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無線耳機購買攻略:你的選擇不該只有AirPods
隨著科技日益發展,生產無線耳機的企業也在不斷增加,市面上的無線耳機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從國產品牌到進口品牌,市面上在售的無線耳機產品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產品不僅功能大同小異,而且價格更是從不足百元到上千元都有,這也讓很多人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正值雙11電商節,小雷為大家準備了幾款不同類目、使用場景下的耳機推薦供大家選擇。不僅如此,為了幫助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無線耳機,小雷還為大家簡析無線耳機選購技巧,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
究竟哪種耳機適合我?
根據用戶不同的佩戴方式,目前市面上的無線耳機主要分為頭戴式、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三種類型。
首先是頭戴式耳機,這種耳機的特點在于它是戴在頭上,而非插入耳道內的。對比同價位的入耳式、半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的物理降噪效果更加舒適,發聲單元更大,音場比起體積迷你的入耳式、半入耳式耳機自然更好一些,聲音更自然,對音頻的還原也更好一些。
缺點在于,頭戴式耳機體積比較大,便攜性遠不如另外兩種無線耳機;其次,包耳式的設計使得頭戴式耳機在夏天時佩戴體驗不佳;對于部分用戶來說,甚至還有壓頭的煩惱。
然后是入耳式耳機,這種耳機的特點在于其耳塞部分會完全塞進耳道,用來保證物理降噪的效果。對比同價位的頭戴式耳機,入耳式耳機的體積更加小巧便攜;對比同價位的半入耳式耳機,入耳式耳機的物理降噪效果出色,能夠有效降低外界噪音對聆聽音樂的干擾。
缺點在于,入耳式耳機需要長時間塞進耳道里面,天氣炎熱的時候可能會引起用戶耳道皮膚過敏、發炎等癥狀,建議患有中耳炎的小伙伴別使用入耳式耳機。
最后是半入耳式耳機,目前市面上采用半入耳式設計的無線耳機大部分都是價格比較實惠的產品。對比同價位的其他產品,半入耳式耳機體積輕便,而且不會損傷耳道,可以說想要長時間佩戴耳機又不希望自己的耳朵難受的話,那確實還是半入耳式耳機更好。
缺點在于,半入耳式耳機封閉性差,即便是售價不菲的中高端產品依然很難做好降噪措施,幾乎必然存在漏音現象,影響體驗。
降噪耳機的挑選要點
問題來了,在明白了無線耳機的種類后,我們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降噪耳機呢?
首先,就像購買一切數碼產品一樣,用戶的“預算”決定了你的可選范圍。以入耳式降噪耳機為例,以性價比著稱的Redmi AirDots 3 Pro首發價只要199元,而業界標桿產品,索尼的當季旗艦產品定價則來到1999元。不管兩者參數如何,這兩款產品的價格形成了不可忽視的鴻溝。
其次是音質表現,和有線耳機不同,無線耳機的音質同時受到“無線傳輸規格”和“動圈驅動單元”的影響。其中,無線傳輸規格和聲音質量有關,目前市面上聲音質量最好是LDAC,其次是aptX/AAC。至于動圈驅動單元,理論上是越大越好,實際效果還得看廠商的調試。
然后是降噪能力,降噪技術主要分為被動降噪和主動降噪。其中,被動降噪的原理是阻斷聲音的傳播路徑,例如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就有天然的被動降噪效果;而主動降噪的原理是通過產生與外界噪音相反的聲波,然后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可以通過產品參數上面的降噪深度加以分辨。
最后就是續航時間了,一般來說,因為不用啟動降噪功能,普通無線耳機的續航時間通常會比主動降噪耳機更長一點。其中,頭戴式耳機的電量表現稍好,一般能來到28-30小時,而體積小巧的真無線降噪耳機通常只能堅持3-4小時佩戴時間,不過可以通過耳機盒來提供額外續航時間。
這些產品,值得一試
小度耳機S1(當前售價 ¥79.00)
百元內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在配置上基本拉不開什么差距,而小度耳機S1應該算是其中非常有競爭力的一款產品。13mm動圈單元,支持AAC音頻解碼,在音質表現上多少要比同價位產品的6mm/8mm動圈單元、SBC音頻解碼要好。
其他參數方面,半入耳式的設計使得這款耳機的佩戴舒適度還不錯;單次4小時,總計16小時的續航時間也算中規中矩;獨有的小度語音助手,比起同價位屏的敲擊操作還是直觀不少的。總的來說,算是百元內非常推薦的一款產品。
Redmi AirDots 3 Pro(當前售價 ¥279.00)
紅米的耳機向來是以性價比取勝的,而今年發售的這一款Redmi AirDots 3 Pro,則可以稱得上是給300元價位的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樹立了一個標桿。
Redmi AirDots 3 Pro采用了絡達AB1615AM芯片,支持35dB的智能降噪, 69ms的游戲低延遲(僅支持Redmi/小米部分機型),單次6小時,總計28小時的續航時間;耳機和耳機盒都還支持無線充電,支持IPX4級別防水,甚至還支持多設備同時連接。總的來說,功能非常全面,音質也符合這個價位應有的水平。
FIIL CC Pro(當前售價 ¥359.00)
如果你對耳機的要求主要在外觀上,那FIIL CC Pro可能就是你最合適的選擇了。對比其他千篇一律的無線耳機,FIIL CC Pro的方正造型和金屬質感,賦予了其不錯的顏值,在耳機產品中極具辨識度。
不過FIIL CC Pro的優點絕不僅僅是好看,這款支持39dB的智能降噪,用戶可以搭配FIIL MAF智能調噪系統,自定義各種降噪場景;該機還配備10.1mm復合振膜,音質可圈可點。如果買真無線耳機只為了平時聽聽音樂,那FIIL CC Pro非常值得考慮。
聲闊Q35(當前售價 ¥999.00)
提起百元消費級頭戴式降噪耳機,聲闊Q35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款產品具備Hi-Res雙金標認證,支持LDAC藍牙傳輸技術,配備40mm驅動單元,無線音質飽滿靈動,近乎無損。35dB的降噪深度,雖然在同價位產品里面不算突出,但是實際降噪效果不錯,非常適合辦公、通勤的時候使用。
華為Freebuds 4(當前售價 ¥999.00)
如果你喜歡半入耳式設計,但是又希望耳機能有主動降噪功能的話,那么華為Freebuds 4應該是一款不錯的選擇。這款產品采用半開放主動降噪2.0技術,支持自適應降噪功能;配備14.3mm發聲單元,音質在半入耳式耳機里面算是可以的;搭配華為設備使用,體驗更加出色。
當然,在降噪方面,半入耳式耳機對比另外兩種耳機依然存在著不少缺陷,而且音樂體驗肯定不如另外兩種耳機,可以說是為了佩戴舒適度而作出的犧牲吧。總的來說,這依然是一款千元級別值得入手的產品。
AirPods Pro(當前售價 ¥1429.00)
如果你用的是iPhone,那不用說,AirPods Pro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雖然蘋果今年已經連續推出了三款真無線耳機,但是AirPods Pro依然是其中最值得購買的一款產品。
當然,AirPods Pro沒有Hi-Res、沒有aptX,但AirPods Pro的聲音表現不僅不差,而且讓人“聽著舒服”,再加上空間音頻功能、可圈可點的降噪能力與不俗的生態體驗,對于iPhone用戶來說,AirPods Pro就是不二之選。
索尼WH-1000XM4(當前售價 ¥1499.00 不含稅)
小雷本人并不是一個頭戴式耳機迷,但是小雷的朋友里面確實有鐘情于頭戴式耳機的音樂迷。按照他的說法,索尼WH-1000XM4應該就是他平時最常用的一款頭戴式耳機。
作為目前消費級“最強”頭戴式降噪耳機,索尼WH-1000XM4不僅彌補了上一代在聲音上的拉垮表現,在降噪能力上還更進一步。無論是公交、地鐵還是飛機運行時的噪聲,這款產品似乎都可以輕松抹去。在加入了多設備連接的功能后,索尼WH-1000XM4可以說是目前頭戴式降噪耳機中“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Bose QC35Ⅱ(當前售價:999元)
除了索尼以外,還有另一款頭戴式降噪我覺得有必要向大家推薦,那就是Bose QC35Ⅱ。對比Bose QC45,盡管QC35Ⅱ的藍牙方案有些老舊,但是調音方案更加成熟,兩者音質、降噪雖然略有差別,但是佩戴體驗基本算是一致的。考慮到低至999元的價格,Bose QC35Ⅱ確實是目前非常值得考慮的頭戴降噪耳機。(畢竟很多人選擇雙11買耳機主要看重性價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三明治,36氪經授權發布。