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朋友圈刷屏狂贊,EDG為何引爆全網?

    在《英雄聯盟》S11總決賽上,中國隊EDG以3:2打敗韓國隊DK,取得總決賽冠軍,并引爆了微博熱搜和人們的朋友圈。龐大的受眾群、比賽的可看性促成了這場比賽的超高人氣,同時也離不開媒體的推波助瀾、明星的造勢支持以及背后的資方PK。

    要問從6號晚8點至今,互聯網上最火的事是什么,那答案肯定非“EDG奪冠”莫屬。

    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億計的青年觀眾,自發(fā)在朋友圈、微博、INS、YouTube等平臺為其吶喊、加油助威。與此同時,國內部分城市下雪的圖片、視頻也掀起不小波瀾。

    用朋友圈鑒別青中老年人的方法,則再次出現新版本。

    不免令人想發(fā)問:EDG是誰?他怎么就牛了?又為何會引爆全網?

    六億受眾的游戲與賽事

    首先,該比賽具有龐大的受眾群體。

    《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簡稱LOL)是由美國拳頭游戲(Riot Games)開發(fā)的一款MOBA網游。2009年在北美和歐洲上線,2011年9月22日,由騰訊游戲代理運營的《英雄聯盟》在國內上線。

    △拳頭游戲

    經十余年發(fā)展,《英雄聯盟》內設13個勢力方、156個人物,擁有吸引力十足的人物設定、龐大完整的世界觀和極強的競技性。

    《英雄聯盟》和以其為藍本研制的《英雄聯盟手游》《云頂之弈》《VALORANT》等IP游戲,共計吸引六億玩家留下足跡,僅在過去的10月,就有一億八千萬玩家為其駐足,是當下最為成功的全球性游戲。

    游戲之余,《英雄聯盟》也致力于推動全球電子競技的發(fā)展,最負盛名、最有影響力的賽事為《英雄聯盟》一年一度的全球總決賽。比如2017年,《英雄聯盟》S7總決賽在鳥巢舉辦,可容納9.1萬人的座位坐無缺席,周杰倫一首主題曲《英雄》更引爆全場。

    其次,如果只是游戲,《英雄聯盟》不可能擁有如此熱度。

    2018年5月14日,《英雄聯盟》正式加入亞運會,成為表演賽事之一。

    同年,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戰(zhàn)隊RNG在《英雄聯盟》項目上奪冠,斬獲首枚亞運會電競項目金牌,受到主流媒體的認可。人民日報一日連發(fā)兩條微博,并發(fā)公號頭條,慶祝中國電競在亞運會上的勝利;央視則對RNG明星隊員UZI進行專訪。

    這也象征著中國在電競這一細分文娛領域上,戰(zhàn)勝了韓國、北美以及歐洲。

    在剛剛過去的11月5日,杭州亞組委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全球介紹杭州亞運會籌辦的最新進展,經亞洲電子競技聯合會、亞奧理事會、國家體育總局多方商議,宣布《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8個項目入選。

    由于疫情因素,今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舉辦地雖放在了冰島雷克雅未克,但仍阻擋不住玩家的狂熱。

    虎牙、B站兩平臺實時直播總決賽的官方直播間人氣值均高達上億,在微博也豪攬數十個熱搜,并有“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予以祝賀。

    再則,在往年的全球總決賽上,中國隊的表現并不容樂觀。

    比如2013年、2015年、2016年的全球總決賽冠軍均是韓國戰(zhàn)隊SKT;2017年在鳥巢舉辦的總決賽,冠亞軍被韓國戰(zhàn)隊SSG與SKT包攬;2020年冠軍DWG也是韓國戰(zhàn)隊。

    半決賽里,韓國戰(zhàn)隊DK擊敗三冠王Faker“大魔王”,完成新皇加冕,成為總決賽奪冠大熱門。

    △沉默的Faker

    EDG盡管也打贏了半決賽,但并不被大多數《英雄聯盟》玩家所認可。在玩家群體中,有一個笑話廣為流傳“只有在令人失望這件事上,EDG才不會令人失望”。

    決賽開始前,“EDG奪冠flag”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有人說EDG奪冠他就倒立洗頭,有人說她要穿著蘿莉裝在B站大樓前跳《新寶島》,更有人說要在寢室樓里裸奔跑三圈……

    其中雖有支持EDG的玩家,但更多只是調侃之言。

    而EDG這個隸屬于中國的戰(zhàn)隊之所以能引爆全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的舞臺上,在不被眾人看好的情況下打滿BO5,以3:2的成績戰(zhàn)勝韓國隊DK,取得了冠軍。官方解說都被震撼地說出:“這還是我們認識的EDG嗎?”

    如此一來,千萬中國玩家積壓的情緒迎來爆發(fā)實屬正常。

    最后,媒體的推波助瀾、明星的加入造勢,也使許多對《英雄聯盟》本不了解、或者根本沒興趣的人,開始或主動或被動的了解。

    比如羅云熙全程直播觀看S11全球總決賽,怒吼為EDG加油;張彬彬擔任明星解說員;王一博總決賽特別舞臺表演……

    不管這些當下最受飯圈女孩關注的頂流男明星,是真心為EDG加油,還是想吸引原有圈層之外的觀眾關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部分不玩游戲的飯圈女孩開始關注。

    又如知乎對比賽的復盤,抖音對比賽精彩片段的混剪,媒體人對于“EDG現象”的評析,都使“S11總決賽”系列話題在互聯網上得到了更廣泛地討論。

    游戲之外的“游戲”

    《英雄聯盟》自然也不是從上線之初就擁有如此之高的熱度。在2011年之前,占據絕大多數玩家閑暇時間的是《魔獸爭霸》《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等游戲,《英雄聯盟》與它們相比,“就是個弟弟”。

    《英雄聯盟》即使也舉辦國際性賽事,也參賽隊伍、觀賽人數、比賽獎金、大賽規(guī)模與其它幾款游戲都不可相提并論。

    知名戰(zhàn)隊WE在2012年的年收入為26萬美元,IG更慘,只有WE的一半。盡管艱難,部分早期職業(yè)選手們還是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和模擬賽,以求在全球總決賽的舞臺上一展中國隊風采。

    轉機出現在2013年。

    彼時,《英雄聯盟》開始迅猛發(fā)展。次年,《英雄聯盟》全球月活量達到6700萬。2016年,其每月玩家數突破1億人次。

    《英雄聯盟》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數不勝數的大型競技網游處于下滑、衰落,乃至停服、死亡。

    如此爆款,那些巨頭自然不可能錯過。

    騰訊在拳頭上線《英雄聯盟》之初就收購了其部分股份,2011年,其又以2.31億美元收購拳頭約70%的股份,并在2015年12月17日,對拳頭實現了100%控股。越來越多的資本也開始注入《英雄聯盟》。

    2011年,王思聰帶著“小目標”也來到電競行業(yè),組建了IG電競俱樂部。王思聰坦言,他的初心是:“這個圈子里選手和俱樂部都活得不怎么樣,我想增加選手的收入,讓這個圈子變得稍微良性一點。要不然的話選手沒有錢拿,俱樂部也沒有錢拿,這個行業(yè)只能慢慢去死掉。但是當時沒有人愿意進來這個圈子,所以我就來了。”

    由朱一航在2011年創(chuàng)辦的上海陽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本主要從事食品經營、演出經紀、企業(yè)管理,但在2013年成立了EDG電子競技俱樂部。京東、蘇寧、李寧等行業(yè)巨頭均相繼入局,且至少擁有一只《英雄聯盟》職業(yè)戰(zhàn)隊,為系列總決賽提高聲勢,加大奪冠看點與難度,并提高獎金池。

    △陽川電子股份分布

    2018年,有優(yōu)異成績且身價千萬的選手比比皆是,不少戰(zhàn)隊俱樂部也賺得盆滿缽滿。取得《英雄聯盟》KPL春季賽冠軍的EDG進行Pre-A輪融資,金額達到近億元人民幣,并有千萬級以上的贊助。同年,RNG得到奔馳、肯德基、谷粒多、惠普等品牌贊助,明星隊員UZI更是成為Nike全球代言人。

    在《英雄聯盟》走向成熟,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職業(yè)選手因為年齡、狀態(tài)等因素退出職業(yè)舞臺。比如PDD就直言:“如果不是心灰意冷,誰又愿意轉身離開。”

    當然,得益于《英雄聯盟》的龐大影響,頭部職業(yè)選手即使離開賽場,也可以做主播、開戰(zhàn)隊俱樂部、上綜藝,一年收入稅后數百萬到上千萬元都實屬正常。

    △擔任《吐槽大會》主咖的PDD

    7號上午10點,《英雄聯盟》更是上線了以其為背景設定的首部動畫劇集《英雄聯盟:雙城之戰(zhàn)》,開啟了影視化宇宙的征程。

    據悉,該劇由拳頭游戲與法國的Fortiche工作室聯合制作,上線Netflix和騰訊視頻,每一集都有至少一首主題曲,官方中文主題曲是由陳奕迅演唱的《孤勇者》。

    該工作室早在2013年就與拳頭開啟了深入合作。《RISE》《POP/STARS》兩款音樂視頻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突破7億次,在B站也霸榜第一。

    《雙城之戰(zhàn)》制片人表示,該劇集是給所有支持《英雄聯盟》走到今天的玩家的一封情書,且只是其系列作品的開端。

    上線僅三小時,《雙城之戰(zhàn)》在騰訊視頻上的播放量就達到了一億次,在爛番茄與INDB上也分別得到96%的新鮮度與9.2的高分。

    該劇集主要描繪了皮爾特沃夫、祖 安兩座城市間的紛爭,以及十余位主要角色的前史,聚焦他們的執(zhí)著、背叛、復仇與救贖,且與游戲里并不十分相同,是一個較為獨立的存在。即使從未玩過游戲,也不影響觀劇體驗。

    而以《英雄聯盟》世界觀的完整、人物的復雜、受眾的龐大,假以時日,或許又是一個漫威。

    但沒有哪款游戲能始終如一地吸引玩家的注意力。

    2018年,韓國Krafton工作室開發(fā)的吃雞游戲《絕地求生》大火,讓“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躋身年度熱詞,在一定程度上對《英雄聯盟》進行了沖擊。

    近兩年,其本體熱度雖然有所下降,但以其為基礎的手游《和平精英》卻贏得了更多用戶的青睞,并入選了杭州亞運會電競項目之一。

    《英雄聯盟》還會火多久?下一個《英雄聯盟》又會是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yè)評論”(ID:whcypl),作者:逍遙客,36氪經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