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花樣滑冰的史詩級難度四周跳,為什么沒人能完成?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自由滑比賽上,看點之一是在第3組第5位登場的,索契冬奧會和平昌冬奧會兩屆衛冕冠軍,日本選手羽生結弦。

    在這次比賽中,羽生結弦開場第一跳,就挑戰了花樣滑冰歷史上從未有人做到過的超難動作4A(全稱阿克塞爾四周跳)。這不是他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2021年12月,在全日本花樣滑冰錦標賽之前的公開練習上,他嘗試4A并且安全落冰,但最終因為沒有轉足圈數而被降為三周跳。

    這次比賽中,羽生結弦雖然周數基本跳足,但落冰時沒有控制好重心,在落地時摔倒。賽后采訪中他表示,這已經是自己距離完成4A最近的一次。

    羽生結弦落地時摔倒 | 央視直播

    4A跳到底難在哪里,為什么至今無人突破?

    4A和別的四周跳有啥不一樣?

    阿克塞爾是花滑跳躍動作中最難的一種,由挪威選手阿克塞爾·保羅森(Axel Paulsen)于1882年在比賽中首次成功完成,因此得名為阿克塞爾跳。

    根據花滑選手的起跳方向可以區分出阿克塞爾跳。花滑選手起跳前有兩個滑行方向,一個是沖著腳趾的方向滑,就是朝前滑;一個是沖腳跟方向滑,就是朝后滑。在六種跳躍中,只有阿克塞爾是朝前起跳,但為了選手安全,所有跳躍都得朝后落地,如果不朝后落地,冰刀前端的鋸齒急速剎車,選手一定摔。

    因為起跳前朝前,落地時朝后,所以阿克塞爾4周跳,實際上是跳了四周半,花滑選手需要在極短的滯空時間里完成這個動作,難度超乎想象。

    4A需要有更快的起跳和旋轉速度|Deborah King

    4A到底有多難?

    一般花滑選手每次跳躍在空中的滯留時間不到1秒,想在1秒內轉四周半,必須有非常快的旋轉速度

    要獲得足夠的旋轉速度,選手需要在空中“抱緊自己”,收緊全身,越接近一根筷子,轉動慣量就越小,這時候角速度會猛增,才能一口氣轉那么多圈。

    運動機能學教授Jim Richards經過計算機模型分析后,發現在空中,花滑選手伸展越多,轉速就越慢,收緊全身能獲得更快轉速|Jim Richards

    要留出足夠的滯空時間,就要跳得夠高。與3A相比較,4A的最高點要高了足足17cm,落冰點距離要遠了1.1m,在冰面蓄力階段,助滑速度需要提高10%。

    花滑對精確度要求極高,并不是說跳得高或遠就行,而是需要找到平衡點。如果跳得太高,垂直速度比較大,可能導致遠度不夠,旋轉速度不足;而追求更高的旋轉速度,可能會犧牲高度。要在高度、遠度和旋轉軸心之間找好平衡,精確出擊,才能完成4A。

    4A跳躍完成后,在落地時會給花滑選手的腳踝、膝蓋帶來巨大的壓力。根據測算,花滑選手落地后的沖擊力大約是選手本人體重的5-8倍,4A則可能直接達到8倍峰值。羽生結弦的體重約57千克,要完成一次4A跳躍,他的腿部要承受約456千克的沖擊,堪比一場車禍。

    在比賽后接受荒川靜香采訪時,羽生結弦表示,“右腳已經沒有知覺了,在這個狀態下完成了比賽。”

    也許這就是人類身體所不能承受的禁忌動作,那份超越常規的速度和壓力,也只有羽生結弦自己才能體會了。

    挑戰之必要

    在比賽前,羽生結弦面臨著抉擇。如果放棄挑戰4A,可能可以創造三屆奧運冠軍的奇跡,但是也為自己留下了終生的遺憾。最終雖然4A沒有完美完成,他也因此無緣獎牌,不過成績并不是比賽的全部。

    在賽后的采訪中羽生結弦說:“我已經拼盡全力了。老實說,已經不能更努力了。也許這份努力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從短節目開始就有很多不順之處。但是真的已經拼盡全力了。”

    “我已經拼盡全力了。” | Twitter

    在被問到“之后還會繼續挑戰4A嗎”的時候,羽生結弦表示,“再給我一點時間,我再考慮一下。”

    還沒有完全放棄 | Twitter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才是奧運精神的閃光之處,是人性堅韌和浪漫一面的淋漓展現。

    突破是沒有極限的 | NHK紀錄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果殼”(ID:Guokr42),作者:小毛巾,翻翻,編輯:luna,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花樣滑冰 沒人 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