放了上百本經典書籍,電腦了下了幾百G的學習資料和視頻……
但大腦有一種潛意識,在“下載完成”或者“已收藏”的那一刻,大腦會以為自己已經擁有了那些知識。所以培訓班筆記可能很少拿出來看,公開課視頻成了路上打發時間的背景音,那些上百G的各種電子書更是從沒有打開過。于是 到頭來,我們只能感嘆:聽了這么多道理,學了這么多知識,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說到底,什么是知識?知識是可以改變你的行為或認知的。而如果一個知識并不能發揮這種作用,或者說你囤積了很多知識而并沒有對其進行加工,那么它充其量只能叫做信息,而你終究也只能成為一個上裝天文、下裝地理的信息收納箱。
怎么跳出這種自嗨的陷阱?
答案是:找到底層規律,把自己從一個收納箱變成一個煉丹爐。
復雜的世界是由簡單的基本規律決定的——找到那個基本規律,就像在掃雷游戲中點開了一個關鍵的雷,一炸能炸開一大片。比如高房價的問題,各種解釋五花八門:炒房團炒的,丈母娘經濟,等等,每種解釋都看似合理,但各自的立足點其實都不怎么牢靠,都是在用“現象”解釋問題。那么你該怎么判斷?底層規律告訴你,應該用更基礎的知識來解釋,比如供求關系、不均衡分布、規模效應等等。這些解釋也不一定準確,但顯然要比那些不嚴謹的推測來得更可靠,也更容易驗證。
在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底層規律尤其重要。學習是一個輸入—消化—輸出的過程:前邊提到的種種行為——讀更多書、follow更多信息、訂閱更多專欄和課程——都是在增加自己的輸入。而只有當我們運用底層規律來發展自己的知識樹時,學習才能變成了一個生長和創造的過程:知識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點,而是彼此聯系、相互接觸,甚至通過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不斷產生新的認識。知識開始了自生長!
理解了底層規律,自己就變成了一個煉丹爐:外部輸入的東西,經過加工形成全新的認知;而反過來,這種認知又進一步增進你對外部輸入的理解,甚至可能會超出原作者的認知深度。
如何才能找到底層規律?
用底層規律思考,可能說起來簡單,但落實起來很玄。知識達人成甲的書《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教你如何找到底層知識,并實現應用,真正把知識轉化成生產力。成甲將這個底層規律稱為“臨界知識”。物理學上,裂變材料質量突破某一臨界值才能產生驚人的核爆炸;同樣,有些知識也能夠發生裂變,在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能派上用場。而當你儲備的臨界知識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驚人的威力。
拋開盲目地信息輸入,刻意提高認知深度,從頭開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慢功夫”最初可能會讓人感到恐慌,畢竟我們已經習慣于每天刷海量信息的快感,習慣于“知識錯覺”帶給我們的虛假滿足。但正如《好好學習》中所說的——
趕著快的人,選擇的是同一條路;有勇氣慢下來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長的路上不擁擠。
所以,你是想做信息洪水中隨波逐流的吃瓜群眾,還是想做以慢為快、步步為營的成長者?
書名:《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作者:成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作者簡介
成甲
文旅行業創業者,知名知識管理研究者,著有《好好學習》與《好好思考》。 2016年與羅輯思維“得到”App合作,主持《成甲說書》節目,好評如潮。 他潛心研究認知思維,并于2019年受邀參加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股東大會,專訪芒格先生。 2021年發起學習社群“萬物皆可盤我心”,致力于與大家共建一個多元思維共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