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首個“5G+人工智能”軌道交通智慧車站投用;浙江寧波上線5G核酸采樣 | 36氪5G創新日報1217
作者:李亞靜
編輯:王與桐
5G新應用
天津市首個“5G+人工智能”軌道交通智慧車站投用
天津市地鐵9號線張貴莊智慧車站管控平臺近日正式上線運行。張貴莊站是天津的9號線高架站,該平臺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8357所承研,結合5G通信、工業互聯網以及多項人工智能技術,成功實現了智慧照明、智慧環境、智慧能源、一鍵開關站、智慧視頻、智慧站務等多項功能,是天津市首個投入使用的智慧車站項目,也是國內首個地面高架車站的智慧化改造項目。除智慧功能外,新增的智能安檢識圖還可以快速識別危險物品,實現精準安檢保障安全;新增的“火眼”攝像頭可實時監測設備溫度,大大提升車站安全性和可靠性。智慧視頻在原有視頻監控的基礎上增加了AI智能分析功能,可以對翻越高架站安全門、電扶梯逆行等一些危險行為進行快速識別,智慧管控平臺也會自動彈出報警,站內的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響應,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安全。
→《5G+人工智能,天津市首個軌道交通智慧車站投入使用》
國內首個基于5G LAN技術的“5G專網PLUS”在長安汽車現身
近日舉行的中國聯通2021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重磅發布了5G行業專網產品體系2.0,即“5G專網PLUS”。“5G專網PLUS”是5G專網的升級版,通過5G提供L2層LAN服務和L3層VPN服務,支持二層、三層互通,解決了原來5G只支持三層、需要增加AR設備進行層二到層三的轉換,同時支持多個虛擬局域網,更便捷的實現業務隔離,通過N19端口支持跨地域私網互聯,各分支機構通過5G LAN隨時隨地接入內網,替代傳統的專線,可以滿足5G toB各種場景需求。在沖壓車間,通過工業相機+AI質檢系統檢查鈑金件的平整度和劃痕。在焊接車間,使用工業相機+AI質檢自動化檢查車身、部件焊點質量和點膠涂膠沾合。在有線網絡環境中,布線難度大,調整周期長,故障追蹤困難。中國聯通聯合重慶長安汽車和華為,依托5GC toB一朵云敏捷創新,扎實推進基于5G LAN的最新技術落地,將5G LAN能力融入汽車生產內網,為沖壓車間和焊接車間的工業相機場景“剪辮子”,直接實現設備間的二層互通,無需增加AR設備,不需額外增加配置和維護負擔,保持內網應用不變、拓撲不變、配置不變,讓產線上的設備真正擺脫線纜束縛,更加靈活。
→《【5G領航 揚帆未來】國內首個基于5G LAN技術的“5G專網PLUS”在長安汽車現身》
南寧鐵塔助力南寧地鐵5號線5G信號全覆蓋
12月16日上午11時,備受關注的南寧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作為通信基礎設施與5G建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鐵塔統籌地鐵5號線公眾通信網絡建設,助力南寧地鐵5號線5G信號全覆蓋。南寧地鐵5號線是廣西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線路全長20.2公里,區間南起國凱大道站北至金橋客運站。據悉,鐵塔公司共在隧道內敷設了漏纜92.3公里,安裝POI設備223套;在車站站臺使用雙路室分系統覆蓋,安裝POI34套、全向吸頂天線680副,同時建設了通信電源配套和傳輸系統,實現了三家運營商將12個頻段2G/3G/4G/5G信號全覆蓋。
→《南寧鐵塔助力南寧地鐵5號線5G信號全覆蓋》
中國企業助力泰國打造東盟首家5G智慧醫院
華為泰國公司16日與泰國瑪希隆大學附屬詩里拉吉醫院、泰國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會在位于曼谷的詩里拉吉醫院啟動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智慧醫院項目。據介紹,該項目將引入華為的5G、云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從5G救護車入院、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到出院后的遠程醫療,幫助詩里拉吉醫院服務流程實現全面智能化轉型。該項目是華為在東盟地區首個正式啟動的5G智慧醫院項目。目前,詩里拉吉醫院已與華為合作啟動5G便攜醫療箱、5G移動診療車、5G醫療推車和5G智慧病床的試點,預計明年將共同孵化30項5G醫療應用,并推廣至全泰醫療行業。
→《中國企業助力泰國打造東盟首家5G智慧醫院》
四川移動攜手蜀道集團開創全國首個5G+V2X全天候通行項目
中國移動四川公司長期立足行業解決方案,利用5G、云、邊緣計算的技術優勢,攜手蜀道集團開創全國首個5G+V2X全天候通行項目,獲第四屆綻放杯交通賽道一等獎(第一名)。該項目結合高速場景需求,利用5G低時延、高速率的特點,打造開放式智慧交通平臺,通過數據收集與智能測算,形成不同場景下的行車方案,致力于解決大霧、特大暴雨等惡劣天氣下的各類交通問題,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為出行者提供便利,提升城市交通運輸系統運行效率。中國移動四川公司5G+V2X全天候通行項目,是收集測試頭車軌跡、頭車感知數據、路側傳感數據、跟車數據,形成整體車隊行駛的全景數據,通過決策規劃服務算法,形成對車隊中每一輛車的獨立路徑規劃;基于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上報每輛車的精準位置,利用5G + MEC組網方式及5G URLLC超低時延特性進行時延融合計算,并將結果下發到每輛車,從而為車隊提供濃霧天高速編隊通行的關鍵信息服務,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高速封閉的次數,克服天氣對汽車物流的影響,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5G賦能智慧交通 助力成渝經濟圈建設:四川移動攜手蜀道集團開創全國首個5G+V2X全天候通行項目》
Verizon與谷歌云達成合作以提供5G邊緣計算
12月17日下午,Verizon詳細披露了將谷歌云添加到其網絡邊緣位置,以支持需要低延遲的企業應用的計劃。兩家公司解釋說,此次合作將使一系列行業能夠將5G和移動邊緣計算結合起來。谷歌云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強調了人工智能為動力的零售運營和實時庫存管理,作為雙方所能實現的服務的例子。Verizon首席戰略官里瑪·庫雷希(Rima Qureshi)補充說,兩家公司將為企業客戶提供“成規模、高速度連接和管理各種設備的能力,同時還提供高度安全、近乎實時的連接”。愛立信正在一家5G無線工廠試用這項服務,測試范圍包括自動化庫存管理。愛立信北美區總裁兼負責人尼克拉斯·海維多(Niklas Heuveldop)解釋說,該試點項目“帶來了實時數據,使運營更高效、更安全、更經濟”。
→《Verizon與谷歌云達成合作以提供5G邊緣計算》
5G運營商
成都移動聯合四川大學開通西南首個5G校園雙域專網
日前,中國移動四川成都分公司聯合四川大學打造的西南首個5G校園雙域專網在該校開通,師生們在校園內外,都可以使用具備5G功能的設備終端和移動5G校園網,隨時隨地、安全快捷地訪問公共網絡、校園內網,暢享川大高品質教育資源。該套5G校園雙域專網充分考慮“核心數據不外流”的各類場景,通過ULCL UPF對公網、校內業務進行識別,進行數據的有效分流,將校內數據請求分流至校內處理完成,實現校園內網安全隔離訪問。5G校園雙域專網的落地,搭載AI等新科技,賦能校園大規模直錄播遠程教學,通過大帶寬、低時延、廣覆蓋的5G網絡優勢,助力高校智慧教學平臺的錄制和傳播,實現高速數據傳輸以及校內云平臺的便捷使用,實現跨校區遠程教學、外聯校遠程教研和合作單位遠程教研,海量校本教學資源得以有效傳播,實驗數據的共享、傳輸和分析處理周期得到極大加快。
→《5G賦能教育暢享數智未來 成都移動聯合四川大學開通西南首個5G校園雙域專網》
浙江建成5G基站超10萬個
截至2021年11月底,建成5G基站10.5萬個,提前完成2021年建設任務。在杭州試點開展5G落地桿站建設,著力破解基站選址難、城區信號不連續等問題,建成桿站250個,改善200個居民小區信號強度問題。拓展覆蓋廣度和深度,推動5G建設加快向鄉鎮覆蓋,并逐步向行政村延伸,目前鄉鎮覆蓋率已達99.7%。
→《浙江建成5G基站超10萬個,5G應用揚帆啟航》
沈陽移動5G分流比在東北三省率先突破30%
12月11日,沈陽移動5G分流比在東北三省率先超過30%,達到30.54%,是在遼寧移動省公司統一領導下各部門端、營、網、業協同奮戰,攻堅克難的結果,具有里程碑意義。當下5G網絡建設已規模化,為了保障5G用戶占的上、駐留穩、體驗優,沈陽移動聯合華為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針對分流比開展專項提升工作,網絡與市場聯合完成4個階段性目標,分別為“做大用戶規模”、“做實5G網絡”、“做優用戶體驗”、“做強用戶價值”,在多方協同的共同努力下,分流比完成目標。
→《沈陽移動5G分流比在東北三省率先突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