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硅谷最有權勢的女人辭職了,告別信傳遍全網,一個時代結束了

    6月1日,在夏威夷度假的扎克伯格,接到了他14年的工作搭檔雪莉·桑德伯格的辭職電話。

    雖然扎克伯格社交帝國一半的瓦片是由桑德伯格壘起來的,但這通電話并不讓人意外。在過去幾年里,關于“桑德伯格離職”的話題早就在員工之間悄悄發(fā)酵。

    掛掉電話的扎克伯格在手機上刷到了這位老搭檔的辭職信,作為回應,他把團隊事先替他準備好的內容粘到編輯器里,并加上了一句“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發(fā)送了出去。

    時間崇拜”刻在每一個人的情感當中,并與我們的文化深刻綁定。然而對于充滿理性與斗爭精神的扎克伯格來說,這樣的字眼并不容易從他的嘴里說出來。

    先上去再說

    2004年,當扎克伯格為失戀泄憤,搞癱哈佛大學的校園網絡的時候。作為學姐的桑德伯格就已經是硅谷明星了。

    在踏入科技界前,桑德伯格先后在世界銀行和麥肯錫工作,緊接著在美國財政部部長辦公室擔任幕僚長。

    2001年,薩德伯格應邀進入谷歌,彼時“小扎”還在念高中。

    互聯(lián)網行業(yè)讓人著迷之處在于,它能夠迅速拉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2008年,扎克伯格在宿舍里創(chuàng)辦的Facebook已經拿到投資,表現(xiàn)出獨角獸潛力,進入雅虎、谷歌、微軟等公司的視野。

    這家公司很快擁有了7000萬用戶和1.5億美元的收入。但500名員工的規(guī)模決定了它還不能從投資人那里“斷奶”。

    許多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穿著拖鞋和牛仔褲上班,在辦公室墻上亂涂亂畫。”不過,這幫傲慢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有了盈利焦慮,而焦慮往往導致犯錯。

    剛學會如何花錢的扎克伯格,也要思考如何讓公司持續(xù)地賺錢。被認為不cool的廣告,成了他們要抓住的稻草,而這正是桑德伯格所擅長的。

    有經濟學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有深入印度參與麻風病和貧困人口救治經歷,更有財政部的工作經驗。

    桑德伯格對金錢的理解深入而全面,她清楚財富機器如何運轉,也懂得如何搞定關鍵關卡,改變金錢流動的方向

    作為谷歌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副總裁,她著手建立并管理著公司的在線廣告計劃AdWords和AdSense,這兩個項目占谷歌2007年166億美元收入的99%。

    桑德伯格加入谷歌時,谷歌只有300名員工。到了2008年,她已經領導4000人的大團隊。

    但超過16000人的谷歌已經開始表現(xiàn)出大公司病,它的掌舵者也從兩人組變成三強分立。這意味著,這里已經沒有她可以上升的空間。

    而Facebook的狀態(tài)跟她一開始認識的谷歌太像了。26歲的扎克伯格雖然性格傲慢,不善言辭,但跟施密特(谷歌前CEO)一樣聰明。

    他在一次晚會上跟桑德伯格“偶遇”,之后開始了一段為期六周的“商業(yè)戀情”。當然,這次偶遇是Facebook的早期投資人安排的。

    扎克伯格的優(yōu)勢是有時間,兩人每周多次見面共進晚餐。扎克伯格的單身公寓里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他們通常在桑德伯格家吃飯。

    每次聊到深夜,她不得不把扎克伯格“轟出家”。

    施密特沒有騙她,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他說,“要去尋找那些能夠快速成長的團隊,如果有人給你在一艘火箭上買了座位,別管是不是頭等艙,先上去再說。”

    最終,她以COO的職位進入了Facebook。

    在硅谷,桑德伯格是一個距離金錢最近的人;而扎克伯格是離代碼最近的人。

    兩個人的認識,可能是所有互聯(lián)網公司最重要的組合之一:產品和商業(yè)化

    年輕的Facebook成了他們兩個人的火箭。

    既是“媽媽”,也是“工頭”

    硅谷是一個“男子氣概”濃厚的地方。

    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高傲刻薄,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是“我不要你覺得”那類霸道總裁,前英特爾CEO安迪?格羅夫咄咄逼人,把員工罵暈過去才肯罷休。

    駕馭Facebook的扎克伯格,“共情”能力少得可憐,年輕的員工普遍感受到“緊張、壓力和倦怠”。

    桑德伯格如何與年輕自己快20歲的小扎相處呢?

    加入Facebook后,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的桑德伯格,敏銳地抓住了這家公司的“直男感”與孩子氣。

    Facebook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她穿著講究的服飾,跟牛仔褲、T恤和連帽衫的新同事坐在一起

    按照Facebook老員工的評價,她既是“媽媽”,也是“工頭”。她既是“房間里唯一的成年人”,也會大方地表達脆弱。

    每次她在小扎面前哭泣,小扎總是手足無措,“你想要一個擁抱嗎?Are you OK?

    桑德伯格開始處理扎克伯格不想處理的事情,制定廣告策略、負責招聘和解雇、處理辦公室政治。

    按照自己丈夫提供的建議,桑德伯格并沒有著急處理實質性的問題,而是去培養(yǎng)與扎克伯格的關系

    一次,她與扎克伯格約定在九點舉行會議,但他出現(xiàn)在了晚上九點,他認為不會有人在早上九點上班

    甚至在她入職沒多久,扎克伯格就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環(huán)球之旅。

    而那時Facebook雙人組面對三大課題:

    從0到1建立廣告業(yè)務,并開始賺錢;

    啟動移動化戰(zhàn)略,踩上移動互聯(lián)網的浪潮;

    把公司的數(shù)據(jù)和模式包裝漂亮,為IPO做準備。

    這些都要求二人積極配合行動。

    完成第一項戰(zhàn)略,桑德伯格需要說服扎克伯格接受廣告,同時說服廣告商投入預算

    她用了兩年多的時間,2010年,F(xiàn)acebook成功地度過了初創(chuàng)企業(yè)生命中最危險的階段之一。

    不僅扭虧為盈,還啟動了吸金機器,員工數(shù)來到2000人,用戶數(shù)達到了7億,已經能夠跟谷歌和微軟掰手腕

    桑德伯格同時開始把自己在谷歌的老同事挖過來。

    三年間,超過200名谷歌員工加入Facebook,這其中包括安卓工程師大牛Erick Tseng,擅長廣告營銷的David Fischer。

    面對人才流失,谷歌那年不得不漲薪10%加以應對

    桑德伯格和她的朋友們

    與谷歌的人才爭奪可能是Facebook主動參與的第一場商業(yè)戰(zhàn)爭,除了緊張的外部環(huán)境,新的矛盾在內部開始出現(xiàn)。

    即便扎克伯格們信奉“快速行動,打破常規(guī)”(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但也僅限于一種在技術領域的行動指南。

    更多的時候,他們相信“只要產品夠cool,財富就會自然到來”。

    在桑德伯格的世界里,生存的法則是:

    你認識誰,比你在做什么更重要

    她頻繁地拜訪廣告主,組織CMO們參與大大小小的論壇峰會,動用自己在政界的人脈為大客戶牽線,也會在家里招待關鍵人物。

    很快Facebook內部開始發(fā)生分化,被稱為FOSS的團體浮出水面,他們是“friends of Sheryl Sandberg”。“桑德伯格把她的朋友放在職權地位,即使有些人的資歷低于其他Facebook員工。”

    這樣安排,保證了廣告系統(tǒng)的吸金效率,也讓桑德伯格建立起了話語權,成了公司絕對的二號人物

    相對地,扎克伯格有更多精力管理工程團隊。他嚴苛地驅使團隊移動化轉型,“在一個月之內,如果你沒有拿出移動端的產品,你真的無法與扎克見面。”

    扎克伯格在戰(zhàn)略上的遠見和敏銳開始顯現(xiàn),同時更有底氣、也更懂得如何花錢。2012年,他用10億美元買下了只有13個人的Instagram

    在桑德伯格的主導下,F(xiàn)acebook的廣告產品從頁面的邊欄廣告,延伸到了動態(tài)列表,甚至注銷登錄的頁面,并更精準服務廣告主。

    隨后,FaceBook進一步模糊了內容和消費的界限,News feed Ads在2012年延伸到了移動端,啟動了廣告業(yè)務的二級火箭。

    就是這一年,F(xiàn)aceBook成功上市,用技術力量和賺錢能力證明了自己。2016年,F(xiàn)acebook年收入的97%來自于廣告,廣告收入中83%來自于移動端。

    公司的出氣筒

    Facebook的高速增長在于深入參與到社會現(xiàn)實當中,建立了高效的商業(yè)模型。但當增長變慢,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2016年大選期間,桑德伯格認為“大選會帶來與超級碗和世界杯相媲美的大單子”。Facebook甚至提議在總統(tǒng)競選辦公室安排員工,幫助他們有效地使用平臺。

    Facebook并不滿足于從競選一方賺錢,它要拿走雙方的大選預算,甚至還收取了第三方干擾大選的千萬廣告費。

    這個過程中,上千個機器人賬號在Facebook上發(fā)布虛假信息,這些信息被通過二次傳播向全網擴散

    備受指責的Facebook辯稱大多數(shù)選舉信息合法,顯然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2018年,F(xiàn)acebook卷入劍橋分析公司的隱私丑聞,被指收集了87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shù)據(jù),并在2016年大選期間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鎖定選民。

    扎克伯格和高管們被送進了聽證會,交出了5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但顯然,這是桑德伯格犯下的錯誤

    從2013年到2018年,桑德伯格先后出版了暢銷書《向前一步》和《B選項》,積極參與公眾演說,建議職場女性在工作中追求最高職位。

    她也經歷了第一任丈夫的離世,認識了動視暴雪的CEO Bobby Kotick,并表現(xiàn)出對重新進入政界的興趣。

    這期間,她把一些關鍵的安全和政策決定轉交給下屬。

    當大選事件發(fā)酵時,長期順風順水的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工具箱里,并沒有多少解決危機的方法,她已經無法面對現(xiàn)實,選擇動用公關手段把水攪渾,攻擊提出質疑的機構

    她在公眾當中維護的好形象在一定程度保護了她,不久以后,外界才意識到,F(xiàn)acebook出現(xiàn)的問題,與她的關系更大

    一次,在與扎克伯格會面后,桑德伯格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會繼續(xù)留在Facebook工作,她認為她已經成了公司的出氣筒。

    與此同時,用戶對平臺上隱私廣告的抵制也影響到了品牌方,桑德伯格在麥迪遜大道的廣告主那里也失去了信任。

    一個時代的結束

    2018年,F(xiàn)acebook迎來了離職潮,這次大離職,與組織架構的調整有關。

    “調整徹底重組了產品和工程團隊,由此帶來的高管離職事件,大幅削弱了桑德伯格的地位。Facebook從CEO和COO的雙核領導結構,轉為CEO集權。”

    2021年,新任首席商務官Marne Levine開始接手桑德伯格的部分權力,她最重要的伙伴,掌握大量廣告商資源的Carolyn Everson被迫離職。

    今年6月2日的這次離職,也被看作是2018年這次架構調整遲到的高潮。

    從2008年到2022年,桑德伯格幫助Facebook成為廣告巨頭和科技行業(yè)最強大的公司之一,市值一度超過1萬億美元。

    扎克伯格用“一個時代的結束”為兩人的合作畫上句號,再加上公司的策略之變,桑德伯格的離開也因此有了一層象征意義。

    當平臺增長到足夠大,線上的比特足夠復雜之后,以人為組織的力量率先失效,并導致失序。緩緩降臨的賽博世界,需要通過新的工具組織起來

    今天,不論從產品創(chuàng)新還是商業(yè)模式角度,F(xiàn)acebook都已經被TikTok等新物種所超越。

    無數(shù)用戶心甘情愿地拿起手機為算法“打工”。在TikTok的模式里,你不必再消耗大量資源跟廣告主維護關系,他們會主動把預算花在這里。

    這也是技術王國的國王們相信的新故事。

    2021年,扎克伯格終于下定決心跟Facebook說再見。他把公司改名為Meta,并希望新公司是一家元宇宙公司。

    扎克伯格曾經對桑德伯格不吝贊美,“她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她擁有極高的智商和情商,這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罕見的。”

    這個嘴上沒有“協(xié)同效應”等互聯(lián)網黑話的女人,跟他的急性子格外對路。他強調,離職之后,“可能沒有人能替代她的位置。”

    而告訴職場女性要“進一步”的桑德伯格,用一種退一步的方法開始了新的生活。

    她在離職時表示,“當我在2008年接受這份工作時,我希望自己能在這個職位上干上5年。14年后,是我書寫人生新篇章的時候了。"

    她在采訪中說,“這是一份帶給我榮譽的工作,但它不是一份讓我有時間去做其它事情的工作。”離職之后,她將專注于自己的慈善工作。

    很長一段時間里,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的工位不遠,如果有事找對方,只需要lean in。但在Meta元宇宙的世界里,不再有桑德伯格的位置。

    參考文獻:

    [1]Why Facebook Needs Sheryl Sandberg(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1-05-12/why-facebook-needs-sheryl-sandberg#xj4y7vzkg)

    [2]Mark Zuckerberg’s Most Valuable Friend

    [3]Meta COO Sheryl Sandberg"s Lifeand Career, in Photos(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fabulous-life-of-sheryl-sandberg-2014-7)

    [4]Sheryl Sandberg "Lean In" Exclusive Interview(https://ideas.time.com/2013/03/07/confidence-woman/)

    [5]兩萬字還原真實扎克伯(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5624.html)

    [6]架構調整后,桑德伯格不再是臉書二號人物(https://mp.weixin.qq.com/s/ccAwrSuTvnzrvKu971U5sg)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肖瘦人,36氪經授權發(fā)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