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全球極客追捧的廉價計算機要上市啦?

    1據上周外媒消息,Raspberry Pi Ltd.預計將在明年春季于英國證交所掛牌上市,市值估計可達5億美元。

    2Raspberry Pi(樹莓派)這個名字已經出圈,用售價35美元(合計222元人民幣)的情懷款計算機,換來了4200多萬臺的銷量和來自全世界極客圈的追捧。

    3極客:快拿錢去造下一代樹莓派吧!

    01極客圈都在玩的樹莓派

    第一款樹莓派產品Raspberry Pi 1 Model B在2012年面市,由成立于2009年的樹莓派基金會(Raspberry Pi Foundation)推出,初衷是以低價打造一款SBC(Single board computer,單片計算機),來推動學校計算機科學教育應用。Raspberry Pi 1 Model B價格僅35美元,能安裝Linux等開源操作系統,搭配鼠標、鍵盤作為計算機使用,而當時一臺完整的Windows計算機價格是其幾十倍。

    目前樹莓派已經累積推出約20款型號的SBC硬件,同時還推出了各類配件以及Raspberry Pi OS操作系統。除了在教育、極客以及硬件初創企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之外,樹莓派系列目前在全球工業和物聯網中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SBC之一。

    在實體方面樹莓派由兩部分組成:樹莓派基金會(非盈利慈善機構)和Raspberry Pi Ltd.。后者是前者在2013年成立的子公司,主要負責工程研發與相關交易活動,其利潤的一部分用來維持基金會的日常運作。

    2020年9月Raspberry Pi Ltd.獲得了一筆4500萬美元的投資,此前Raspberry Pi Ltd.還將部分股票出售給了Lansdowne Partners和Ezrah慈善信托基金。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居家辦公、在線教育的需求猛增,計算機類產品的銷量明顯回升,樹莓派也不例外。去年,樹莓派系列產品銷量達到了710萬臺,取得了約1520萬美元的利潤。

    樹莓派基金創始人埃本·厄普頓(Eben Upton)表示,上市將有助于確保基金會在一段時間的穩定運作,同時可以幫助招募新的工程師,擴大其市場影響力,可以運行更多的教育項目,讓年輕人對科技產生興趣。

    02觸動,來自一位11歲男孩

    樹莓派是由一位學霸創立。

    1996年,18歲的Eben Upton進入劍橋大學學習計算機。在順利完成博士學位后,Upton留在劍橋大學從事教學主管工作,工作之一就是為計算機專業招生。但在2006年,他和同事發現申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人數急劇下降,同時新生的編程能力、電腦技能也遠不如從前。

    但當時Upton還沒意識到原因是什么。

    Upton與他的同齡人很小就接觸到英國BBC Microcomputer和美國 Commodore 64這樣的計算機。這類計算機擁有厚重的外形,類似老式鍵盤,內置CPU和主板,連接電視機后就能讓使用者編寫程序。但隨著BBC Microcomputer和Commodore 64被市場淘汰,逐步普及的計算機更多變成了消費娛樂類產品,而不是研究工具。

    2007年的一次聚會上,與一位11歲男孩的對話,讓Upton終于決定去做些什么。

    那個男孩告訴Upton自己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電子工程師,Upton興奮地詢問男孩在用哪款計算機學習計算機知識,卻被告知只有一臺任天堂的Wii游戲機。

    男孩對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有濃厚的興趣,但卻沒有一臺可以編程的計算機,令人不甚唏噓。

    當時Upton已經離開劍橋大學,在芯片企業Broadcom(博通)擔任芯片設計師,主要工作是設計芯片系統架構。這份工作讓他有能力去開發一臺小型計算機供青少年學習編程,但關鍵的是這種計算機要足夠廉價。

    03不做黑箱,裸露到底的電腦

    其實在碰到小男孩之前, Upton早在利用業余時間DIY,用市場中現成的芯片和部件,手工焊接組裝。第一個成形的作品,是在Atmel(愛特美爾,現已經并入Microchip)的一塊微控制器上做出來的,可以渲染基礎3D圖形,運算能力大概跟 BBC Microcomputer相當。

    在被男孩觸動后,Upton終于在2008年決定將想法變成現實,他與劍橋大學教授Alan Mycroft、電子工程師Pete Lomas以及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一個初創團隊,規劃教育類廉價小型計算機。

    Lomas是電子設計公司Norcott Technologies的聯合創始人和工程總監,擁有20多年的電子產品設計經驗,第一款樹莓派的印刷電路板(PCB)就出自他的設計。

    經過多次討論后,這群人定下了樹莓派的雛形設計,這臺電腦不是一個封得嚴嚴實實的黑箱,而是一款裸露的板件,青少年們可以看到每一個部件的細節,能夠在它工作時感受到處理器變熱,還能運行各類開源軟件的代碼,以供青少年學習編程。

    2008年,伴隨著原型機面市的還有樹莓派(Raspberry Pi)這個名字。

    就像BBC Microcomputer啟動后進入到BASIC編程界面一樣,該原型機啟動后進入的是某版本的Python編程界面,“Pi(派)”由此而來。

    至于“樹莓”,因為當時蘋果已經是一家全球知名企業,再加上BBC Microcomputer的生產商的名字是Acorn(橡子),所以Upton就想到了用植物果實“樹莓”來命名。

    雖然名稱延用至今,但2008年的原型機與現在的樹莓派系列差別很大,主要使用博通的圖形處理單元(GPU)和向量處理單元(VPU),而這芯片只是成熟計算機系統中的一部分,簡單來說,樹莓派原型機是在博通開發板基礎上拼湊起來的東西。

    0435美元,第一款樹莓派險些“流產”

    2009年初,Upton、Lomas和Mycroft等六人創辦了樹莓派基金會。

    基金會的愿景是致力于將計算和數字制作的力量交到世界各地的人們手中。通過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單板計算機和免費軟件,讓更多的人能夠利用計算和數字技術的力量來工作,解決重要的問題,并創造性地表達自己。

    愿景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因為定下了不超過35美元的低利潤售價,Upton和Lomas沒法在市場中找到適合的芯片,設計遇到了各種障礙。“功能多造成部件多,PCB板面積太大,功耗太高”等諸多問題接踵而來。

    與此同時,Upton仍然在博通全職工作,同時還在劍橋大學修讀MBA。所以直到2011年初,樹莓派項目進展仍然緩慢。

    沒想到,博通的一款新廉價芯片改變了這一切。

    博通這款型號為BCM2835的芯片,采用了流行的ARM架構,并且自帶圖形處理內核,搭配其他組件后就可以運行完整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統。雖然從性能上看,BCM2835僅相當于20世紀90年代末流行的300MHz的英特爾奔騰2芯片,但足以設計出一款教學用的計算機。

    最關鍵的是,整體成本不超過35美元。

    2011年8月,樹莓派Alpha板首次投產,博通給基金會試產了50塊。Alpha板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的樹莓派產品,USB 端口、100M 的以太網接口、microSD存儲卡讀卡器以及HDMI接口等。唯一的問題是,硬件及制造成本高達110美元,離35美元差得太遠。

    樹莓派Alpha 板

    爭論、抉擇、舍棄、簡化,經過一番掙扎,樹莓派終于在12月成型。圣誕節前一周,Lomas在自己的Norcott Technologies 工廠做了20塊內部測試用的beta板。這塊beta板就是第一代的樹莓派Pi 1 Model B的第一批板件,擁有2 個USB端口,100Mbps以太網端口,HDMI1.3,26針腳的GPIO(通用型輸入輸出接口),還有一塊700MHz 的單核處理器和VideoCore IV GPU,可處理 100P視頻回放的硬件加速。同時還提供了各種基于Linux的操作系統以及一套編程工具。

    2012年2月29日正式發布的樹莓派Pi 1 Model B一炮而紅,10萬臺的訂單量遠超基金會預想的1000臺。

    樹莓派第一款產品 Model B

    為了應對瘋漲的需求,基金會把硬件的生產和分銷外包給第三方公司,自身只負責研發、市場推廣和銷售政策的把控。

    除了教育市場之外,樹莓派后續產品也在極客圈、創業公司以及工業領域走紅。

    從2012年正式誕生到現在,樹莓派系列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取得了4200多萬臺的銷量。但對創始人Upton來說,樹莓派成功的并不是銷量多高,而且在于它讓新一代的青少年也擁有他當年用 BBC Microcomputer 編寫程序時所體驗到的興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時報”(ID:vittimes),作者:林斐,編輯:挨踢妹,排版:季嘉穎,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