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又到云南人蘑菇中毒的時候了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瀘水市,瀘水市六庫,六庫傈僳族,傈僳族是這樣叫……”

    這段全網爆火的洗腦旋律,讓是云南的和不是云南的都沉默了。

    不小心刷到這個說唱視頻的朋友們,一般都會經歷這樣三段心路歷程:

    第一遍:“什么鬼?”

    第二遍:“咋又刷到?”

    第三遍:“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

    動感的搖擺加上自信的說唱,讓這位云南傈僳族的Rap Star火出了圈,也讓全國各地的網友們跟著視頻速成了云南方言。

    烏鴉叫做阿南,青蛙叫做歐巴

    這個季度的云南靠說唱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在全國各地用說唱小調帶領家鄉“上分”的隊伍中,云南一馬當先:

    “感覺沒吃二兩云南蘑菇唱不出這神曲?!?/strong>

    是的,在云南,傈僳族說唱或許還不算最魔性的。

    與它一同扛起云南上分大旗的,還有——

    云南蘑菇。

    01 吃了云南的蘑菇,我看到了藍精靈

    云南人有多愛吃蘑菇,外地人根本不懂。

    據統計,云南蘑菇種類分為二個綱、十一個目、三十五個科、九十六個屬、約二百五十種,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雨季來臨,蘑菇在山上蠢蠢欲動,云南人吃菌的心也按捺不住,人人都化身“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

    “如果你約云南人明天去摘蘑菇,他會起得比雞還早?!?/strong>

    沒去過云南,你永遠不知道菌菇會有如此多種鮮味,也不知道菌菇中毒后的世界有多魔幻。

    每年五六月份,云南的醫院里都會扎堆出現一群菌菇中毒的病人:

    他們神色恍惚、語無倫次,有的在醫院唱起了《忐忑》,有的在幻覺中化身巴啦啦小魔仙進入了魔法世界。

    來源:微博@沸點視頻

    吃完云南毒菌菇,能把《山海經》里的奇珍異獸都見個遍,堪稱一部愛麗絲夢游仙境。

    《瞬息全宇宙》是不是也是在云南寫的?

    “身邊一群藍精靈圍著我轉,還有好多小人在跳舞。”

    “這里有兩頭小鹿,這頭鹿上面有一條龍在玩繡球,旁邊有只龍蝦在圍觀。”

    還有的人干脆看到白雪公主和哈利·波特一起給自己抬床,來了把迪士尼和環球影城的夢幻聯動。

    更有卷王,菌菇致幻的場景都是帶著全家運動健身,一家子在沙發上劃船。

    能不能中毒的時候把工作也做了

    運氣好點還能開個天眼,看誰說話都自帶字幕,做英語聽力直接看見原文。

    這么多起致幻事件都沒能動搖云南人吃菌的決心,總有人在中毒的邊緣反復試探。

    “我爺爺奶奶愛吃蘑菇,吃完了怕蘑菇有毒,遛彎去醫院門口遛。”

    不如直接在急診室門口吃(不是)

    唯一能夠解釋這種迷惑行為的原因,只能是……云南的野生菌實在太好吃了。

    云南人最常吃的野生菌蘭茂牛肝菌,又稱“見手青”,盡管日前被列入不采摘不食用名單,但云南人對這種蘑菇的熱情,仍然相當高漲。

    用手捏一捏就變青色,所以稱為”見手青“/ 《舌尖上的中國II》

    因為和其他毒蘑菇相比,見手青顯得格外“通情達理”,如果經過高溫爆炒,就不再具有毒性,同時味道極其鮮美。

    但一旦吃到比較厚、沒有完全炒熟的幾片,就有可能出現“全家吃了蘑菇,自己一人中毒”的怨種事件。

    數據顯示,云南每年蘑菇中毒的一半案例,都是由于患者吃了見手青。

    即使有中毒的風險,見手青的絕佳口感和“好吃到飛天”的美味,還是讓云南人為了見手青“競折腰”:

    “沒熟別人在飛,熟了你在飛?!?/strong>

    今年第一波高品質見手青,由于供不應求,每公斤的價格已然突破2000元大關。

    除了市場以外,云南還有另一種致命誘惑:野生菌菇。尤其是自己背著竹筐上山采蘑菇,更是無與倫比的美妙體驗。

    02 去云南采蘑菇,還以為在霍格沃茨上魔藥課

    “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p>

    在云南人眼里,不是所有蘑菇都配叫“菌子”。

    全球已知的食用菌多達2000種,云南野生食用菌就達了900種以上,幾乎占了一半。

    云南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山高水深,地勢復雜,雨水充沛,氣候多變。

    這樣的地理環境,野生菌的種類自然眾多。

    青頭菌,牛肝菌,雞樅菌,羊肚菌,松茸……

    云南一家采摘雞樅菌的原始森林 / 《舌尖上的中國II》

    大的小的胖的瘦的有毒的沒毒的,甚至會讓你懷疑:

    “這真的是地球表面能長出來的生物嗎?”

    云南舉辦的“菌王”大賽 / 云南衛視《經典人文地理》欄目《大山的饋贈》

    來源:云南衛視《經典人文地理》欄目《大山的饋贈》

    為了避免“躺板板”的風險,云南人自然不能神農嘗百草,而是在實戰中琢磨出了采菌的技巧與方法。

    不過這些技巧在變幻莫測的云南菌菇面前,就像是用“1+1”的方法試圖弄懂天體物理。

    “紅傘傘白桿桿”這種把自己有毒寫在臉上的菌菇早已是小兒科,防不勝防的是,看起來純潔無暇的白傘傘也可能有劇毒。

    白傘傘之致命鵝膏/ 圖源:微博@澎湃新聞

    還有把自己偽裝成香菇兄弟的灰傘傘,跟人們常見的養殖食用菇極為相似,卻帶有毒性。

    灰傘傘之灰花紋鵝膏 / 圖源:微博@澎湃新聞

    “戴花帽穿裙子”的美少女菌菇,也是中毒的重災區。

    圖源:云南發布

    如果省教育部門把毒菌識別納入高考科目,云南高考的難度,一定是地獄級。

    昆明植物研究所也為此操碎了心,吃菌菇的季節一到,就火速對云南常見毒菌掛圖進行了更新。

    圖源:微博@人民日報

    不但如此,云南政府各部門也在菌菇上市前提起了一級戒備。

    一條又一條的毒菌提醒短信就發到每個云南人的手機里,堪稱一本電子版的《毒蘑菇百科全書》。

    圖源:微博@都市時報

    云南毒菌種類到底有多少?

    連無窮小亮曾經運營的博物雜志官微,也坦言:

    “解答不了。”

    別問,問就是見小人警告

    為了能安全吃到鮮美的菌子,云南人吃雜菌火鍋堪稱一場“試毒大會”。

    云南雜菌火鍋 / 圖源:美食中國

    紅藍黃綠的蘑菇煮在雞湯里,服務員會來對食材和火鍋湯底取樣,并保存72小時——一旦中毒,毒性在72小時內通常會發作。

    這時就可以直接把樣品拿去化驗處理,不然都不知道是哪種菌菇引起的中毒。

    涮不同的菌類需要的時間也不同,每張桌上都有秒表用來嚴格卡點計時。

    為了避免顧客中途偷吃,有的餐飲店老板甚至會提前把筷子沒收,火鍋煮沸后再還給顧客。

    不過即使是沒收筷子、定好鬧鐘,偶爾也防不住貪吃的大怨種們:

    “我是過來人,沒筷子我偷喝湯結果中獎了?!?/strong>

    來源:微博@王月笛Scorpio

    吃菌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有一種“賭博”帶來的刺激。

    除了菌菇火鍋的鮮美,許多人甚至也對“中毒”躍躍欲試:

    “好想去云南吃菌子,中毒看小精靈?!?/p>

    云南毒蘑菇,真的只是致幻這么簡單嗎?

    03 路邊的野蘑菇,你別采

    “看得我也好想去吃毒蘑菇。”

    吃菌致幻的事件大多被歸為搞笑新聞的范疇,但實際上,毒蘑菇的危害超過你的想象。

    除了惡心、嘔吐和頭暈,致幻或許只是最輕微的中毒癥狀。

    我們所說的“紅傘傘”毒蠅鵝膏菌,以能夠毒殺蒼蠅而命名,足見其毒性之強。

    圖源:央視新聞

    但這還不是最毒的蘑菇。白色傘蓋的致命白毒傘,在食用量大時,死亡率能夠達到100%。

    死亡率達到100%

    根據云南省疾控中心的統計,去年全省因食用野生菌發生中毒事件多達600余起,導致20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

    “吃得好能見小精靈,吃得不好見牛頭馬面。”

    除了一定要把菌子做熟,熟悉哪種菌采哪種似乎也是”蘑菇人“常用的生存技能。

    但這種的方法并不適用,比如灰傘傘和香菇,很多蘑菇長得極其相似,但指不定哪一個就是地府爆款。

    更為重要的是,路邊的野蘑菇不要采。

    云南將所轄縣市區的野生菌中毒風險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圖源:云南疾控微信公眾號

    不僅是云南的路邊山間,其他省份地區也需要牢記這一原則。

    近段時間,不同地區采蘑菇食用中毒事件層出不窮。

    尤其是南方地區,潮濕的環境催生菌類生物,但這其中有毒的不在少數。

    對于野生菌,官方圖示寫清不能采摘、食用的自然不能采,但官方沒有注明的,也不代表可以大膽采摘。

    千萬不能根據網上的圖片對比現實中的實物,以為一模一樣就可以食用。

    你在網上學到的“能吃”的種類,跟你在山上或者路邊攤看到的“很像”的實物,不見得是同一種。

    只能說蘑菇里面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只是無論蘑菇里的水有多深,要想讓云南人不吃菌除非地球爆炸。

    曾經有大V博主曾講述這樣一段經歷。

    一個云南人吃了見手青,上飛機,發病致幻時已經到了深圳。

    等病人終于清醒一點,和醫生說自己吃了見手青中毒。

    但深圳醫生沒接診過菌菇中毒,還以為“見小人”是患者出了精神問題。

    在除了云南之外的地方,菌菇中毒可能并不常見

    所以要是真想吃野生菌,那就去云南的正規市場購買,或者正規的火鍋店讓老板幫你把握。

    除了云南的蘑菇格外鮮美,其實更重要的是——

    即便出了問題,他們的搶救經驗,也更加豐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蘑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