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燈塔工廠5G云化PLC應用發布;深圳5G基站密度位居全國第一 | 36氪5G創新日報1208
作者:李亞靜
編輯:王與桐
5G新應用
全球燈塔工廠5G云化PLC應用發布
全球燈塔工廠5G云化PLC應用致力于打造新一代高質量網絡下的云化智能控制體系。它將中國聯通工業OS云化工控平臺與東土科技Intewell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相融合,將傳統工業控制硬件云化為5G MEC邊緣云軟件系統,通過打造云化工控核心組件,結合數據化/智能化能力,使CT網絡、IT應用與OT工控深度集成。該項目率先在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試點,后續推廣到三一重工全國30+燈塔工廠,通過在龍頭企業先行先試,進而向中小企業復制推廣,加速產業生態建設。5G+數智工廠解決方案,采用工業互聯網架構、現場層自動化系統、工業云服務平臺等技術,實現從云端到生產線控制系統集約式智能化服務,化工企業安全全流程管控,產業鏈上下游快速銜接。方案可為工廠生產制造運行實現上通下連,為賦能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生產安全提供綜合保障。
→《全球燈塔工廠5G云化PLC應用重磅發布!中國聯通、東土、三一強強聯合》
中國電信西藏公司5G賦能雪域醫療
在西藏昌都市,一位飽受“大骨節病”折磨的病人,得到了遠在北京專家的“特殊救治”。在中國電信西藏公司5G網絡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林劍浩在遠程會議中心,操控遠在三千公里外的西藏昌都市卡若區人民醫院機器人,為大骨節病患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充分運用5G高帶寬、低時延的特性,通過機器人幫助醫生標準化、精確化的完成手術。手術開始前,由昌都卡若區人民醫院醫生團隊對患者進行 CT 掃描,通過 5G 的高速傳輸,患者的影像學資料以及 3D 建模手術方案迅速從昌都傳輸至北京;在北京遠程會議中心專家可以迅速判讀資料,與昌都當地醫生確認為術中將要執行的手術方案;在手術的關鍵步驟,例如術中軟組織平衡、機器人截骨和置杯時,北京專家通過低延遲傳輸技術,可實時監控和操控機器人。5G新技術與傳統醫療行業的高效融合,幫助醫生精準醫療,以更小的創傷給患者帶來更快速的康復,準確性可接近100%,這對于關節外科是一種變革性的技術。
→《打通醫患“最后一公里” 中國電信西藏公司5G賦能雪域醫療》
甘肅移動“5G技術”進藥田,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11月27日,甘肅移動鄉村振興“宕昌5G+智慧藥材”項目捐贈儀式在宕昌縣竹院鄉舉行。甘肅移動與竹院鄉現場簽訂“5G+智慧藥材”捐贈協議“智慧農業”正式入駐宕昌,“鄉村振興5G+智慧藥材”項目就是利用“5G技術”種田的“智慧農業”。宕昌“5G+智慧藥材”項目包括在大草坡重樓種植基地新建氣候監測微站,在產業園區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圍欄。該項目主要是依托中國移動的技術優勢、信息優勢和服務優勢,通過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實現重樓的智能生產精細化預警。即通過實時對重樓種植的空氣溫濕度、光照度、土壤溫濕度、土壤電導率、土壤酸堿度、葉面溫濕度等信息進行在線監測,結合重樓生長周期的動態變化來改善種植環境,實現智能預警,輔助提高農業生產管理的決策力,讓生產管控科學合理。
→《甘肅移動:“5G技術”進藥田,智慧農業“顯身手”》
東湖區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5G+智慧平安醫院”
為加強醫院安全防范系統建設,東湖區投資1300余萬元,在轄區9家三甲醫院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5G+智慧平安醫院。今年6月建成以來,實現了“四降一升”,即醫院刑事警情數、治安警情數、醫患糾紛數、暴力傷醫事件同比分別下降50%、30%、60%、50%,預警管控成功率同比上升100%。5G+智慧平安醫院,構建“大數據”賦能醫院治理的“高速公路”,健全“大數據”賦能的“流程機制”形成“大數據”賦能的“齊抓共管”,推動醫院防范智能化升級升格,拉動警務現代化提速提檔,協助醫院有效預防、控制公共安全的日常事件,高效處置重大突發事件,有力保障正常醫療秩序、維護醫院平安。
→《智慧賦能平安升級——東湖區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5G+智慧平安醫院》
廈門啟用5G執法記錄儀助力文明交通管理
廈門市思明公安分局首創“文明眼”行動,結合最新5G和大數據技術,實時抓拍不文明交通行為。同時,社區民警化身“文明衛士”,對市民進行宣傳和教育。思明公安分局人口管理科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1月27日開始,思明分局正式啟動“文明眼”行動,利用最新的5G執法儀和“雪亮”工程,在思明區的大街小巷抓拍各類不文明交通行為。思明區的主要交通路口,通過5G執法儀鎖定交通違法人員,由交警現場處罰或者教育;在區里的背街小巷,則通過“雪亮”工程進行抓拍,并結合“一標三實”系統查找交通違法人員信息,由社區民警進行教育宣傳。目前,在思明公安分局轄區的蓮前、梧村、開元等12個派出所,社區民警都化身“文明衛士”,結合日常下社區的反詐騙宣傳等工作,對每天發現的交通違法人員進行教育勸阻,讓不文明交通行為在思明區無所遁形。
→《5G+大數據上陣交通違法無所遁形》
5G運營商
深圳5G基站密度位居全國第一
12月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年IMT-2020(5G)大會在深圳舉辦。截至今年10月底,深圳累計建成5G基站5萬個,基站密度達每平方公里24.68個,位居全國第一;深圳5G用戶達761萬,布局了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5G產業創新生態運營中心、5G聯合創新中心等重大支撐平臺。
→《深圳5G基站密度位居全國第一》
泉州5G覆蓋加速向鄉鎮延伸,實現5G“鎮鎮通”
2021年,泉州5G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近25億元,已建成5G站點規模超萬個,全市5G終端用戶開通套餐數突破200萬,超時序完成“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5G建設預期目標,實現5G“鎮鎮通”。今年來,在實現泉州主城區、各縣城和重點鄉鎮5G信號連續覆蓋的基礎上,泉州市數字辦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各級政府部門及建設單位協作配合下,牽頭開展5G“鎮鎮通”工程建設,5G覆蓋加速向鄉鎮延伸,全市170個鄉鎮中心5G基站全面建成開通,做到5G網絡100%覆蓋,力爭年底完成50%行政村有效覆蓋,推動5G通信“鎮鎮通”向“村村通”轉變。
→《泉州5G覆蓋加速向鄉鎮延伸 實現5G“鎮鎮通”》
商洛移動5G基站已超過850個
2021年是5G高質量發展之年,商洛移動將700MHz廣覆蓋、深度覆蓋技術優勢和2.6GHz高容量優勢相結合應用于5G網絡建設,實現快速建網,快速使用,為商洛廣大群眾提供更可靠、更穩定、更優質的5G網絡服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5G基座。截至11月底,商洛移動5G基站已超過850個,實現了市縣城區熱門景區全覆蓋,全市所有鄉鎮和重點自然村覆蓋。商洛移動今年投資5000萬元,完成353個700M頻段5G基站建設,在完善市縣連續覆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鄉鎮連續覆蓋和農村熱點覆蓋,提升5G在鄉村的普惠服務水平。
→《商洛移動率先實現全市所有鄉鎮5G網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