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軟件開發經理要避免的10個錯誤(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人,管理要以人為本。作者作為一個從開發人員到技術主管,從經理到高級經理的人,一路走來得到了十條真誠的管理心得。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由于篇幅較長,故拆分成上下兩篇,本文是上篇。
相關閱讀:作為軟件開發經理要避免的10個錯誤(下)
在我早期的軟件開發生涯中,我非常幸運地較早地就成為了一名軟件經理。作為一個相對年輕和幼稚的新經理,我工作上關注的重點一直是恪守承諾和項目交付。
盡管如此,我還是做得很好,爬上了管理的階梯,成為了一名高級經理。當我今天回頭看的時候,我雖然達到了作為一個經理的基本要求,但我在其他很多方面做的都不好。
在重新調整職業生涯并進入一個新行業后,現在我又回到了基礎管理崗。既然我非常幸運地擁有了第二次當經理的機會,我會從過往的經歷中學習,努力避免以下錯誤。
1. 項目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
作為開發人員,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們的項目和截止日期!向老板證明我們價值和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確保項目按時交付。
甚至在我被提升為主管、經理,后來又被提升為高級經理之后,我都帶著這種心態。我向老板證明所有的項目都按時交付了,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我也有下屬,他們是使項目可行并保證按時交付的資源。當我們團隊離開一個人之后,我們會招到下一個。
我大錯特錯了。
沒錯,我是完成了一些項目,但十年之后,這些項目都過時了。它們成為歷史了,這些項目中的大多數很快就會被遺忘。但是十年前和我們一起工作的人現在仍然很活躍。我那時沒有壓迫他們,所以我們現在還是朋友。
但后來我問自己:作為一個經理,為了讓員工變得更好,我投入了多少精力?我有多關心他們的成長,讓他們能做得更好,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項目?我對他們本人了解多少?他們的激情和抱負是什么?
一想到這一點,我就深感懊悔。在這一點上,我失敗了。我們有一對一的交流,在這些交流中,但所有的對話都是關于項目的。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項目很重要。但如果我們更加關注與員工的情感聯系,項目交付就會變得更加自然。以人為本使我們能夠培養員工,與他們建立聯系,并順利完成項目。
2. 不能讓統計工作影響開發工作
我在工作中對自己相對嚴格。為了知道我在哪些地方花的時間最多,我創建了一個電子表格,并記錄了我經常做的事情。為了健康的目的,我還會記錄自己每天喝了多少升水。
有一天,我想到我正在考慮衡量團隊的效率,我們需要度量一個項目所需要的努力。那時,我們還沒有一個好的工具來自動完成這個任務。
所以我想出了一些流程,讓每個開發人員盡可能準確地定期為我記錄他們的工作,然后我將它們合并到一個電子表格中。根據這個表格,我創造了一個計算公式。開發人員不太高興,但我用“如果你不能衡量一個事務,你就不能改進這個事物”這句話說服了他們。
我大錯特錯了。
雖然這是可行的,而且(對我來說)這并沒有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它需要開發人員花費相當大的精力來記住、定期輸入這些值并進行測量。然后,這些數據被匯編成一些圖表和統計數據。
它根本沒有幫助開發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也沒有以任何方式簡化他們的工作。我在他們的工作中添加了更多的流程,卻沒有任何好處。開發人員的首要任務是完成項目,而不是提供統計數據。任何增加的過程都應該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項目,而不是讓他們承擔比實際工作更多的“任務”。
如果我們需要量化效率,我們應該雇傭專業人員,他們能夠量化開發人員的工作,而不會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我回想起我主動收集的數據來量化效率這件事,但這些數據并沒有太大用處。最后,這個流程被拋棄了,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3.不要讓開發人員內部競爭,要建立同志情誼
我曾經被告知:“競爭提高成績”。沒有競爭,人們會變得自滿,以后的表現會下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成績不斷提高,因為競爭很激烈,對吧?
這也是我們在學校里學到的道理。學生們在班級里是按成績排名的,這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最終進入更好的班級或學校。
如果我們將這種心態應用到軟件開發中,就會開始引入類似的競爭機制。看看誰的bug最少,誰得到的負面反饋最少。也許我們還可以看看每個人的代碼貢獻量,除以他們出現的bug,然后衡量每個開發人員的業績。讓他們通過競爭成為最有效率的開發人員。
我大錯特錯了。
我忘了一件事,工作不是四年一次的奧運會,也不是有畢業時間的學校。
開發人員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這可能會占到他們生活的30%,有些人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多。
持續的競爭環境會使工作環境充滿敵意。每個人都會想到誰會是他們的下一個對手。這容易導致大家暗箭傷人,甚至更糟的是,這會讓團隊難以合作、功能失調。這將造成一場內戰。
從歷史上我們能得到的教訓是:一個有內戰的國家將會被外部力量所征服。同樣,內部功能失調的組織也會輸給外部競爭。
因此,我們不要在內部建立競爭。相反,我們應該建立同志情誼!讓工作場所成為每個人都想一起工作,一起歡笑的地方,并一起建立一種強烈的團隊意識。它不僅會讓開發人員在工作中更快樂,而且還會建立起一個更強大的組織。
4. 不要吝惜贊美,小的成功也要慶祝
我從小就有這樣一種心態,那就是,在默認情況下,工作就應該做好。這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應該這么做!沒有什么值得稱贊的。我認為作為一個實干家,這是我們應該期待的。我們得到報酬是為了做好工作。
作為一名經理,我害怕“贊揚”和“感謝”帶來的膨脹。如果我們過于頻繁地表揚或感謝某人,稱贊的價值就會變得越來越少。我想最終,人們可能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我只對那些非常非常大的成就說“謝謝”和“贊揚”,也就是那些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我的期望越來越高了。過去,80分的好成績會得到“表揚”,現在80分是及格,90分的好成績才會得到“表揚”。
我大錯特錯了。
我不知道的是,我實際上是在建立一種“不欣賞”的文化。做好工作是員工應該做的事情,為什么說“謝謝”?
得到一個“感謝”的門檻變得如此之高,那么為什么還要費事去追求呢?只有少數頂尖的人總是能得到所有的贊賞和感謝,因為他們是唯一能夠不斷實現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的人。很快,大多數人開始疑惑,為什么還要來工作。也許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僅此而已。
我有機會和一個年輕聰明的人一起工作。他工作努力,態度端正,但他從來都不是頂尖的。因此,作為經理,他沒有得到我太多的“感謝”。我內心感激他,但從不口頭上表達,只是為了對別人公平。我對他們一視同仁,除非他們表現異常優秀。
一天,他辭職去了另一個公司工作。幾年后,我聽說他因為一場意外的疾病去世了。他是個年輕有為的小伙子,真遺憾他離開得太快了。更糟糕的是,我從來沒有對他真誠的工作表示過感謝,我以后也不會有機會這樣做了。
5. 避免加班,或者在晚上溝通工作
我是一個工作非常努力的人。當我開始我的職業生涯時,我會從早上9點工作到凌晨2點,直到把事情做完,給老板留下好印象。
當時我工作過的大多數公司的標準下班時間是下午6點,盡管正式的工作時間是上午9點到下午5點。作為一個比別人工作更努力的工作人員,我通常在晚上8點下班。
我的老板告訴我不要這樣做,以免我過度勞累。我沒有筋疲力盡,所以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我爬上了通往“成功”的階梯。我很快就當上了主管,后來又當上了經理,然后又當上了高級經理。
作為一名開發人員,我把這種工作到很晚的態度帶到了高級經理的崗位上。我需要向所有人“證明”我得到提升是因為我工作努力。我得做個榜樣。我會在深夜發郵件跟進我白天錯過的事情。
我并不是故意這么做的,但因為白天有很多會議,所以只有在晚上我才有時間清理郵件和跟進事情。因此,這成了一種習慣。
我大錯特錯了。
我想,“我這么做是為了我的家庭,為了謀生,讓我的家庭生活得更好。”我沒有意識到的是,我留給家庭的時間非常少。我很幸運,我有一個真正理解我的妻子,她在那段時間非常支持我,而且還辛苦把我們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
我不僅忽視了家庭,而且還建立了加班文化。沒有多少人能真正跟上我的步伐,但更多的人試圖跟上。當我在晚上發郵件時,我的直接下屬有時會感到有壓力要立即回復,只是為了表明他們也很敬業。
整個工作文化就像一個工作引擎的壓力鍋。許多人工作時真的覺得自己總是在崩潰的邊緣。一些人仍然在努力工作,因為公司“給他們的報酬足夠高”。
但是工作不再是愉快的。到辦公室來工作是件苦差事。有些人“加班到很晚”只是為了表示他們“在工作”,而不是真的在創造價值。他們為公司貢獻了30%的生命,現在不得不付出更多——這是家庭和個人生活的權衡。
回想起來,我作為一個人是失敗的,因為我沒有讓別人的生活變得更好。我不僅毀了我的家庭,也毀了別人的家庭。
譯者: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