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5G切片技術成功應用于核酸檢測;北京冬奧“5G+云轉播”平臺上線 | 36氪5G創新日報0124
作者:李亞靜
編輯:王與桐
5G新應用
冬奧“5G+云轉播”平臺上線
近日,一款助力冬奧賽事轉播的“黑科技”——5G云轉播平臺和5G云轉播背包在北京亮相。“云轉播”是北京布局的科技冬奧三大重點產業之一,可實現轉播設備云端化和人員服務遠程化。以前,傳統的轉播方式是由轉播車在現場轉出信號后給到媒體。現在,攝像師1人背上5G云轉播背包就可在現場進行拍攝,并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把信號傳到云端,所有導、切制作均在云端完成,只要有網絡,導播人員就能夠利用筆記本在任何地點連入云端完成信號制作,實現多路轉播切換。5G云轉播背包內設5G卡槽隨時連接5G信號,也可插入支持三大運營商的4G卡。插上耳機,攝像與導播能夠保持“隔空”即時通話。如果是多機位的直播,只需幾臺筆記本,就可在云端實現多人協作、多版制作的功能。5G云轉播背包表現出了極強的耐寒能力。為了適應冬奧寒冷的天氣條件,背包首次采用石墨烯的包裝材質,在底部內留了放置充電設備的空間,在零下40度的環境下可連續使用6小時,基本能保障一場大型的賽事直播。依托5G云轉播平臺,觀眾可以任意切換、旋轉多機位或環繞機位提供的視頻信息,找到自己希望看到的視角以及最佳追隨觀看位置。
→《“5G+云轉播”平臺上線,“單兵作戰”也能轉播北京冬奧會》
云南移動聯合多公司打造云南迪慶有色金屬5G智慧礦山
近日,云南迪慶有色金屬5G智慧礦山獲評《人民郵電》報2021年度“ICT優秀案例”“5G進礦山先進典型”稱號。由云南移動聯合云南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普朗銅礦")、中鋁智能銅創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銅科技")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四方聯合攻關打造的5G智能礦山正式實現工業應用,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工業應用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也是全國首個高海拔地區5G智能礦山。普朗銅礦的中心控制室,數臺電腦圍繞著一個巨大的LED屏幕陳列開來,礦井內的實時圖像通過云南移動5G網絡傳輸,在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3臺無人駕駛的鏟運機,經由工作人員在電腦端遠程操作,靈活地在礦道內行進、鏟運、裝載、卸料。通過人工智能定位系統,可以直觀地從顯示屏上看到井下作業工人的數量、位置以及行動軌跡。如果井下出現了有害有毒氣體,井下環境監測系統不但會及時報警提醒,同時也給出具體的數據信息。依托5G超級上行、切片、MEC等關鍵技術,采用中國移動5G專網,5G智慧礦山場景下VoLTE視頻監控、5G視頻通話、井下自動駕駛、工作面遠程操控等多個應用,已形成現代采礦行業的5G應用典型試點。
→《5G技術加持,護航礦山安全運營 云南移動聯合多公司打造云南迪慶有色金屬5G智慧礦山》
全國首創5G切片技術成功應用于核酸檢測
此次天津疫情以來,天津四次開展全市范圍內全員核酸檢測。為有力阻擊疫情擴散,天津聯通與時間賽跑,勇當抗疫“急先鋒”,在全國率先將5G網絡切片技術成功應用于核酸檢測工作中,爭分奪秒,以科技抗疫硬實力,為天津全員核酸檢測跑出“加速度”,駛入快車道。除了高效科學的組織工作之外,聯通大數據、5G、云計算等技術應用于檢測海量數據處理,為這一變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天津聯通率先將應用于工業互聯網領域的5G網絡切片技術成功應用于天津市核酸檢測工作中。截至目前,天津聯通累計為全市5000余部檢測點防疫工作手機提供了5G切片服務,保障了高質量通信網絡,提升了核酸檢測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疫情防控期間,天津聯通為全市7026個檢測點、1613個流調點、162個隔離點、51個方艙醫院等防疫重點區域,全方位提供了以5G應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應用等技術為核心的高質量通信保障服務和科技防疫服務,助力天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
→《國首創5G切片技術成功應用于核酸檢測》
華為5G下礦井,錫林郭勒盟采礦實現智能化
目前,阜礦集團白音華公司井工礦1109智能化綜放工作面全部設備采用一鍵啟動,借助采煤機記憶截割調節控制、液壓支架跟機移架控制等技術,井下采煤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膠帶運輸機等采煤設備全部實現“一鍵啟停”和遠程集中控制,開啟了智慧礦山生產模式。“生產期間,1109智能化綜放工作面無人跟機作業,工作面的操作人員變成巡檢人員,作業人數由原來的25人減少至5人,最大程度減少人工操作,降低勞動強度。”阜礦集團白音華公司井工礦礦長郝明奎介紹說。2021年8月起,白音華四號露天礦與中國移動錫盟分公司和華為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共同建設井下5G網絡,使井下網絡傳輸由原來百兆、千兆的煙筒式上傳,變成了5萬兆帶寬的環網式上傳,井上、井下可視化語音通信,將各類數據實時上傳至調度應急指揮中心,使地面工作人員能夠準確、快速、全面、清晰地獲取井下各種安全生產數據和環境視頻,為礦井安全生產、工業控制、監測監控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華為5G下礦井 錫林郭勒盟采礦實現智能化》
鹽城移動為交通管理提供5G“智慧大腦”
近日,由鹽城移動聯合市公安局基于5G網絡和應用,共同打造的鹽城市智慧交通實戰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城市管理再添“智慧大腦”。據鹽城移動技術人員介紹,智慧交通實戰平臺包含了態勢感知、分析研判、布控管理、戰法應用、行業管理、智慧輔助六大模塊,利用遍及城市車站、機場、公交、出租車停靠站等區域的智能攝像頭,能夠對人臉、人證合一、購票、被盜搶車輛、黑車等五個方面提供遠程監控和預警功能。此外還有基于移動5G警務專網支持的防控戰車,可以通過5G布控球和5G智能邊緣盒子等現場感知設備,實時為各級平安方舟指揮室提供視頻指揮、應急處突、卡口預警、違章抓拍、便民服務、防范宣傳等服務,大大提高了重點區域、重大活動的一線指揮調度能力。據悉,智慧交通實戰平臺目前已實現了對鹽城全市11個高鐵站、10個長途客運站、2320輛出租車以及若干物流、運輸單位的有效管控,匯聚各類交通管理數據和信息超200萬條。30輛5G機動防控戰車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為疫情防控及春節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證,得到了市民群眾的廣泛認可。
→《鹽城移動為交通管理提供5G“智慧大腦”》
馬鞍山市第一條5G警務測試消息發布
1月21日,市公安局舉行“5G消息”研發成果應用測試發布會。我市第一條5G警務消息在會上成功發出,標志著“5G消息警務聯動平臺”正式測試成功,為我市在推廣5G智能警務服務,促進多城市、多領域、多場景應用,提升警務科技實力和服務水平,給公眾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智能警務服務方面,進行了實踐創新和探索。
→《馬鞍山市第一條5G警務測試消息發布》
5G運營商
愛立信為馬來西亞5G大網專設網絡運營中心
1月24日,愛立信官網消息顯示,該公司已經在馬來西亞設立了一個專門負責該國政府牽頭的由Digital Nasional Berhad(DNB)負責建設的單一5G大網的網絡運營中心(NOC)。位于愛立信馬來西亞分公司的DNB 5G NOC將利用最先進的愛立信運營引擎(Ericsson Operations Engine),對DNB網絡進行監控、維護和管理網絡故障、安全性和性能KPI。NOC是愛立信為DNB 5G網絡提供的托管服務的一部分,需要管理5G端到端的性能。Ericsson Operations Engine由先進的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提供支持,可預測由硬件、軟件和外部因素引起的潛在網絡問題。Ericsson Operations Engine每天會自動執行近100萬條網絡指令,并處理警報,以防止網絡問題發生。NOC還將成為所有移動網絡運營商在技術問題、客戶投訴、網絡性能、質量相關問題、計費和收費相關問題的第一聯絡點。
→《愛立信為馬來西亞5G大網專設網絡運營中心》
山西移動5G用戶超800萬
近日,記者從山西省通信管理局獲悉,截至2021年11月底,山西移動寬帶用戶(3G+4G+5G)達3703.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106.1%,在全國排第9位。5G網絡用戶數達807.6萬戶。據山西省通信管理局發布的2021年11月份山西省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電話用戶總數達4372.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05.2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258.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4.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4113.7萬戶,比上年末增加90.9萬戶。3G電話用戶總數降至55.1萬戶,比上年末減少16.9萬戶,占全省移動電話用戶數的比重降至1.3%;4G電話用戶總數達2840.7萬戶,比上年末減少477.3萬戶,占全省移動電話用戶數的比重達69.1%。5G網絡用戶數達807.6萬戶。移動寬帶用戶(3G+4G+5G)達3703.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106.1%,在全國排第9位。
→《移動寬帶普及率全國第9!山西移動5G用戶超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