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怎么將PC塞進「Switch」?Steam給出了最優解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隨著任天堂 3DS 系列的停產,傳統意義的掌機基本上已經落幕了。

    雖然任天堂的 Switch 掌機模式也是適應移動游戲場景而生,后續推出的 Switch Lite 在便攜性上又更近了一步,但掌機的外形還在,其與主機涇渭分明的掌上游戲體系早已枯萎。

    手游的火熱讓掌機失去了「手掌游戲」的獨特性,不斷增強的手機性能也讓攜帶一臺掌機玩游戲這件事變得多余。

    《牧場物語》《星之卡比》等小而美的掌機游戲已經被手游「殺」死了,掌機想要重新征服玩家的手掌,必須要做出一些體驗突破,與手機拉開距離——比如玩主機游戲。

    這是個美好的構想,但想要實現,廠家既需要打造一臺硬件體驗優秀的掌機,又要能提供一個豐富的游戲平臺供玩家消費。

    能擁有這樣極強的軟硬件協同能力的廠家,任天堂是第一個,而 Valve 很有可能會是下一個。

    造一臺游戲機,而不是一臺縮小版的 PC

    對于資深玩家來說,Valve 是游戲業最傳奇的廠商之一。

    無論是其打造的半條命系列等熱門游戲,還是旗下已經成長為 PC 最大游戲平臺的 Steam,都讓玩家們對這家成立于 1996 年的老牌游戲公司敬畏有加。

    在今年的 7 月,Valve 突然發布了一款 Steam Deck 的游戲掌機,昔日的掌機玩家紛紛表示期待,他們在 Steam Deck 上看到了掌機復興的火花。

    根據 Valve 介紹,在 Steam Deck 上可以游玩 Steam 商店里的大部分游戲,這意味著像《只狼》《地平線 5》《GTA 5》等大型游戲也能像《超級馬里奧賽車 8》那樣被玩家捧在手心里玩。

    玩游戲的場景發生變化,游戲的意義也自然隨之不同。

    Valve 在當時只公布了 Steam Deck 的核心硬件,包括采用 Zen2+RDNA2 架構的 APU,16GB LDDR5 的內存,以及分辨率為 1280×800 的 LCD 屏幕等等。

    最近在 Valve 舉辦的開發者大會上,我們終于可以了解到 Steam Deck 的一些細節——它是臺掌上游戲 PC,但要把 PC 游戲搬到手掌上,并不只是將硬件做小這么簡單。

    首先是 CPU 芯片,Steam Deck 采用了一顆由 AMD 定制的 Zen2 架構 APU,Valve 將其命名為名為 Aerith SOC,名字的靈感很可能是來自于最終幻想 7 的女主角愛麗絲。

    Aerith SOC 擁有 4 核 8 線程,TDP 控制在 4W-15W 之間,Valve 表示他們的調試是以穩定運行為目標,而不是盡可能壓榨這顆 APU 的性能。

    根據 Valve 的性能數據,Aerith SOC 要稍弱于 Ryzen 3 Pro 4450U。

    Steam Deck 采用了和 MacBook 相似的統一內存架構,配備了 16GB LDDR5 內存。Valve 稱這樣即便 GPU 顯存只有 1GB,GPU 還能調用 8GB 的統一內存作為顯存使用。

    Aerith SOC 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有著很好的運作穩定性,Valve 在大會上稱即使玩家持續玩兩個小時,性能也和剛開機時沒什么兩樣,不會因為發熱而有太大的折扣。

    并且無論是否外接電源,Steam Deck 的性能都不會打折。

    通常對于游戲筆記本等 PC 產品來說,追求極致的移動性能和運行穩定性通常不會是其首要考慮的問題,但對于一個掌機來說,這卻是一道必考題。

    畢竟沒有人會愿意在地鐵上捧著一塊火熱的「磚頭」玩游戲,更別說每過兩個站游戲的畫質就會因為 GPU 降頻而發生變化。

    為了能盡可能的降低發熱,并且節省電量,Valve 建議開發者鎖定游戲的運行幀率。

    例如在游玩《傳送門 2》時,不鎖幀的情況下 Steam Deck 的續航時間為 4 小時,而如果把幀率鎖定在 30fps,續航可以延長約 2 個小時,這對于一款強調移動場景的設備來說,提升非常可觀。

    拓展性方面 Steam Deck 支持 45W 輸入和 7.5W 輸出,可以外接鼠標、鍵盤等外設使用,并且能夠外接 2 臺 4K 顯示器,拓展成主機使用使用。

    而如果外接顯示器使用,Steam Deck 還支持 AMD 的 FidelityFX 超分辨率提升功能,能夠通過算法提高畫面的邊緣細節,從而帶來近似提高分辨率的高畫質有欻體驗。

    除此之外 Steam Deck 支持 Vulkan 動態渲染功能,簡單來說,Steam Deck 的畫質顯示并沒有因為掌機模式而做太大的犧牲,反而盡可能向臺式機畫面看齊。

    比較遺憾的是,Steam Deck 不支持 Thunderbolt 接口,也不支持更先進的 Wi-Fi 6 或者 Wi-Fi 6E,而采用 Wi-Fi 5。不過 Valve 稱 Steam Deck 依然支持串流游玩 PC 游戲,并且通過串流游玩的功耗更低。

    硬盤配置可能是不同版本的 Steam Deck 之間最大的差異,Steam Deck 共有 3 種儲存版本,分別為 64GB(eMMC)、256GB(NVMe SSD)和 512GB(高速 NVMe SSD)。

    對于動輒上百 GB 的 3A 大作來說,這點容量依然是捉襟見肘,因此 Steam Deck 也支持 Micro SD 卡拓展。

    不同儲存介質下,游戲的讀取速度有著些許差異,根據 Valva 給出的測試數據 eMMC 和 SD 卡的相比 NVMe SSD,下載儲存速率大概要慢 12% 和 18%,啟動時間則要慢 25%。

    64GB 和 512GB 版本存在近 2000 元的差價,選擇性價比,還是更極致的游戲體驗,是 Valve 留給玩家的第一道選擇題。

    在此之前,Valve 還發布了一支很有意思的影片——教玩家如何拆解 Steam Deck。

    在視頻的開頭,Valve 明確的表示官方并不建議玩家自行拆解自己的游戲機,但是如果玩家硬是要拆,他們只好提供一個安全且正確的教程。

    影片中 Valve 有介紹如何更換 Steam Deck 的搖桿以及固態硬盤(天地良心),不過自行更換硬盤有可能會造成電磁干擾等未知的后果,這需要玩家自行承擔。

    從硬件水平來看,擁有定制芯片、統一內存以及 AMD 特制優化的 Steam Deck 有著相當過硬的硬件素質,但這并不代表著 Steam Deck 就能成為一臺合格的游戲機,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Valve 在軟件上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游戲機要有「游戲機的樣子」

    Steam Deck 會是任天堂 Switch 的對手嗎?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可能是就是個偽命題,雖然 Steam Deck 和 Switch 都將手掌視為主戰場,但是兩者的游戲品類和性質并沒有太大的重合。

    你不能拆下 Steam Deck 一邊的手柄給女朋友一起玩《馬里奧網球》,也不能用 Switch 玩 IGN 滿分的《死亡循環》,因此同時擁有 Steam Deck 和 Switch 并不沖突,而 Steam Deck 真正的對手,應該還是手機。

    Steam Deck 需要給玩家一個理由,讓玩家在擁擠的地鐵里、慵懶的沙發上愿意捧起沉重的它而不是輕巧的手機。

    在此之前,它的前輩 Switch 已經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無時無刻(Always-On)的游戲體驗。

    Switch 最打動我的,不是通過拆分手柄實現 3 種形態的靈活轉變,也不是馬里奧、塞爾達傳說等任系第一方大作,而是玩家可以按下電源鍵隨時開始或者暫停游戲,而不需要等待漫長的開關機過程。

    這種「隨開隨玩」的體驗大大降低了玩家對于重度游戲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也降低玩游戲的門檻,和 PC 上需要開機、登錄賬號、漫長等待的體驗相比,游戲機的體驗顯然更優。

    因此,Valve 認為 Steam Deck 也應該是這樣一臺設備,這也是 Steam Deck 與一臺掌上 PC 最大的不同:它不是一臺為游戲而生的 PC,而是一臺更加純粹的游戲機。

    為此,Steam Deck 的開發團隊基于 Linux 開發了 SteamOS 3.0,而不是使用常見的 Windows 系統(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刷入),Steam 軟件的 UI 特別針對 Steam Deck 的屏幕做了優化,更適應小屏幕和搖桿按鍵組合的操作。

    最重要的是,Valve 開發了一個與 Switch 類似的暫停、恢復機制,玩累了可以隨時熄屏,有時間再拾起 Steam Deck 時,又會上從此暫停的地方繼續冒險。

    并且 Steam Deck 還支持 Steam 的云存檔功能,理論上玩家在臺式機上玩的進度可以在掌機上接力,讓游戲在生活中得到延伸。

    在這場開發者大會上,Valve 還展示了一臺白色的 Steam Deck 原型機,在它的背后有個很有意思的小細節:Logo 是《傳送門》里的 Aperture 公司!不過可惜的是 Valve 表示白色版本目前還沒有開售的計劃。

    根據 Valve 公布的 Steam 用戶報告,Steam 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了 1.204 億,平均日活用戶接近 2000 萬,目前 PC 游戲的市場相當龐大,因此 Valve 對 Steam Deck 的前景也比較樂觀。

    Steam 平臺已經有著相當成熟的生產、銷售和社區一整套體系,Valve 需要做的只是將這些原汁原味地搬到玩家的手心里。

    那么問題來了,還需要多久才能在地鐵里玩《地鐵 2033》?Valve 在大會上給出了一個壞消息:由于芯片短缺,Steam Deck 要在 2022 年 2 月(延后 2 個月)發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愛范兒”(ID:ifanr),作者:黃智健,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