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苗到特效藥,“新冠贏家”輝瑞做對了什么?
?因COVID-19引起的十次住院中,它能夠防止大約九次。”
11月5日,輝瑞(PFE.US)CEO阿爾伯特·布爾拉(Albert Bourla)在給同事的溝通信《令輝瑞和我們的科學家自豪的一天》中稱道,“到第28天,接受組合治療的患者沒有死亡報告,副作用大多很輕微。”
當日,輝瑞宣布了其在研的口服新冠候選藥物PAXLOVID的最新研究結果——PAXLOVID可以減少高達89%的新冠肺炎非住院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周五美股盤中,輝瑞一度漲超11%,最終收報48.61美元,漲10.86%。今天(11月8日),美股收盤,其收盤股價與上周五基本持平(48.62美元)。
新冠大流行以來,輝瑞再次取得防治新冠戰線的重大進展。整整一年前(美東時間2020年11月9日),輝瑞發布了新冠疫苗的首批結果,顯示其有效性超過90%。當時,輝瑞早盤最大漲幅達到15.96%,研發合作伙伴BioNTech早盤最大漲幅25%,隨后全球股市隨之大漲,美股三大指數(道指、納指和標普500)盤中均創歷史新高。
輝瑞新冠口服藥這一波消息傳出,疫苗股受重挫。BioNTech暴跌20.92%,Moderna(MRNA.US)重挫16.56%,阿斯利康(AZN.US)、強生(JNJ.US)小幅收跌。
在接受《財健道》采訪時,科普作家、華大集團CEO尹燁表示,任何一種傳染性疾病,一旦有藥物了,能治療了,疫苗接種必要性就會“從強制轉成推薦,或者是自愿選擇”,我們今日的流感疫苗正是如此,所以,疫苗股大跌自然能夠理解。
此消彼長,經濟復蘇概念股應聲上漲。在國內,旅游股宋城演藝(300144.SH)、錦江酒店(600754.SH)漲超8%;航空和航空服務股集體大漲,中國國航(601111.SH)、上海機場(600009.SH)逼近漲停。
疫苗股藥企競賽千帆過境,輝瑞、默沙東則形成新冠口服藥“雙巨頭”。輝瑞后來居上,新冠口服藥Paxlovid效果顯著,超過了默沙東抗新冠口服藥莫努匹韋molnupiravir(品牌名:Lagevrio),默沙東“全球首個獲批”的消息被其浩浩聲勢蓋過。受此消息影響,默沙東(MRK.US)周五盤中深跌超10%,最終收報81.61美元,跌9.86%。
去年新疫苗提振全球股市信心,今年的特效藥令經濟復蘇概念股集體走強。一年兩廂重磅消息疊加,全球回歸正常又近一步。“為什么又是輝瑞?” 在新冠領域,“為什么輝瑞比默沙東更牛?”
藥物研發多出于“偶然”,但輝瑞這家存續了170余年的藥企,卻憑借厚積薄發的軟實力讓今日結果成為必然。
01沒有“對手”的新冠口服藥
“比中和抗體還好的口服新冠藥物”,這是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物最受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輝瑞新冠口服藥可降低89%住院和死亡風險,遠高于默沙東新藥的50%。89%的數字也超出了中和抗體療法。中和抗體療法曾被認為是“(治療)有效率最高的”,達70%以上。
輝瑞新藥,不止比中和抗體藥物效果更佳,更重要的是費用更低,儲存條件和運輸方式更為簡便,能觸達更廣泛人群。再生元、GSK和Vir Biotechnology、騰盛博藥等企業均有研發中和抗體,其不足在于需要靜脈注射,給藥不方便,成本高,產能擴張和可及性方面存在諸多障礙。以再生元的新冠抗體混合物為例,平均每劑的價格超過2000美元。口服藥物上市會極大的影響中和抗體的前景。
除了默沙東的Molnupiravir,目前,羅氏(ROC.S)的RNA聚合酶抑制劑AT-527、日本鹽野義的3CL蛋白酶抑制劑S-217622、以及開拓藥業的AR拮抗劑普克魯胺等三款新冠口服藥物也處于III期或II/III臨床。10月19日,羅氏的RNA聚合酶抑制劑AT-527,因臨床II期試驗中未達到臨床終點,宣布項目進展陷入僵局。與羅氏合作的Atea Pharmaceuticals(NASDAQ:AVIR)當日股價跌幅高達73%。此外,日本鹽野義制藥公司、國內藥企開拓藥業的AR拮抗劑普克魯胺尚在沖刺階段,謎底尚未可知。
憑借先發優勢,輝瑞、默沙東或許成為新冠口服藥市場最主要的角逐者。雙方存在合作可能,據業內人士稱,默沙東的口服藥是抑制RNA復制酶,輝瑞的藥是抑制蛋白酶,兩種藥不同性質,未來或將可以聯合使用。
如果回到藥理層面來看,輝瑞這款藥到底好在哪里?
輝瑞Paxlovid的成分為「PF-07321332」和利托那韋,「PF-07321332」是蛋白酶抑制劑,專門抑制病毒的主蛋白酶活性,可以阻斷病毒復制(相當于在英文里面混日文字母,讀著讀著自己就搞不懂了),利托那韋是抑制肝酵素的藥物可以抑制肝臟中的代謝酶,聯合用藥可以減少其對「PF-07321332」的代謝,從而達到增強療效的目的。而默沙東的Molnupiravir是一種核苷類似物,能欺騙新冠病毒,讓它在復制中出錯,從而起到抗病毒的效果。
和默沙東新冠特效藥一樣,輝瑞這款藥也是“老藥新用”,其主要部分PF-07321332研發始自輝瑞在SARS期間發現的PF-00835231。因為SARS在2003年迅速結束,后續臨床研發被終止。2020年新冠爆發后,輝瑞發現SARS和SARS-CoV-2病毒的3CL蛋白酶在與底物結合的催化域中的序列100% 相同,這個17年前的分子再次受到研發人員的重視。最初科學家發現的這款化合物不能口服使用,于是進行優化,生成了PF-07321332。
鮮為人知的是,新冠病毒的蛋白酶結構是由我國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率先解析,并發表在2020年1月的Nature期刊上。但在之后,國內產學研一體化能力與輝瑞、默沙東等頂級藥企的差距開始顯現。
輝瑞研究人員在最新的研究中,通過藥代研究發現加入利托那韋能改善代謝消除率,最終得到臨床藥物PAXLOVID?。在2020年7月,科學家們首次合成了7毫克的化合物。但要在人體中進行臨床試驗,7毫克化合物過于微量。經輝瑞210名科學家通力合作,10月份,合成了100克化合物;兩周之后,化學家們已經將合成能力提高到超過1000克。研發速度指數級增長!
從治療成本的角度看,默沙東一個療程的費用為700美元,輝瑞尚未公布,輝瑞公司CEO阿爾伯特·布爾拉(AlbertBourla)在上周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正在與90個國家討論其抗新冠藥物的供應合同”。對于高收入國家,公司預計定價將會接近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莫納皮拉韋。
02 通吃新冠疫苗和特效藥兩個領域輝瑞胃口大開
輝瑞新冠口服藥發布,整個疫苗股大跌,甚至“傷及”疫苗合作伙伴BioNTech。那么,輝瑞的自身疫苗銷售是否會受到影響?不少人正在擔心輝瑞正在“左右手互搏”。
“新冠疫苗三季度營收達到130億美元,占總營收(240.94億美元)過半”。這是輝瑞三季度財報的最關鍵數據。
輝瑞預計新冠疫苗的全年銷售將達到360億美元,在2021財年將交付23億劑。輝瑞疫苗已成為公司大約172年歷史中最暢銷的產品之一,按照協議,輝瑞與其德國合作伙伴BioNTech公司平分了疫苗的費用和利潤。
對比國際上四款主要疫苗,輝瑞、莫德納、牛津與強生。輝瑞優勢明顯,不僅體系在產品本身,商業化也遙遙領先。
輝瑞疫苗的狀況領先于它的同行。當前,Moderna和強生都面臨著生產上的困難,這有助于輝瑞在與各國簽訂供應協議方面擴大領先優勢。輝瑞表示Comirnaty新冠疫苗已經銷往152個國家,75%以上的疫苗銷售來自美國之外。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在被認為已完全接種疫苗的大約 1.893 億美國人中,約有 8% 接種了強生的疫苗。幾乎所有其他人都接種了輝瑞及其合作伙伴 BioNTech SE 或 Moderna 的兩劑疫苗。
當輝瑞疫苗在世界范圍內遙遙領先之際,為何仍然發布了新冠口服藥?口服藥的市場規模遠小于疫苗,發布新藥首先沖擊的難道是輝瑞自身?有人對輝瑞的策略不解。
尹燁認為,藥物、檢測、疫苗應該配合使用,缺一不可,而不是誰替代誰的關系。對此,輝瑞CEO艾伯樂稱“世界將在一年內恢復正常生活,這并不意味著,未來不會出現新的變種病毒,也不意味著人們可以不再接種疫苗”。新冠口服藥并不會帶來抗體,換言之,即便吃了新冠藥物得到康復,不代表不會再次感染。疫苗作為“防護網”的邏輯仍然長期有效。
輝瑞能迅速在新冠疫苗的競賽中占得先手,與其上百年來身為一線藥企、持續推出多款影響全人類產品的軟實力密不可分。三季報,輝瑞更新了最新的管線,包括94個在研項目,其中27個為I期項目,29個II期項目,29個III期項目以及9個處于注冊階段的項目。輝瑞還公布新冠疫苗、基因療法管線、PDE4抑制劑、TL1A抑制劑、IFN-β抑制劑以及口服COVID-19藥物等六種關鍵研發管線產品的最新進展。
厚積薄發,這些創新管線成為了輝瑞底氣所在。有人說,“它們猶如沉睡的猛獸,一旦遇險,潛力便會被隨時激發”。去年新冠疫情剛爆發,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仍在研發階段,輝瑞已開始接洽合作。當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冠疫苗開發充滿了未知。復星拿了大中華區市場的商業化授權,德國、土耳其市場則由BioNTech自己負責,輝瑞則拿到了全球其余市場的授權。
03 “偉哥”、新冠口服藥輝瑞為何總有神藥問世?
1849年美國紐約,祖籍為德國路德維格堡的德國移民卡爾·輝瑞與自己的表弟查爾斯·艾哈特一起創辦了一家公司,日后便是大名鼎鼎的輝瑞公司。
輝瑞憑借發酵技術上的豐富經驗,獲得了青霉素生產的優勢。當二戰來臨,青霉素被大量需要,政府首先將目光投注至輝瑞。到1945年,輝瑞的青霉素產量已經超過了全世界產量一半。諾曼底戰役期間,盟軍攜帶的青霉素有九成來自輝瑞。
輝瑞70余年前在青霉素上的表現,與今日疫苗、創新藥的發現暗合——正是因為前期的豐富積累,才能成就不斷能夠抓住機會的輝瑞。
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繼消炎藥Feldene(吡羅普康)、降壓藥絡活喜之后,輝瑞推出了真正的爆款20世紀末1998年面世的Viagra(偉哥)。此后20多年,偉哥成為輝瑞穩定的“現金牛”。
新世紀以來的輝瑞,開啟了兼并擴張的道路。2003年,輝瑞以600億美元收購法瑪西亞(Pharmacia),市場份額上升到11%,比當時排第二的葛蘭素史克(市場份額7%)高出50%,一時風頭無二。此后,偉哥的專利已經到期,肺炎疫苗Prevnar 13再次成為其王牌產品。2009年,輝瑞以680億美元收購惠氏,將惠氏研制的肺炎疫苗Prevnar 13納入旗下。在輝瑞新冠疫苗誕生之前,它是輝瑞乃至是全世界最暢銷的疫苗(專利期2026年到期)。
但在之后,輝瑞受困于多個藥品專利到期,以及創新藥研發緩慢,其全球藥企排名不斷下滑。2021年6月11日,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公布了2021年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羅氏以474.92億美元年銷售額再次奪魁,諾華、艾伯維緊隨其后。而輝瑞排名已下滑至第8位。
如今,輝瑞新冠疫苗、口服藥將成為其新一代王牌產品。輝瑞回歸“世界藥企王者”之位,或許指日可待。
輝瑞不斷突破取得成就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的偶然性因素仍然不可忽略。唐納德·R·基爾希(Donald R. Kirsch)所著的《獵藥人》(2019年中文版引進大陸)稱,“每種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的藥物平均要花費15億美元和14年時間,大型制藥公司越來越不愿意花費巨額研發費用,因為大部分砸進去的錢最終都打了水漂。最近輝瑞的高管告訴我,他們正在考慮是否徹底退出醫藥研發領域,只買別人研發出來的現成藥。”
輝瑞新冠疫苗便是輝瑞典型的借助外部合作,實現業績飛躍的案例。不可忽視的是“即使今天,有了各種理論和篩選機制,藥物研發的成功概率依然低于0.1%,而相應的投入需要超過15億美金花費14年以上的時間”(《獵藥人》)。
科學具有極強的隨機性,往往,你瞄準了A,打中的卻是B。大量的藥物研發來自偶然,比如常用的防排異藥物“西羅莫司”最初研究是為治療運動員腳氣;由于混淆了梅毒螺旋體和錐體蟲,意外誕生了歷史上第一個合成化學藥物——灑爾佛散(申凡納明),戰勝了梅毒;輝瑞偉哥的發明,最初始自心血管病。
今日的輝瑞,也會給中國藥企帶來啟示:對研發砸下重金,短期內多半沒有成果;摘下皇冠上那顆明珠的,是厚積薄發的長期主義。
(作者系《財經》研究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健道”(ID:ArtofWealthandHealth),作者:安富建,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