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烏托邦”:全球首艘加密貨幣游輪的幻滅記(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2020年,三名加密貨幣愛好者購買了一艘游輪,希望打造一個“海上烏托邦”,但最后,他們的計劃以失敗告終。這篇文章來自編譯,文中詳細介紹了這三位加密貨幣愛好者從構思到執行再到最后失敗的故事。這是文章的上篇,主要介紹的是“海上烏托邦”概念的構思以及最開始的嘗試。
圖片來源:Pete Reynolds
“海上烏托邦”:讓上千個國家在公海上繁榮發展
2010年12月7日晚,在舊金山一個靜謐的禮堂,前谷歌工程師帕特里·弗里德曼(Patri Friedman)為活動現場觀眾栩栩如生地勾勒了一幅人類未來的圖畫。該活動由蒂爾基金會(Thiel Foundation)主辦,該基金會于2006年由自由至上主義者、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創立,其宗旨是“全方位捍衛和促進自由”。
弗里德曼是上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自由市場經濟學家之一彌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孫子,他站在寬大的講臺后跟現場觀眾分享了他的計劃。他想轉變我們生活的方式和地點,放棄陸地上的生活以及對社會本質的陳舊假設。他的想法很簡單,即在海洋中央建設一座新城市。
弗里德曼稱其為海上家園(seasteading),意思是“定居在公海”,這一概念借用自韋恩·格拉姆里奇(Wayne Gramlich)。早在2008年,軟件工程師格拉姆里奇就與弗里德曼獲得蒂爾提供的50萬美元資助,共同創立了海上家園研究所(Homesteading Institute)。
在四分鐘的描繪未來圖景過程中,弗里德曼闡明了其理由。他問道,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為什么美國仍然在沿用1787年以來的政府體制(弗里德曼說,“如果你開的汽車產自1787年,那它只可能是一匹馬”)。他認為,政府需要像手機軟件那樣更新升級。“我們應該把政府想象成一個行業,國家就是企業,公民就是客戶!”他說。
弗里德曼稱,建立新政府形式的難點只不過是缺乏空間。地球上所有的土地都已經歸屬于某個國家。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新的領域,也就是海洋。“讓上千個國家在公海上繁榮發展!”他滿懷熱情地宣稱。他希望盡快開始海上家園實驗。
他設想,在三至六年內,可以把船舶再制造為漂浮的醫療診所;他預測,在十年之內,小型社區將永久性地建立在海上平臺;他還希望,幾十年后,世界上還會出現漂浮的城市,“數百萬人在漂浮城市中一起開創不同的生活方式”。
政治也將被重寫。海上家園的美妙之處在于,它可以給予居民完全的自由和選擇。2017年,弗里德曼和“海洋傳教士”喬·奎克(Joe Quirk)合著了一本書,名為《海上家園》(Seasteading)。在書中,他們描述了海上家園社區如何根據獨立漂浮單元所有人的選擇不斷重新組合。(奎克目前全面負責海上家園研究所的運營管理,弗里德曼則擔任董事長。)
兩人在書中寫道:“民主將發展為一種新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包括個人在內的最小單位少數群體也能夠用他們的房子來參與投票。”
弗里德曼那場演講后的十年里,出現過各種為實現海上家園愿景的嘗試,但最終都遭到挫敗。用他的話來說,“海上文明”(Seavilization)仍然是一種幻想。后來,2020年10月,他的夢想也似乎終于要實現了。
格蘭特·羅蒙特(Grant Romundt)、魯迪格·科赫(Rüdiger Koch)和查德·埃爾瓦托夫斯基(Chad Elwartowski)等三名海上家園愛好者購買了一艘245米長的名為“太平洋黎明號”(Pacific Dawn)的游輪。他們計劃將這艘船駛向他們的居住地巴拿馬,并將游輪永久停泊在海岸線外,作為一個只用加密貨幣交易的新社會中心。
為了向化名為神秘比特幣發明家的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表示致敬,他們將這艘船重命名為“中本聰號”(MS Satoshi)。他們希望,這艘船能為像他們一樣的數字游牧民(即遠程上班族)、初創企業創始人和早期比特幣持有者等提供一個家園。
他們的愿景是建立一種烏托邦,只不過這是一個“海上烏托邦”——在加勒比海上漂浮的加密社區。海上家園不再是未來主義的理想,正如羅蒙特所說,這是“一艘真正的船”。
“中本聰號”也為加密貨幣愛好者和海上家園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讓他們能夠因渴望自由而團結在一起,擺脫傳統、監管和稅收的束縛,實現全面的自由。
然而,事實證明,將一艘游輪轉變為一個新社會遠比預想的更具挑戰性。公海雖然看似無國界、無束縛,但實際上仍是地球上監管最為嚴格的地方之一。大型游輪行業尤其受到各種復雜規則的約束。正如羅蒙特所說:“對我們來說,這實在太難了。”
圖片來源:seasteading
停止爭論,開啟海上家園生活
就像許多關于技術自由主義幻想的故事一樣,“中本聰號”的故事也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舊金山的一棟房子。房子里全是男性,像是男性聯誼會一樣。
羅蒙特是一位說話輕聲細語的加拿大人,全身上下散發著創業成功與征服水上運動相結合的樂觀與煥發精神。他與一群軟件工程師住在一起,他們每個人都對個人進步有著強烈的追求。“我是托尼·羅賓斯(Tony Robbins)的粉絲。”羅蒙特有一次在Zoom視頻電話中提到。
托尼·羅賓斯是美國知名勵志演說家、作家。他關于個人自由、自我控制和巨額財富積累等方面的關注,基本上都可以從他的作品名稱略知一二。例如:《無限的力量》(Unlimited Power)、《掌握中的教訓》(Lessons in Mastery)、《釋放內在力量》(Unleash the Power Within)、《塑造你的命運的力量》(The Power to Shape Your Destiny)以及《喚醒心中的巨人》(Awaken the Giant Within)。
在舊金山工作一段時間后,羅蒙特(其父為理發師)在2009年制作了一部關于美發行業的流行網絡連續劇《剪刀男孩》(Scissor Boy),之后又創建了一個專門為發型師提供數字接待服務的網站ScheduleBox,幫助發型師管理客戶預約信息。(他始終表現出對數字化的渴望與追求,根據他的網站,他早在1995年就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移動無紙化辦公室。)
“我過去每天工作17小時,所以我沒有太多自由。”羅蒙特說。但是,他確實因此賺了足夠的錢,在2016年就進入半退休狀態,經營生意的時間“每個月不超過五個小時”。巨人徹底蘇醒,他搬回了加拿大,居住在安大略湖上的船屋里,每天早晨太陽升起時都會去劃皮劃艇。
羅蒙特沉醉于這種生活方式,但他更想知道為什么其他人沒有過上這樣的生活。有一次,在飛行旅途中,他看到一名男子穿著一件T恤,上面印著“停止爭論,開啟海上家園生活”。羅蒙特表示很好奇,便上前與他交談。結果發現這個人正是喬·奎克,他當時已經在全面負責海上家園研究所的日常工作。
那個時候,海上家園研究所的項目歷經各種變數和失敗。在舊金山海岸外建設“海灣家園(Baystead)”和“海岸家園(Coaststead)”以及在加利福尼亞海岸外建設“俱樂部家園(Clubstead)”度假勝地等早期構想均從未實現。2017年,海上家園研究所試圖在法屬波利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建造漂浮島原型,但遭到了當地人的強烈抵制,一年后,該計劃因政府退出而宣告失敗。
最佳合伙人:三人共同創立海洋建造者公司
遇到奎克后,羅蒙特決定再試一次。在奎克的引薦下,他又結識了另外兩位有抱負的海上家園支持者:熱情的美國自由主義者埃爾瓦托夫斯基和擁有大量比特幣的德國工程師科赫。
第一次嘗試:在泰國建造海上小屋
三人共同創立了一家公司——“海洋建造者”(Ocean Builders)。隨后,他們利用自有資金展開了第一次嘗試,在距離泰國海岸12海里的地方建造一個浮在水面的白色八角形盒狀獨立住宅。
埃爾瓦托夫斯基和他的女友納迪亞·薩默吉爾(Nadia Summergirl)于2018年初在那里生活了兩個月,直到泰國政府發現這處海上家園的存在,并宣稱它威脅到國家的獨立,可能還會判處他們無期徒刑或死刑。最后,在泰國海軍派出三艘軍艦拆除這些漂浮住宅之前,埃爾瓦托夫斯基和薩默吉爾不得不逃離泰國。
海莢項目效果圖。圖片來源:Ocean Builders
第二次嘗試:在巴拿馬開發海莢項目
海上家園運動并沒有就此消亡。2019年,羅蒙特、科赫和埃爾瓦托夫斯基將公司遷至巴拿馬,巴拿馬政府表示愿意支持他們的下一個項目“海莢”(SeaPod)。這一項目將建成獨立的漂浮房屋,房屋由一根柱子和一個三腳架狀的基座支撐,基座位于水面以上三米處。房屋設計者科恩·奧爾修斯(Koen Olthuis)是一位荷蘭“水上建筑師”,專門從事水上建筑的設計。
在設計渲染圖中,這些海莢看起來很夢幻,就像巨人的白色頭盔從海浪中冒出來一樣。房屋內部全都是曲面,就好像居住在光滑無色的薄荷糖里。羅蒙特將這些海莢房屋與60年代的動畫片《杰森一家》(The Jetsons)中的建筑作了比較——動畫片中的人物生活在天空中的玻璃球中。
“就像動畫片中那樣,只不過海莢是在水面上。”羅蒙特說。該建筑團隊在巴拿馬北海岸的林頓灣(Linton Bay)新建了一家工廠,雇傭了一支由大約30名工程師和機械師組成的團隊,于2020年初正式開始建造首個海莢原型。
然而,整個工程進展緩慢。即使他們已經成功地建造出了海莢原型,但羅蒙特預計工廠每月只能建成兩個海莢。他們之前還想過購買游輪,這是一種可以快速擴大海上家園社區規模的方法,但高額成本卻令人望而卻步。
不過,2020年秋,情況開始發生變化。與旅游業的許多組成部分一樣,游輪業務也因新冠疫情而崩潰:多條游輪航線受到管制,空無一人的游輪像貧瘠土地上的廢棄汽車一樣填滿港口,有的甚至還被送往拆解廠。海洋建造者的三位創始人開始意識到,這個時候的游輪價格可能會變低。
第三次嘗試:加密貨幣游輪“中本聰號”
果然,他們找到了心儀的游輪。2020年10月,羅蒙特、科赫和埃爾瓦托夫斯基以950萬美元的成交價購買了原屬于半島東方輪船公司P&O的“太平洋黎明號”游輪。(據業內人士透露,該船于1991年建成,造價約為2.8億美元,在疫情暴發前的市場售價可能超過一億美元。)他們讓奧爾修斯制定計劃,將這艘游輪安置在由海莢環繞的漂浮社區中心。
圖片來源:seasteading
奧爾修斯的想法非常有意思。根據他的設計方案,“中本聰號”將通過水上的兩條環形管道直接連接到專門用于農業、制造業和公園用地的人造漂浮平臺。從空中俯瞰,整個社區的布局形狀就像是比特幣(Bitcoin)的首字母“B”一樣。
他們的計劃得到了巴拿馬政府的支持。實際上,巴拿馬旅游部希望新的海上社區還可以作為吸引游客的觀光點。據一份長達一頁的旅游部聲明,考慮到巴拿馬生物多樣性現狀以及國家的藍色遺產(海洋及海洋生態系統,包括珊瑚礁和紅樹林),漂浮社區開發項目符合其“2020-2025年可持續旅游總計劃” 。該部門似乎并不介意一大群加密貨幣投資者在其海岸線外漂浮,而且不繳納任何稅費。
延伸閱讀:
“海上烏托邦”:全球首艘加密貨幣游輪的幻滅記(中)
“海上烏托邦”:全球首艘加密貨幣游輪的幻滅記(下)
譯者:俊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