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iPhone拍人像,人頭直接不見了,什么情況?

    隨手拿iPhone拍了張照,結果……誒我頭呢?

    我頭怎么沒了?!

    這是什么誤入什么恐怖電影了嗎?

    負責拍照的老哥看著自己手機里的“樹葉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將照片和相機參數一起丟到了推特上,并表示:

    從2007年到現在,我總共拍了大概47000張照片,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而大批吃瓜網友也火速趕到,短短一天在推特就有了上千熱度,在Hacker News也引發了大量討論。

    真相只有一個

    這位老哥先梳理了一下情況:

    首先,肯定不是葉子正好掉下來擋住了人臉。

    因為照片上是能依稀看到人物頭部的側面輪廓的,而且仔細看,替代掉人頭的那部分完全就是一個連著枝干的樹葉局部圖。

    而老哥最后也確定:代替了臉部的這部分葉子確實來自人物身后的背景。

    那有沒有可能是光線問題,或者圖像被算法自動銳化造成的呢?

    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反駁:

    和那沒關系,這很明顯就是出現了圖像信息的丟失或替換。

    再看相機參數,又非常正常,于是就有人提出,可能是現在手機的智能拍攝背后的算法問題。

    沒錯,就是現在很多智能手機都在用的HDR技術。

    截一段iPhone的官方解釋就是:

    在不同的曝光條件下連續快速拍攝多張照片,然后將它們合成一張圖片,以帶來更多的高光和陰影細節。

    而這次的“無頭式”拍攝很可能出現在合成階段,也就是像這條評論解釋的一樣:

    深度融合(Deep Fusion)技術試圖將多張照片合成修補成一張,但是失敗了。

    啥意思呢?假設當事人老哥在0.2秒內按下了快門,拍了大概20幀左右的圖像。

    在這段時間里,不管是人物還是背景中的葉子,都會產生一些移動。

    本來的情況是,智能算法追蹤圖像中的固定主體,并“撤銷”或“刪除”主體在不同圖像中產生的移動(也就是丟棄“異常值”),使圖像盡可能對齊。

    然后再通過取圖像像素的中位數或平均值,把上面的圖像合并,最終得到一張正常人像照。

    但如果背景中的葉子在快速飄動,在每一幀圖像間都產生了較大幅度的移動,那么在很多圖像上的追蹤效果就不會太好,很可能丟棄掉的“異常值”才是真正的圖像內容。

    因此,最后也就得到了一張“樹葉人”照片。

    對于這一猜測,很多人都表示認同。

    而當事人老哥目前也沒有艾特官方要說法的意思,只是將其當作一個因缺思聽的小故事。

    現在,他將原始圖片和詳細信息分享給了評論區的一位熱心網友——就是這位4.5萬粉的攝影師兼個人開發者,委托他幫忙調查。

    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結果。

    “會不會手機才是對的?”

    其實,雖然當事人老哥覺得這事兒聞所未聞,但評論區還是出現了不少“受害者”交流情況。

    比如這位……等等你這是連頭帶胳膊整個上半身都沒了啊!

    還有痛失清晰頭部的酒瓶:

    評論區不少人都覺得,這些圖片稍微處理一下就能拿去當超自然現象的證據了好嗎!

    不過一位疑似社恐的用戶則留言道:

    什么恐怖不恐怖的,這種每次拍照臉部就會被樹葉代替的技術給我也整一個!

    最后,來分享評論區的一個最高贊:

    如果手機是對的,而我們才是錯的呢?

    參考鏈接:

    [1]https://twitter.com/mitchcohen/status/1476351601862483968

    [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9739235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博雯,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