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重啟IPO:“反壟斷”之下,“抖快”會是最大對手嗎?
?時隔數月,網易云音樂再戰IPO。
今年5月26日,網易云音樂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8月1日,港交所官網顯示,網易云音樂已通過上市聆訊并上I I k kiikk載聆訊后資料集,但不久后網易云對外回應,基于對當前市場整體環境等綜合因素的考量,公司管理層決定暫緩IPO。11月16日,據港交所文件,網易云音樂已上載全新的聆訊后資料集并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上市聯席保薦人為美銀證券、中金及瑞信。
重啟IPO釋放出多方面的信號:市場環境逐漸趨于穩定;網易云獨特的音樂社區氛圍和粉絲粘性可能成為優勢;監管層“反壟斷”要求下,要求騰訊音樂解除獨家版權,為網易云帶來了利好。在有道之后,網易云能夠成為丁磊主導下的第二個上市子業務嗎?
“后版權時代”,音樂流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從網易云音樂更新后的聆訊資料來看,長期維持“一超一強”局面的在線音樂市場或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
截至2021年9月30日,網易云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用戶數2752萬,同比增長超93%;社交娛樂服務付費用戶為58.4萬,同比增長93%。其中在線音樂板塊收入從 2020 年同期 18.5 億元增至 24.4 億元,社交娛樂及其他板塊收入從去年同期的 15.2 億元增至 26.7 億元,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占比 47.7%,社交娛樂服務和其他收入占比 52.3%。
值得一提的是,網易云首次毛利率由負轉正,直播收入大幅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總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52%;毛利率則大幅提升并轉正為0.4%;月活用戶達到1.84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2752萬,同比增長超93%;在線音樂付費率達14.9%。其用戶規模、營收規模相比騰訊音樂有所不及,但高用戶付費率和高增長速率顯示出了較大潛力。
就在同一天,網易也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報告。Q3凈收入為人民幣222億元,同比增加19%;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9億元。財報指出,網易云音樂發力內容生態和產品創新,持續加深用戶在音樂社區的參與度,財務數據表現強勁。
其虧損得以收窄,毛利率由正轉負,與版權環境的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反壟斷”成為年度互聯網主旋律,7月24日上午,市場監管總局發文稱,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采取30日內解除獨家音樂版權。
8月31日,騰訊發布《關于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的聲明》,“什么時候能在網易云音樂聽周杰倫”登上熱搜。丁磊隨即在Q2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網易云音樂準備了充足資金,并愿意以最大的誠意,與版權方開展公平開放的合作,共同建設良好健康的音樂市場”。
今年10月,網易云宣布,時隔三年之久,摩登天空重返網易云音樂,意味著用戶能夠聽到新褲子、痛仰、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馬頔、曾軼可等歌手樂隊。11月9日,網易云音樂APP宣布英皇娛樂版權回歸,旗下藝人如謝霆鋒、容祖兒、古巨基的作品重新上架。
其內容成本得到了一定控制,對比2018年到2020年,其內容服務成本分別為19.7億元、28.5億元和47.9億元,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171.7%、123.1%和97.8%。截止6月30日的2021年上半年,云音樂的內容服務成本僅為27.6億元,在收入中的占比降至86.7%。
但“變灰的歌單”始終是用戶和“云村”的痛點所在。更早之前,網易云曾為“侵權”等負面所困擾。需要認知到的是,由于版權缺口相比騰訊音樂更大,未來網易云內容、技術、營銷投資仍將不斷擴大,距離盈利仍然遙遠。另外還有用戶留存和商業變現的問題,即便是付費率高于騰訊音樂和網易云的Spotify,仍然處于虧損之中。
如果說過往在線音樂行業競爭主要存在于版權壁壘,今后隨著內容差異性的減小,競爭關鍵點則將變為產業鏈布局之爭、音樂原創力之爭。考慮到清朗行動、飯圈整治等,偶像數字專輯銷售將進一步受到影響。西部證券分析認為,音樂行業在逐步消除版權壟斷的前提下,在線音樂平臺核心競爭將更多放在生態建設、用戶運營體驗等方面,網易云音樂在這些方面具備優勢。
從原創音樂布局來看,TME推出了原力舞臺計劃、乘風計劃,上線“億元激勵計劃4.0”。網易云音樂推出了石頭計劃、云梯計劃、硬地圍爐夜、硬地原創音樂榜、星辰集·詞曲創作大賽、“探樂者行動”詞曲創作者培養計劃等扶持計劃,截至2021年6月網易云音樂入駐獨立音樂人數量超30萬。
從社區化運營,提升用戶粘性來看,TME嘗試了一鍵綁定入駐微信視頻號,強化產品沉浸式改版,推出全民K歌虛擬直播間、打通微信狀態,QQ音樂推出虛擬社區線上音樂節等。從“網抑云”到“一起聽”,網易云建立起了獨特的社區標簽,網易Q3財報則專門提及:“在拓寬內容生態的同時,網易云音樂也在強化社區粘性,并在8月的新版本中將“關注”升級為一級入口,為“云圈”新增群聊功能。”
短視頻平臺會是音樂流媒體的最大對手嗎?
這可能是在線音樂最好的時代。疫情下,“宅娛樂”常態化,在線音樂使用時長提升,觸達場景更為豐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疫情后,我國網絡音樂用戶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從3.6增長至5.8次,人均使用間隔天數從4.2天下降至2.1天。截止2020年底,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6.58億人,手機音樂用戶為6.57億人。
長遠來看,音樂流媒體不應僅僅將目光停留在行業內的競爭,更應當將目光投向行業之外的競爭對手——短視頻。
近日,獨立音樂人柳爽一曲《漠河舞廳》火爆出圈,在網易和QQ音樂上評論量均破1W+,帶熱漠河旅游,但這更大地歸功于抖音的帶貨力。#漠河舞廳#話題在抖音上,視頻播放量也已超過33億次,關于“漠河”的搜索量環比增加了621%,觀看漠河直播的人數超過68萬,“漠河文體旅游局”的官方抖音號短時間內漲粉3萬。
事實上,擁有音樂基因的短視頻平臺,正在越來越多地改寫傳統音樂行業的制作與宣發路徑,并日漸成為當前最主流、效率最高的“神曲推手”。從《海底》出圈,到《漠河舞廳》《熱愛 105°C 的你》刷屏,多首老歌翻紅,短視頻以更強的視聽沖擊、二次創作為音樂增添的情緒感和故事性,制造著一次次病毒式傳播。
短視頻平臺顯然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積極地在音樂領域攻城略地。抖快對于音樂流媒體的威脅,一方面是對流量和用戶時長的搶占。分別坐擁6億、3億日活,“抖快”的年輕潮流用戶群體與音樂愛好者有很大重合。
其流量和收益對音樂人頗具吸引力,據《2020 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去年下半年抖音音樂人漲粉累計超3億,漲粉超1000萬量級的音樂人有6位,漲粉超500萬的音樂人就有23位。
另一方面是加速對發行等上下游的滲透,以及對原創音樂人的爭奪。今年字節正式成立音樂事業部,抖音上線音樂播放器“飛樂”、音樂發行平臺“銀河方舟”,并開始內測“K歌”功能,升級“看見音樂”計劃。另外快手舉辦了音樂版權生態大會,推出行業首個音樂版權結算標準,6月開啟“快手雙擊音樂計劃”,通過流量扶持、版權結算的方式,扶持原創音樂人,有消息稱快手或推新音樂產品APP“小森唱片”。
在此情形下,網易云選擇了積極擁抱短視頻平臺。網易云音樂在2020年8月與抖音正式宣布達成合作,致力于“音樂+短視頻”內容生態建設。兩者存在互補合作關系,共同整合資源。平臺自身也在不斷拓展短視頻、直播、云村社交等相關布局。
在Q3財報電話會議上,同樣有分析師提及了這一問題,丁磊的回答是:“短視頻不只影響音樂??行業,也會影響到游戲行業,?造成關注力的分散。擔不擔心??其他的平臺做音樂,??我相信這是一個??開放的市場,我們??很歡迎任何一家企業??進入?音樂?市場,?幫助??更多的音樂人?,發掘?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們持?歡迎的態度。”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流水線批量制造的短視頻神曲,審美價值仍然存在爭議,洗腦式的片段截取、重復播放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歌曲的完整性和沉浸感體驗,另外,短視頻的優勢仍然主要存在于宣發環節,短期內并未完全撼動音樂流媒體在其他環節的壁壘,也不會打破雙方合作。由此看來,或許不必過于悲觀,短視頻帶來了挑戰,同時也激勵著音樂流媒體們重新構建優化自身生態。
今年9月,大麥宣布成立蝦米音樂娛樂內容廠牌,組建獨立音樂演出事業部,全面推進音樂演出廠牌化運營,引發了網上“蝦米音樂是否將回歸”的討論。而此次網易云能否成功上市“輸血”,將為未來在線音樂行業格局帶來又一次重大變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Mia,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