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互聯網企業造車狂歡時,雅虎悄悄地離開了
從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當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又在造車領域鬧得滿城風雨時,另一家曾經的搜索巨頭雅虎卻悄悄地離開了。
對于現在的新一代網友來說,雅虎已經是一個陌生且遙遠的名字,對于老一代網民來說,雅虎是昔日的互聯網巨頭之一。
近日,雅虎宣布撤出中國大陸市場。自今年11月起,中國大陸用戶將無法使用任何雅虎產品的服務,同時,雅虎旗下的科技媒體Engadget也關閉了中國大陸的服務,EngadgetChina的官方微博最后一次更新為10 月29日。
有媒體如此評價雅虎關閉中國大陸所有業務:此次撤出中國,標志著這個曾經的互聯網搜索巨頭和中國市場的關系和曾經的風風雨雨都已經劃上了句號。
曾經的互聯網巨頭雅虎為何淪落至此?
雅虎,曾經的神
說起雅虎,那就要從第一代“互聯網偶像”楊致遠說起。當年楊致遠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影響力絕不亞于現在的喬布斯。對于華人互聯網世界來說,曾經的雅虎猶如“神”一般的存在。
在1994年,楊致遠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后,和另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大衛.費羅一起創立了雅虎(YAHOO),當時取這個名字意為剛接觸到互聯網的人們看到雅虎所提供的內容時會情不自禁的叫出來——呀呼!
當時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平時專門收集有用有意思的網站,他們發現了這一用戶痛點,有時想找一類領域的網址,需要費很大力氣去查找。如果有一個能方便人們檢索的工具就好了,為此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開發了雅虎搜索引擎,結果此舉讓他們收獲了大量的用戶關注和訪問量。
楊致遠和大衛·費羅看到前景后,決定創立一家公司,沒想到的是居然被明星資本紅杉盯上了,直接給楊致遠和大衛·費羅的項目投了1000萬美元,就這樣雅虎誕生了。
雅虎主要為用戶提供聚合內容,對互聯網上的網站作引導和分類,便于用戶快速查找和收藏網址。同時,雅虎不知覺地創造了門戶網站這個概念,為后來中國的搜狐、新浪和網易充當了先驅者。甚至在專門的搜索引擎出現之前,用戶都習慣用雅虎來檢索信息。
在雅虎創立后不久,楊致遠發現很快市面上就出現了許多類似的搜索網站,雅虎馬上陷入到一片紅海競爭中,另外紅杉投的資金馬上就要消耗殆盡。
但是雅虎這時仍然自帶幸運光環,世界通訊社巨頭路透社找上了楊致遠,并期望和雅虎達成新聞資訊的合作,這也讓雅虎搖身一變,從單一的網址聚合變成了新聞資訊門戶,雅虎的流量立即猛增到同行業無法企及的地位,同時也解決了雅虎的變現難題,80多家廣告商開始找上門。
此時的雅虎,已經是當時美國的互聯網第一梯隊,這時的雅虎僅有6名員工。軟銀的孫正義找到了楊致遠,表示期望購買5%的股份,并同時成立日本雅虎,最終孫正義收購了雅虎股權的29%。
軟銀的投資到位后,雅虎擴張再無后顧之憂。除了網站檢索和新聞資訊業務外,開始擴張至社交、郵件、購物和游戲領域,這時雅虎的用戶增長量有了巨大突破,雅虎也開始向世界互聯網巨頭進軍。
當時雅虎還在電商業務上有所探索,當時美國的網站大部分靠登錄時長計費來盈利,說白了就是來我這個網站瀏覽,你就需要交費。而雅虎將這一格局徹底改變,不再需要付費瀏覽和盈利,這也為后來互聯網世界的主題:免費、開放提供了現實參考樣本,也為后來的電子商務鋪平了道路。
一路高歌猛進下,雅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創造了一個千億市值的神話,也成為第一家找到商業模式的互聯網巨頭。但是過早的成功,讓雅虎開始變得傲慢,最終錯過了搜索引擎時代,也錯過了社交網絡時代,最終就連自己創造的數字廣告業務和互聯網媒體業務,也被后來居上的谷歌和Faceboo甩在身后。
雅虎在中國沒有影響力
雅虎在中國的業務似乎就沒有順利過,有人將其歸結為本地化失敗的典型,其實雅虎的敗退還有其他復雜的原因。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巔峰時期的雅虎看中了蓬勃發展的中國互聯網市場。楊致遠準備進軍中國市場。在1999年9月,雅虎宣布和北大方正合作,推出了中文版的雅虎中國網站。
當時雅虎進軍中國市場,給彼時剛剛萌芽的中國互聯網門戶造成了巨大恐慌。當時360創始人、雅虎中國前總裁周鴻祎在自傳《顛覆者》中如此寫道:搜狐張朝陽聽聞雅虎進軍中國市場,感嘆:“太可怕了,雅虎來了,把搜狐賣了吧?”
但是雅虎進軍中國卻遠沒有想象中可怕,可以說根本沒有激起太大波瀾。僅僅一年后,美國互聯網迎來破滅潮,雅虎受其波及股價一路下挫。自救美國業務乏力的雅虎,根本無心打理中國業務。中國本土的搜狐、新浪、網易趁機迅速崛起。
隨后雅虎中國又經歷了另一打擊,2005年,雅虎中國與3721的整合宣告失敗,讓雅虎的網址聚合業務本地化受到巨大打擊。就在同一年,業務發展不利的雅虎中國被阿里收購。阿里以收購40%的普通股和35%的投票權,將雅虎中國收至麾下。
2011年,隨著阿里對支付寶業務的調整,阿里和雅虎也達成協議,雅虎中國于2016年重歸雅虎。但是雅虎也失去了最好的十年。
其實,雅虎中國在2013年已經可以宣告“終結”了,因為從這年起,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已經無法接觸到雅虎中國的所有業務了,2013年雅虎中國的資訊業務、郵箱業務和社區業務全部宣告停止服務,2015年雅虎中國還關閉了北京的研發中心,并裁員200多人。
從2013年開始,網上對雅虎什么時候消失,以什么形式消失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
據媒體報道,雅虎在宣布徹底退出之前,其實在中國能提供的業務已經非常有限,截至2021年10月底,僅僅還在中國市場運營著一款天氣應用和提供一些英文新聞。
美聯社更是直接指出,雅虎宣布徹底退出中國只是象征性的,因為雅虎中國已經名存實亡了。有日本媒體更是指出,雅虎在中國早就沒有存在感了。
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失利,往往和本土化失敗有直接關系。比如索尼手機在中國市場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被迫和魅族合作以期待本土化有所改進。雅虎就是長期沒有推出適配中國市場的策略,一步一步落于人后最終在市場徹底消失的反面案例。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BT財經”(ID:btcjv1),作者:青山白鷺,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