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可以協助睡眠,是真的咩?
就地過年的我,原本想用春節假期努力提高,將內卷進行到底。結果連續幾天的陰雨,讓剛醒來的我,又睡了過去,整個春節假期都保持了谷愛凌一般的睡眠。
雨聲、海浪聲、壁爐燃燒聲,這些被許多助眠 app 稱為「白噪音」的聲音,真的有助于睡眠嗎?
可以。
但效果好壞因人而已,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白噪音才能達到效果。
什么,噪音還能有顏色?
白噪音?難道還有紅噪音、藍噪音?沒錯,確實有。
雖然噪音的定義是頻率、強弱變化無規律,雜亂無章的聲音,但除了敲門、裝修、警笛這些突然出現、有明確意義的噪聲,還有一些沒有明確意義,只是單純雜亂的隨機噪音。
這些無意義、不規則的噪音,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會讓你感到煩躁。它們具備統計學上的特征,可以用功率譜密度來區分不同噪音類型,而不同功率譜密度的聲音就被命名為不同顏色。
▲隨時間變化的語音波形(左)和音頻功率譜(右),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我們常說的白噪音指的是在不同頻率都具有相同功率的的噪音,頻譜圖看起來非常平坦,另外還有一種粉紅噪音,它的頻譜圖在對數空間內是平坦的。
▲白噪音(左)和粉紅噪音(右).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絕對理想的白噪音是不存在的,像各類 app 使用的雨聲、溪水聲、爐火聲,只是生活中接近白噪音聲的聲音罷了,甚至有許多更接近粉紅噪音。
讓我們把抽象的頻譜圖具像化,用兩段音頻來認識下真正的白噪音和粉紅噪音。你能聽出區別么,更喜歡哪一段呢?從個人聽感上,粉紅噪音似乎更耐聽一些。
白噪音和粉紅噪音的區別主要在高頻部分,白噪音全頻段都是均勻的,日常生活中,電視機沒有信號的沙沙聲或者收音機無臺時的背景噪音,都可以被當作是白噪音。而粉紅噪音高頻部分的功率更低,恰好人耳對高頻聲音更加敏感,所以粉紅噪音會「更好聽」一些。
不過,每個人的聽覺習慣都不相同,如果你感覺白噪音更好聽也并不奇怪。
除了白噪音和粉紅噪音,還有紅噪音、藍噪音、紫噪音、灰噪音等多種色彩顏色,它們對應著不同的頻譜密度,并擁有不認同的應用場景。
▲紅噪音、藍噪音和紫噪音.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白噪音真的可以助眠嗎?
白噪音確實有助于睡眠和集中注意力,不只是心理作用。
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這里聊的白噪音并不是科學定義,而是被各種 app 應用到助眠、專注場景的廣義的白噪音,像下雨、海浪、柴火,它們并不是標準的白噪音或粉紅噪音。
那么,白噪音是如何讓你更專注的呢?
當我們在嘈雜環境中,就會聽不清身邊人說話。我們對一種聲音的感知被另外一種聲音所阻礙的現象,被稱為掩蔽效應,白噪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聲音的「以毒攻毒」。
▲嘈雜環境必須大聲說話才能聽清楚.圖片來自:《進擊的巨人最終季 Part.2》
生活中常見的噪音,比如裝修聲、警笛聲,只看它們的名字,我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裝修工人在房間里鋸木頭、警車在深夜的街道上追捕犯人的場景,這些噪音的共同特點就是意義明確。而白噪音最大的的特點,是沒有意義。
▲各廠商也在手機中內置了「白噪音」
不論是溪流海洋、落雨火燭,它們都是非常規則又沒有太多含義的聲音,沒有突然出現的炸裂音,沒有意義明確的警報聲,聽這些聲音時,你不會去解讀聲音的含義,不會引起生理上的認知和注意。
這樣一來,你就會被這隨機的聲音所安撫,弱化甚至掩蔽掉其他可能影響睡眠、工作的噪音,創造出一個和諧有秩序的氛圍。從而更好的沉浸在工作,或者緩緩入睡。
某種意義上,高數課老師有條不紊的講解、諄諄善誘的指導,在不去解讀聲音含義的我耳中,就是一段適合睡覺的白噪音。
▲YouTube 上的學習白噪音
既然是為了遮蔽其他噪音,那沒有噪音的安靜環境和有白噪音的環境,哪個更容易入眠呢?
倫敦皇家研究院針對白噪音對兒童睡眠的影響進行過一項研究, 聆聽白噪音的嬰兒有 80% 入睡,而沒有聽白噪音的對照組只有 25% 的嬰兒入睡,這說明白噪音對嬰兒睡眠有一定效果。
▲White noise and sleep induction.
說句題外話,就像沒有標準的白噪音環境一般,完全安靜的環境同樣不存在,在微軟總部的 87 號樓深處,有一間背景噪音僅有 -20.6 分貝的消音室,用于給微軟產品進行研發測試。
在這里,你并不會感覺多舒服,心跳、關節、腸子蠕動,甚至吞口水的聲音都顯得震耳欲聾。
▲微軟的消音室
那白噪音對成年人也會有對嬰兒這樣的效果嗎?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張衛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提到,大腦對外界單調、有規律的聲音會產生諧振,這種諧振會使大腦處于一種安靜、相對不活躍的狀態,這也是人們在公路上開直線太久容易疲勞和困倦的原因。
也就是說,白噪音對于成年人,同樣有不錯的鎮靜效果。
并不完美的白噪音
當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白噪音可以讓人平靜,但這存在個體差異,并不是一段白噪音就能包治百病,尋找適合自己的白噪音「對癥下藥」,針對不同場合和時間段使用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你感覺白噪音并不能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是正常的。
除了不是人人適用,不正確的使用方法也會引發問題。2020 年 10 月,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道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在論文中指出,應用于嬰兒的白噪音發生器的依據「站不住腳」,容易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白噪音發生器 LectroFan Evo
而且,白噪音怎么說也是聲音,長時間、大分貝的白噪音,同樣會對聽覺造成損傷,APPSO 在之前的文章中進行過介紹。
針對白噪音,美國兒科學會(AAP)在 2014 年測試了多臺為嬰兒設計的白噪音機器,發現所有機器都超過了嬰兒可以承受的上限,可能在使用時損害嬰兒聽力和聽覺發育。
也有研究表明,白噪音可以提高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癥(ADHD)青年人的認知能力,但對沒有 ADHD 的青年人則整體負面。白噪音在增加專注度的同時,會降低復雜認知能力。
耳塞、降噪耳機、遠離噪音環境,對抗噪音的方法有很多;適當運動、泡腳沐浴,助眠的方法也有很多。白噪音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即使它可以緩解失眠癥狀、讓我們集中注意力,甚至對嬰幼兒的睡眠有很好的效果,我們也不應該對它太過依賴,在使用時也要多加注意。
最后,關于白噪音的使用,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盡量使用大自然的白噪音,人為制造的白噪音,即使是模擬自然,也很容易發現其中循環播放的不協調;
不要使用耳機聽白噪音,將聲源遠離自己,并調小音量(和淋浴時的水聲大小差不多就行);
不要長時間使用,容易產生依賴、降低空間敏感度(特別是小朋友),助眠可以設置停止時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陸新宇,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